趁年輕,該存點古樹普洱茶了


趁年輕,該存點古樹普洱茶了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上幾周,小編回了老家,收拾出一塊沒見過的茶磚,打開發現夾一了張自己十一年前高考後寫給父親感謝的卡片。記憶被拉回:畢業旅行,路過鳳凰古城,劃掉了一站旅途,從旅費中挪出“巨資”買了這一塊茶磚。手寫的字體,還有點不羈,卻誠意滿滿,看著眼鼻微酸。

原來,被時間感動是這樣啊!

茶,便是如此,存茶,是留給將來自己的感動,給時間一期許,收藏時光的重量,擁有歲月的沉澱,在與茶的期許和守護中,慢慢變得醇和。而年少存茶,收穫的遠不止喝茶這麼一件事。

喝茶是個費錢的事,喜歡常品常飲,除了有點時間,還要有點小錢,估計沒有誰單靠別人送茶吧。物價每年的通漲,使得小時候豔羨的一百塊,現在一頓小龍蝦都吃不起。而採製茶的人工成本,茶價的長遠看,必定會越來越高。年少存茶,壓力小。

而年輕的現在,有自己的收入,自然有些許零花錢可用來購買些自己喜歡的茶品,到中年,有家庭的負擔,個人收入資金的支配便不那麼活絡。而那時好茶價格亦不可同日而語。盛易祥。

每年存些茶,不同的年份,不同製作師傅,不同天氣影響,隨著時間推移,都會有不同的驚喜,存下來,每年對比著喝,對比學習,或茶人間分享交流,人也隨之成長。

茶,自古多被用於藥,它自身也確實是個“藥材”,由於工藝的不同,以適應不同人的身體需求製作形成不同種類的茶,但每一類茶,都有自身“熟化”時間。

如普洱生茶、熟茶,黑茶,工藝到位,在年輕時收藏存放,給它以時間轉化。時光在細細雕琢,茶葉“越陳越香”,茶湯滋味變得更加醇厚,甘鮮,溫醇。而那種時間愈久,陳香、蜜香、糖香、木香、藥香......沒有飲過,再怎麼形容,都無法感知。

趁年輕,有機會,新茶季,給自己尋遇喜歡的茶,存下來,收藏不單單是茶,是對一個季節、一方山水、一段旅途、一位知己的珍藏。起茶的瞬間,那些記憶就好像是經剪輯過存檔好的美好片段,突然開啟了。

有一天老到哪裡都去不了,夢迴旅途中那些山林小溪邊的茶香,變成了窗前桌臺上的真實,你就坐在我的身旁,搖著搖椅,我為你泡茶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