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醫用口罩六毛錢進價賣多少錢才算合法?為什麼?

發電廠運行及維護


在平時大批量購買口罩,進貨價才三毛錢一個,非常時期加一點價格是合理的,但是必須保證貨真價實,青島現在藥店售價是兩塊,但是限購五個,我覺得還比較合理吧,畢竟非常時期,這類物資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是漲價的。


初心不改2020


賣一元絕對的良心價。要不然特殊時期哪個還敢賣口罩😷。

一塊錢“良心口罩”還“哄抬物價”挨罰?

12日,一個處罰消息迅速“走紅”——洪湖市華康大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調查後,認為其涉嫌哄抬價格,決定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

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聲明顯示:2020年1月28日,因接到消費者投訴,洪湖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相關事實進行了調查,經瞭解,洪湖市華康大藥房於2020年1月23日從仙桃某公司購進一次性勞保口罩44000只,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該批次口罩沒有中文標識。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和處理的指導意見》,該藥房違反兩條規定:一是“公共衛生一級響應期間,與疫情相關的醫用商品、防護消毒商品等一律不得漲價;二是所售商品無參照原價,購銷差價額超過15%的,構成哄抬價格行為。”

報道消息和聲明出來後,在網絡上引起較大爭議,不少網民留言認為,一塊錢的口罩在“一罩難求”的當下完全是“良心價”,處罰哄抬物價不可理解。


科長帶你去旅行


如果醫用口罩六毛錢進貨,我覺得至少要賣一元,甚至一元以上才合適,因為我們不僅僅從我們消費者角度著想,我們也要從商家的角度著想!

從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希望越便宜約好啦,但是你確定以後還買得到嗎?因為要考慮有沒有人賣的問題!

從商家的角度來講,做生意只要還得靠利潤,沒有了利潤的生意能做長久嗎?答案是沒有!商家除了進貨價外,還有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稅收成本,鋪租成本等等,算起來這些都是錢,有時候你也要考慮到意外的損耗成本呢?

消費者和商家是相互的,兩邊都要考慮到,才是最合理的,單方面來處理這個問題只會讓原本好的事情變得雙方不利![酷拽][酷拽][酷拽]


情補倆


一次性口罩的零售價格應該在一元到兩元之間,具體還要看店家經營店鋪的成本而定,例如,農村裡銷售運行成本很低,定價一元就有利潤,在大城市定價一元可能不夠成本,店家的利潤不是隻看進價的,特殊時期可以適當的限購,不能哄抬物價





Q彈辣條


題主我覺得是有點想發國難財的意思呀,哈哈,開個玩笑,我們這邊是大概兩塊到兩塊五之間,但說到違不違法,這個就不好說了,郵政上不是可以領口罩嗎,那個好像是一塊二一個,還買不到,所以題主賣個兩三塊應該問題不大,不過還是得看你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題主也可以選擇捐給當地醫院,現在醫院這塊物資缺口很大,當然我只是建議,不做道德綁架[呲牙]


用戶61181961128


賣6毛9,市場監管局要過不超過進貨價的15%。。你賣7毛一個吧。


觀音菩薩的伴郎


賣多少看你自己定價,但是這個東西的市場價基本是公開透明的,現在之所以高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所以你不能因為疫情貨供不應求而惡意提高價格到離譜的地步。

適當的比平時買的價格高點都是可以的,畢竟疫情期間各種運輸成本等等都很高的。


那年明月也曾照我心


我認為賣個一元左右比較合適,做小生意也得有點毛利吖。別抬到十塊八塊的賣,那是發國難財了,恐怕會受到法律制裁吧!


自然與生活


兩元只內都應該好吧,大都能接受這個價格

只要群眾能接受,一切都好說

要是有人舉報,只要你價格翻倍了,都要查你


萱爸磊哥


我覺得一塊錢很合理,房租,工人工資,水電消耗等等,相比較那些賣五塊十塊的,這個價格真的已經非常良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