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近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發佈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nnual Report on Progress Against Cancer)。報告重點介紹了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癌症臨床研究進展,包括創新系統性療法對於優化手術應用的作用,癌症預防、分子診斷和癌症治療方面的進展,此外,還提出了ASCO認為應重點研究的優先領域。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圖片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創新系統性療法的研發和進步不僅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同時也推動了手術方法及其作用的巨大轉變。


這些創新系統性療法有效減少了手術數量甚至是對手術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更多確實需要手術的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手術。


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新輔助療法(術前治療)方面已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特別是在胰腺癌、腎癌和黑色素瘤領域中:

  • 腎細胞癌手術的替代療法——靶向治療。2001年一項里程碑研究表明,相較於單獨進行免疫療法(干擾素α-2b),切除癌變的腎臟(CRNx)後再接受免疫療法可提高生存率。此後,大量患者經歷了CRNx手術。而2019年發表的兩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改變了這一局面,靶向治療的替代選擇讓部分患者能夠免於手術。


  • CARMENA試驗表明,中高風險的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單獨使用舒尼替尼的全身療法與切除術後舒尼替尼輔助治療的效果相當。SURTIME試驗顯示,對於原發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相較於舒尼替尼治療後再行手術,先手術並不能提高無進展生存率。


  • 新輔助治療讓更多胰腺癌患者獲得手術希望。儘管手術切除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最佳生存機會,但很多患者在發現疾病時都失去了手術機會。兩項初步研究表明,更多患者在接受前期治療後有望接受手術。前期治療方案為FOLFIRINOX(氟尿嘧啶、亞葉酸、伊立替康和奧沙利鉑)聯合放療。



癌症預防


儘管癌症療法的選擇越來越豐富,療效也在不斷提高,但預防仍然是改善公共衛生的高度優先事項。對於預防方法,在適用人群中已被切實證明有效則非常重要。ASCO在報告中強調了兩則值得關注的案例。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 長期真實世界數據證實,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可降低宮頸癌風險。自從2006年第一款HPV疫苗上市以來,近100個國家已經制定了HPV疫苗接種計劃。2019年發表於對14個高收入國家/地區覆蓋6000萬人的數據分析有力證明了HPV疫苗在現實環境中的預防效果,而且強調了全球疫苗接種計劃的重要性。疫苗接種5-8年後,導致了近七成宮頸癌的HPV 16和18型感染顯著減少。同時,宮頸病變也顯著減少。


  • 相反,大規模的VITAL研究發現維生素D補充劑沒有預防癌症的作用。



分子診斷


分子診斷(生物標誌物檢測)可用於癌症的早期檢測,評估療效和患者的預後,還有助於瞭解相同組織學類型癌症之間的差異。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基因組革命推動了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的分子檢測和治療。睪丸癌診療中,一些經典的基於蛋白質的生殖細胞腫瘤標誌物已經運用了數十年,但並不夠準確。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根據新研究,血清基因組生物標誌物microRNA371(M371)水平的檢測,對於預測腫瘤分期、腫瘤大小以及對治療的反映非常準確(敏感性90%,特異性94%)。


生物標誌物驅動的療法為轉移性胰腺癌個體化治療開啟大門。在3期POLO試驗中,BRCA突變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在一線鉑類化療後,接受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相較於安慰劑顯著延緩了癌症進展。



手術治療方面,研究支持低轉移狀態代表了獨特的腫瘤生物學,積極治療可改善部分4期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根據一項2期試驗,一線全身治療後疾病穩定的49例4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相較於維持治療或觀察,接受局部鞏固治療(手術或放療)的無進展中位生存期是前者的3倍多,中位總生存期延長一倍以上。此外,覆蓋600多名患者的LACC試驗證明,對於早期宮頸癌,傳統開放式手術優於微創手術。


放射治療方面,轉移灶數量有限的患者,立體定向放射可延長生存期;試驗證實順鉑聯合放療可作為HPV陽性頭頸癌的標準治療方法。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不同類型療法的組合表明,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期而不增加療法毒性。比如,小細胞肺癌的重磅進展令業界印象深刻,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自1980年代以來鮮有突破,IMpower 133研究發現,在一線化療的基礎上增加PD-L1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


多項乳腺癌組合療法也取得積極結果,曲妥珠單抗-Emtansine偶聯物(T-DM1)可將HER2陽性乳腺癌的復發風險降低50%;PD-L1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結合化療,可延遲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在內分泌治療的基礎上,添加CDK4/6抑制劑Ribociclib可改善晚期ER陽性/HER2陰性乳腺癌年輕患者的生存率。


在前列腺癌、腎癌、結直腸癌、膠質母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等癌症中,也有類似的組合療法進展。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越來越多的免疫和靶向療法為更多難治性癌症的患者帶來了希望。靶向DNA修復的奧拉帕尼可延遲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疾病進展;靶向FGFR2/3和Nectin4的藥物erdafitinib和EV-201有望提高膀胱癌的生存率;靶向PD-1的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Keytruda)、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卡博替尼、VEGFR2拮抗劑雷莫蘆單抗均被批准用於治療肝細胞癌。在臨床試驗中,PD-L1靶向藥物durvalumab延長了局部晚期NSCLC的生存期,pembrolizumab延長了晚期鱗狀NSCLC的生存期。免疫療法用於頭頸癌、復發/耐藥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也在不斷開展。



加速抗擊癌症,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


ASCO提出了八大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不分先後)。這些研究有望填補知識空白,顯著改善臨床決策,滿足癌症診療中的未竟需求。


乾貨!ASCO 2020抗癌進展報告:重塑手術治療,八大優先研究方向

圖片來源:123RF


  • 尋找策略,預測免疫療法的療效和耐藥情況。重點是,關注血液和組織中的生物標誌物;以及基於現有的患者數據,開發預測模型來評估嚴重免疫相關毒性的風險


  • 優化圍術期的系統療法,限制手術範圍。重點是,開發生物標誌物測試來評估復發風險、確定不同風險程度的患者的最佳選擇;識別真正受益於圍手術期、新輔助或輔助治療的患者人群。


  • 增進兒科和其他罕見癌症的精準醫學研究和治療方法


  • 優化老年癌症患者的診療。大多數癌症患者在65歲以上,但很少有癌症臨床試驗專門針對這一人群。日常臨床實踐中,老年患者往往合併更多健康問題。


  • 增加公平獲得癌症臨床試驗的機會。在癌症臨床試驗中,這些人群的代表性往往不夠,包括:少數種族,農村地區和社會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 65歲以上以及15-39歲的患者。


  • 減少癌症治療的副作用。癌症診療進步延長了大量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但與此同時,不少癌症倖存者也面臨著癌症的急性和慢性後果,包括疼痛,癌症療法的副作用——如周圍神經病變、認知障礙和心臟毒性。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最小化這些影響的策略。


  • 減少肥胖對癌症發病率和預後的影響。僅次於吸菸,肥胖是第二大可預防的癌症主要誘因,而大眾對此還很缺乏認知。肥胖與癌症生存期較差有關,並且可能導致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風險增加。未來需重點研究體重控制影響癌症發展、癌症治療的機制,以及相應干預措施的效果。


  • 更好識別癌前病變,並預測何時需要治療。在高危病變轉變為惡性腫瘤之前,進行攔截和根除,低風險患者則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治療。需要重點促進篩查,識別癌症風險相關的分子途徑、腫瘤微環境等,開發相應的評估方法。


[1] Markham MJ, et al., (2020). Clinical Cancer Advances 2020: Annual Report on Progress Against Cancer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J Clin Oncol. DOI:10.1200/JCO.19.03141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