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新浪財經 楊希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隨著2月10日全國各地陸續復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這場戰“疫”中,政策如何“馳援”中小企業,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一場針對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應該取消的大討論正在展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近日撰文稱,2月10日復工、復產,是大部分地區規定的,但是企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依然困難重重。一是疫情防控所導致的工人極度短缺。二是疫情導致很多產業供應鏈殘缺不全。三是疫情期間的企業物流運輸幾乎停頓。

  為了解決上述三個問題,除了現在各級政府所採用的稅收等政策以外,黃奇帆提出了四條改革建議,其中就包括了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黃奇帆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是 1990 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 12% 的成本。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場大討論隨之展開。新浪財經2月13日發起了“住房公積金該不該取消?”的網友投票,截至2月14日19時,有超萬名網友參與了投票。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網友投票結果,數據截至2月14日19時

  投票結果顯示,超84%的網友稱自己繳納了住房公積金;超四成網友表示自己買房時使用過住房公積金。對於是否取消住房公積金政策,超63%的網友表態“不支持,不能變相降薪”,30%的網友選擇了“支持,個人/企業繳費壓力大”,另外6%的網友則表示 “無所謂”。

  網友熱烈討論之外,專家們也是各抒己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應當取消?支持的聲音,反對的觀點,官方的數據,讓我們聚焦此次公積金存廢之辯。

支持的聲音: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過時 取消是大勢所趨

  市場有支持的聲音認為,黃奇帆擊中社保制度病痛,疫情倒逼五險三金整合。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從本質上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僅存在繳費負擔過重的問題,而且還存在制度公平與制度效率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此次社保降費的難得歷史機遇,大刀闊斧地對現有社會保障資源進行制度整合與頂層設計改革。

  除了絕對的支持,也有學者投了“贊成票”。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表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只是黃奇帆提出的配套中涉及的多個事項中的一個作為可選項的建議,並不是說他只有這一個建議。賈康表示,總體看比較認同他提出的思路和這種最小一攬子配套措施的。“但我覺得這套想法裡面能再增加一些內容就更好了,比如他提到了五險一金中的公積金制度,提到了與五險一金形成一定呼應作用的企業年金制度(這是養老的第二支柱),但他沒有涉及基本養老金制度的‘全社會統籌’改革,我是力主要儘快推行這項改革的。”

  也有觀點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過時,取消是大勢所趨,但改革仍需要分步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住房公積金的存在已經偏離了原來的功能,實際上變成了員工的工資性收入的一種變形方式。這種情況下,既然是收入就應該把它顯性化,把員工繳納的部分直接轉變為員工的工資,而不能簡單直接取消。從具體改革步驟上,取消和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也不能太快,不能一步到位。比如,第一步可以降低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然後再儘快地討論取消過程中的一些具體補償措施,比如,員工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要以工資的方式返還給員工。滕泰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大勢所驅。一個在居民購房中已經起不到很大作用的過時制度,又不符合國際慣例,而只是一個工資變形方式,且有很多的沉澱成本,這樣一種制度早晚要被淘汰。

  也有財經評論人點出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的幾大頑疾。財經評論人莫開偉認為,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確實到該廢除的時候了。他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主要存在幾大頑疾:其一,有錢單位多提多繳,成了變相增加福利收入的“地下暗道”。其二,成了拉大收入差距的“催化劑”,造成了社會不公。儘管目前有統一規定不超過工資總額的12%提取比例,但不同單位之間員工住房公積金差距還是相當之大。其三,容易助長“劫貧濟富”現象蔓延。因為公積金提出有嚴格條件規定,一般買房、裝修等情況才有可能獲得提取許可,其他情況一概不能支出。在當前高房價之下,有能力購房通常為高收入人群,他們不僅能提公積金,而且還能獲得公積金低利率貸款,出現了“窮人補貼富人”現象。

反對的觀點:取消住房公積金並不能真降低企業負擔

  反對的觀點認為,住房公積金是企業的成本,也是員工的收入,同時也是個稅抵扣的重要來源之一,這背後還涉及公積金貸款這一政策福利。取消了公積金,企業倒是容易降低成本,但這部分錢未必會補給員工。如果單純取消公積金而不做任何補償,在目前的勞資關係博弈環境中,這相當於挪職工福利為企業所用,這並非社會利益最大化的選項,而更多接近於零和遊戲。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劉俏、張崢旗幟鮮明地反對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他們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不能真能降低企業負擔。原因有二。其一,短期來看,降低公積金繳存甚至取消公積金制度的確會減少企業現金流支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但這是以降低職工薪酬為代價。其二,無疑,疫情防控期間經濟生活的主要挑戰是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根據《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2018 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為291.59 萬,只佔近四千萬大中小微企業的7%。短期內取消住房公積金,為數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並未直接受益。同時,他們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會對居民收入和消費形成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戎則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只能起到短期影響,長期來看企業用人成本不降反升。“原理很簡單,員工獲得的總薪酬水平(包括公積金)是市場均衡的結果,當取消公積金時,勞動力市場均衡被打破,這會使得市場重新向均衡移動,最終的結果是員工獲得的總薪酬水平與取消公積金之前相差不大。”但李戎同時指出,要注意到,公積金實際上是免稅工資,如果讓勞動力在取消公積金前後獲得的稅後總薪酬基本保持一致的話,上繳的個人所得稅會增加。這部分增加的說的稅可能由企業和員工分攤,導致長期來看,企業的用工成本可能增加,而勞動力的實際收入可能有所下降。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普遍認為取消公積金繳存的說法並不可行。第一、公積金繳存不完全是企業負擔,是企業、職工等互助精神的體現。第二、房地產雖然市場化程度比較高,但房價和房價收入比的壓力還是很大,從這個角度看,為了進一步降低購房者的壓力,公積金制度不但不能取消,反而需要強化。第三、從各地當前公積金的工作情況看,可貸額度是有所增加的,客觀上還是起到了支持購房的導向,購房者對於公積金制度也有比較大的認可和支持。

官方的數據:究竟多少人用了公積金?

  看完了專家觀點和網友的意見,再讓我們看一看官方的數據。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和央行聯合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中指出,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的結餘資金為8023.28億元。

  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45899.77億元,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繳存總額扣除提取總額後的繳存餘額為57934.88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總額85821.32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9845.78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餘額46.11億元,國債餘額19.71億元;繳存餘額扣除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餘額和國債餘額後的結餘資金為8023.28億元。

  2018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91.59萬個,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1.15%和5.09%。新開戶單位46.07萬個,新開戶職工1990.38萬人。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4452.39萬人,佔比最高,為30.84%;其次是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總計4449.85萬人,佔比為30.82%;排在第三位的是國有企業,總計2928.23萬人,佔比為20.28%。這三類人群超過了公積金繳存職工總數的八成。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圖片來源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

  而在提取方面,2018年,住房公積金提取人數5195.58萬人,佔實繳職工人數的35.99%;提取額1474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80%;提取率為70.01%,比上年增加2.03個百分點;住房消費類提取11718.33億元,佔比79.50%,非住房消費類提取3022.19億元,佔比20.50%。

  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佔繳存總額的60.29%。

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

圖片來源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

  就年度繳存額和繳存餘額來看,2014年至2018年,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金額和繳存餘額都處於增長之中,年度繳存餘額增長率在13%上下浮動,其中2016年為最高,增長率為13.84。

  報告還用數字說明了住房公積金貸款存在的優勢,那就是便宜。數據顯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到2個百分點,2018年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為貸款職工節約利息支出2019.98億元,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約利息支出8.00萬元。

  這場大討論能否讓真理越辯越明?新浪財經意見領袖發起了“住房公積金存廢之辯”大討論,歡迎大家公平對話,理性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