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兩年多了,感覺到了瓶頸期,該如何突破,怎麼提高?

小哥說旅途


書法學無止境,書法有很多技法點畫,結構,墨法等,真是學也學不完。我覺得每當遇到瓶頸時,還是要回到從零開始,要有歸零的心態,要從基本的開始練習,看看自己的基本點劃跟名帖上基筆劃到底差距在哪裡,多去思考為什麼我寫不了那麼好,還有多去請教內行的人,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行,所以謂旁觀者清,有時候真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墨道酬勤


我業餘練書法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目前也只能算業餘水平[我想靜靜]有段時間從早上寫到晚上堅持了6個月,天天如此,除了吃飯睡覺,那幾個月也不逛街了,也不收拾打扮了,也不出去聚會了,朋友們都說照這樣下去不出五年我就能成大師了[捂臉]

其實只有真正沉浸和陶醉在白紙濃墨裡的人才能體會到那是何種遙遙無歸期的感覺!

後面怎麼練怎麼寫都感覺不到滿意了,把之前的翻出來感覺還不如之前寫的,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出來的東西卻沒幾幅很滿意的,我想,完了我不能再這麼寫了,我要出去看看、走走,要不然真就走火入魔了[捂臉]

那段時間正好上博有董其昌、王羲之的真跡在展出,有幸看到了《蘭亭序》《喪亂帖》的真跡,對我真是莫大的鼓舞,後來又跑到西安的碑林看了各種碑刻,買了好多回來,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回味,又把網上教書法的老師的視頻來回的看,生怕之前哪個字沒有按照筆順或回鋒沒藏好等等,也正好我工作室旁邊有一個書法老師一直在寫帖子,跟他聊了聊,慢慢的就發現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畫畫其實和練書法一樣的,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瓶頸期,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所熟能詳的大師無不是在耄耋之年仍在突破自我!多看,多聽,多悟,多琢磨一定可以更上一個臺階,我們一起加油!





眺望畫心


找高手去比拼一下,或者N下,然後被高手各種鄙視,完虐。然後各種不服氣,再然後提升,再然後再找同行找虐,然後氣的不行,結果分兩種,要不直接發狠,再進步,然後突然一下回看自己的以前作品,瞬間昇華,所謂的瓶勁期就過了,當然另種結果就相反了,[靈光一閃]我的切身經厲,學徒那會兒的經果,我現在也感謝當時虐我成長的師傅!


你畫畫


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正如你說的兩年左右的時間,感覺進步不大,感到很迷茫,也就是到了瓶頸期吧,這個問題其實每個學習書法的人基本上都遇到過。

現在根據我自身學習書法的切身感受來談一下幾點看法:

1、要克服迷茫

學書法到了兩年多,感覺自己進步不快,通過各種載體看到別人的書法寫得很好,認為自己白練了,就沒有繼續練下去的信心,甚至想放棄,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學習書法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這個時候一定不能輕言放棄,一定要克服迷茫的心理壓力,要樹立釘釘子精神。

2、要克服急躁情緒

學書法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認為學了兩年多,到了學與不學的十字路口(瓶頸期),因此而產生急躁情緒,這時要靜下心來,總結一下自己在這兩年的學習方法是不是科學,臨帖時有沒有針對性,練筆法的時間是不是得到保障,要克服一夜建成一座“羅馬城”的急躁情緒。

3、要端正學習態度

前面說了學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端正學習態度,要克服“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的心態,書法要做到天天練、月月練、年年練,絕不能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高興練幾下,明天心情不好或者有其他事情就束之高閣,如果是這樣子,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4、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學書法學習方法很重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掌握臨帖與摹的方法

臨與摹是書法練習的兩個重要階段。

摹:就是把字帖放在透明的帖子下,照著帖子上面的字去練。

臨:就是把字帖放在身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也就是俗稱的“意摹”。

臨摹結合,循序漸進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其次要掌握讀帖、悟帖的方法

讀帖就是要把自己當前在練的帖子仔細去觀察,掌握他的筆法、結體、佈局的特點,線條的變化、用墨的濃淡等等。

悟帖就是要悟出範本中用筆的技巧,掌握它的結構調整,用筆的輕重,轉折的變化。

掌握了這些對你書法技巧的提升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幫助。

現將我近期創作的三幅作品供書友們參考,不足之處,希望大師們多多指教,同時對我又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馮彬書法


中國的書法是在一種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是隨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而昇華至今日的輝煌燦爛,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各個時期的不斷演變,文字從實用方面和藝術方面都經過了漫長的路程,書法藝術的學習是一個極其複雜而艱辛的過程,學習書法不是簡單的學習寫字,要在瞭解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書法的基本知識,從甲骨文、小篆、隸書到草書、行書及楷書,各種書體都有其一定的書寫規則,學習書法不論要掌握那一種字體都是很需要吃功夫的事,學習兩年感覺到了瓶頸期,就我個人學習的經驗來分享點心得。

首先在我們要學習書法之前,確定自己想要學習的具體字體,並對其發展做基本的瞭解,然後再確定學習那位古人,仔細對照其碑刻文與紙絹文在筆法、結構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從而系統的學習,臨貼前對每一個字必須先認真觀察,從行筆到字形結構再到章法佈局,都要經過仔細分析清楚後再下筆,初學必須做到精臨,就是一筆一畫,寫的越接近原貼越好,而且要逐步熟練,一次不能多寫,就寫幾個字,但需要記清楚行筆過程,字與字之間的上下銜接,第一天練完的字,在準備練下一部分時,最好重複寫前次所臨的幾個字,對照原貼找到不足的地方,直到最後滿意再開始新的學習。

其次我個人感覺到:學習書法的過程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枯燥乏味,個人反而覺得更讓人輕鬆愉悅。我之前業餘愛好的最大興趣就是垂釣,自一年多前學習書法以來,就把這一愛好放到第二位了,有點空閒時間就想練字,從書法的學習中真正找到了無限的意趣。如臨《蘭亭集序》前先聽有關朗誦音頻,蒐集有關作品的繪畫題材,領略古人“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所處之意境。臨《集字聖教序》先一遍遍鄰聽其朗讀,領會碑文中每一句的哲意再下筆學習,這樣就有更好的學習興趣了。 《滕王閣序》、 《千字文》等等優秀作品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習。

總之在學習書法過程中遇到瓶頸時要即時找到影響自己學習的各種因素,多發現、勤探索,克服種種障礙,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只有日積月累,帶著無限的樂趣不斷學習方能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同時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






思想者6702846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瓶頸期,只不過不一定什麼時候來到,更不知道何時能突破這個瓶頸,從而使自己更上一層樓。結合自身體會和感悟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對各位書友和我自己有所幫助。一是自悟。此時可先不要一味地不停書寫,先停下來,不妨放下手中的毛筆,走出家門,仰望天空,俯視大地,放空自己,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然後再回到書桌上字帖前,再次感受書法的美,或許會有不同的感悟。很多時候,人們都卯足了勁躬身前行,卻很少中途停下,或者走慢一點,然後再想一想,問問自己,當初自己為什麼要上路?這個過程可稱為是自悟的過程。

二是尋求幫助。也就找他人幫助指引自己,現今社會頂著“書法家”光環的所謂大家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這些大家的指點到底對你有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你自己心裡一定會有體會,因此,找人一定要找對,找“明師”而不要去找“名師”,一字之差,效果那是天壤之別,千萬不要讓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書法家”給忽悠了,白白浪費時間與金錢。古人云:“良師不遇,歲月徒往”。希望上面兩點能對你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c5fdb25b90b400da228c0bb02e3f9a8\

慕容長樂


就書法藝術學習來講,兩年,我覺得仍在起步期。說是遇上了瓶頸,那麼恭喜你。某種意義上講,瓶頸亦是平臺期,苦惱、煩悶、無助、迷茫,實際上,平臺期在學書的道路上總會遇上,而且會有N個,早晚碰上不如早碰上,突破以後又是一個上升期,反反覆覆鋪就了學書發展的道路。下面是我的一點感受,看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書法學習是個長期苦熬的過程,非一朝一夕能成其事,否則她的魅力值會大大降低。一天不進步,兩天不進步,一週不進步,兩週還不進步,甚至一兩個月不進步,這很正常,但你放心,一年以後肯定會進步。

二、有時候你的眼睛會欺騙你的認知。一段時間的不進步,甚至感覺在退步,實際上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極有可能是你的審美能力提高了,和以前寫的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三、選好帖很關鍵。初學必須是傳統名帖,字帖最好是那種帶石花的,通常年代版本越早的越好,放大最好不要超過一倍。千萬不要買那種修描過的,看似清晰,實則有害。

四、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自學是需要很高悟性的,他學需要一個好老師,百度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但需要你有較好的辨別能力……方法和注意事項有許多,其中一點很重要,務必把讀帖當回事。

五、要捨得投入。除非你只是想寫著玩而已。拜師的投入,資料的投入,耗材的投入等等,最好不要吝惜。如果經常用廢報紙、水寫布等,看似省了紙墨,但浪費的是時間,算算哪頭輕哪頭重?!

六、文化的浸潤。相關的姊妹藝術甚至人生種種都和書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更不用說詩詞歌賦,條件允許的話,儘可能多的涉獵。一幅作品能夠反映出作者的脾氣秉性、文化修養等等,起初我不信,現在我特信。

七、把第一條中的苦熬變成享受,你就成功一半了。

書法學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她又如深邃幽秘的原始森林、碧波浩渺的蒼茫大海,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尋覓之中,其樂無窮……

順祝:進步,安康!




兵驊A


瓶頸期所有的人都遇見過,只要是練過書法的人。他說的就是在練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感覺,提不高了,練不進去了,自己沒有信心了。這該如何突破呢?我看書友們都說了很多方法理論,我就只是告訴你一種感覺。

  • 常言說得好,書法是肌肉記憶,其實它除了肌肉記憶還有大腦的構思。比如說我們讀帖的時候,先看到的是這個字的形狀,然後再去分析它的筆畫位置,最後我們才能臨出一個像樣的字來,這是大腦在起作用。但是,只看不動等於不看,書法練習貴在行動。一遍一遍的練習,在肌肉就形成了記憶,遇到這個筆畫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反應,就好比彈鋼琴,肓彈不看鍵盤,怎麼知道鍵盤在哪兒的呢?那就是自動反應。書法也一樣。
  • 如何突破平靜期?

一,你可以先丟下一段時間,過上這麼幾天十幾天,然後重新提起筆來,有時候忽然間覺得,寫不上的寫上了,這種感覺就是對瓶頸期的突破開始啦!然後再繼續臨帖,那肯定就是又上了一個階梯。

二,書法練習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說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有一個瓶頸期,它有好多次。當每次出現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去攻克它,提高它,螺旋式上升。

  • 如何提高?

一,把洗練書法當成一種日常的生活,不要刻意的去想我要達到什麼程度,我要和誰誰誰怎麼怎麼樣,沒用。定個小目標行動起來,練不進去了,以前我是一天練三個字,今天我就練一個字,以前我是練寫一幅作品,今天我就練一句話。久而久之,不知不覺間你的書法水平就提高了。

二,要跟同行們學習和交流。不同的人,對書法書體的愛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愛楷書,有的人愛草書,有的人愛隸書、篆書。就有不同的意見出來了,在交流的過程中吸取眾家之長,你會不斷地打開思維,更上一層樓。

三,最後一個最有效檢驗書法的方法,就是當你把書法愛好變成了生活的一種習慣。每天不許感覺到不舒服,那麼這時候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我是邊寫邊說,純粹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對望望海涵。


邊寫邊說書法視界


這很正常,說明您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了。本人是自學書法的,剛剛總結了學習經歷,可以分享給你:

十年前大學期間在舊書攤上偶然淘到了一本碑帖,自此開始了自學之路。現將本人學習過程歸為三個階段,分享給各位朋友,請書法老師提提意見和建議,也給想自學的朋友打打氣。

第一階段:苦練期

前2-3年可以說是埋頭苦練,按照買到的碑帖以及書法教程天天練。進步最快的是筆畫,基本上能描寫出每個筆畫該有的輪廓,但是沒有筆法,每個筆畫很難自然地書寫出來。最嚴重的問題還是間架結構,在無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只知道自己確實沒寫好,但是根本不知道哪裡沒寫好,哪裡該如何改進。於是就陷入了一個迷茫期,不知道該如何進步。

第二階段:迷茫期

迷茫期內,積極性最容易被現實打消。畢業後要生存,要工作,經常加班熬夜,業餘愛好無人指導,又枯燥,沒進步自然慢慢的退步了。工作這麼多年裡,也就是過年的時候硬著頭皮把家裡的春聯寫一寫,寫完後簡直不忍直視!

第三階段:頓悟期

去年偶然間發現這個時代想學某一方面的知識,比以往要容易多了,各種視頻教程應有盡有。學筆法可以反覆看各位老師的運筆教程,學間架結構可以使用書法類的app,將習字拍照和碑帖對比,即可知道自己到底哪裡沒寫好。這樣反覆臨摹對比,自然就能把字寫好了。

只要找對方法了,再加上持之以恆的練習,相信您會有所突破的。


書法迷茫者


我們會發現,有的朋友的瓶頸期來的早,有的來的晚一點,這和書寫著的具體的情況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一個朋友他在家自學書法,那麼他的瓶頸期就可能來得早一點,因為他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悟性的限制,有一些東西理解不了,達到一定的水平以後就停滯不前了。

我認為突破有三個關鍵:

1、我覺得遇到瓶頸期首先不要太著急,要知道他是一種正常的學習現象,每一個學習書法的人都會遇到,不要急躁,要樹立對於書法學習的信心,繼續堅持練習。

2、如果練習的是在煩躁,可以去閱讀一下書法理論方面的書籍,藉機提高自己的理論能力,通過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書寫。

3、可以多讀一讀帖,讀帖是除了臨帖以外另一個學習書法必須要做到的功課,通過讀帖能夠提高自己的欣賞書法的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欣賞水平,自己的眼光上來了,下一個進步期就指日可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