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第十四章。

《莊子·大宗師》言,“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說,“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其實,古今的概念是相對的。在黃帝的現世,人民的體質就已經下降了,比不上“古人”。莊子其時,道術就已經衰落了,沒有了古真人的風采。老子一言概之曰“道紀”,就是把古今的脈絡統一於“道”。

說的很明白了,時代在轉換,而“道”是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道”,來推斷自己沒見過的事情——既包括“古代”,也包括“未來”。 《推背圖》、《燒餅歌》、《皇極經世》,都是以此道預測未來的。足見,“古今”之分,時間流逝,晝夜不息而已。

所以,不論古今,道理都是一樣的,客觀規律是不變的。從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來講,就是“道”亙古不變,無始無終。

這在當代,仍然適用。在下愚見,現在的經濟社會,更應該好好研習國學,運用國學,以提升個人修養和生活品質。

今借“古今”之題以為開篇,後面將逐漸闡述國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