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張遷碑》兩年,目前感覺很困惑,不知道怎麼寫了,可以指導下嗎?

小小吳1209


張遷碑比較野氣,只有性格比較豁達,或者是張狂的人才能寫出味道。我看你的寫法過於文氣,筆畫力度不夠,只追其形,未見其神,這種寫法唐楷可以,寫張遷碑未必可行。





竇國書法


看了你的臨習,個人感覺,對於一個書法新人的話,如果兩年時間臨成這個樣子,也屬實不容易。

如果沒猜錯的話,你的楷書臨習的絕對不多,而且不深,尤其沒有臨習過顏體。

根據你的字,個人給以下建議:

1、字形還需要認真琢磨,少數字形不準確。比如“道”、“為”、“唯”等。

2、輕重掌握的不好,尤其是橫、豎筆畫比較多的字。

3、最重要的是“用筆”。注意一定要中鋒用筆;不要刻意的模仿字帖的筆畫,你按照古貼臨習沒有錯,但是你要知道,《張遷碑》屬於碑貼,那它在拓帖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清楚,有些筆畫就看不清楚所造成。我們沒必要去跟字帖的一模一樣。我畫上圈⭕的基本都是用筆的不好原因。再有是轉折處最差,處理的很草,沒有領會轉折的用筆手法和書寫技法。

4、也許你得毛筆應該換掉了,或者就是你不會轉中鋒,毛邊、鋸齒特別多。

以上就是我看出的幾點小問題,純屬個人建議,擇善而從,擇不善而棄。

多有得罪,請原諒!

我是小張。叩首了……





小張老師


這位書友臨了兩年的《張遷碑》,感覺到功夫不淺,但與張遷碑精神差了許多,走了彎路,現在要繞回來,首先要解決筆法問題。張遷碑的用筆我之前談過,用筆蓄力而勁硬,顯得氣短而實,不像禮器碑那樣有韌勁,這個用筆是漢隸中比較典型的,有人把張遷碑、鮮于璜碑歸為方筆代表,其實張遷碑的用筆變化比鮮于璜碑要豐富,方圓結合,尤其一撇一捺飽滿勢足,完全是圓筆之法。

你的筆法更多地在模仿,沒有掌握要領,點畫就像浸泡久了的海綿,看似粗壯,實乃無力。

結體問題也比較多,比較鬆散,時緊時鬆、是大時小,隨字而安等特點沒有抓住。要注意結體的嚴謹性,尤其張遷碑的結體看似笨拙,實乃整嚴中有奇趣,這個奇趣就是通過組成結體的筆畫組合關係以及空間佈局關係的奇妙處理體現出來的,需要臨帖時非常用心地去觀察和體會。祝你進步!


如石書藝


臨了兩年,感覺挺不錯的。值得肯定的是,你蠻有毅力的。以下是個人拙見三點:

一、看整體,字體大小比例不夠,臨本更誇張。就拿前四個字舉例,“仲”幾乎是“張”的一半而已。字小怎麼體現份量呢?你看“中”筆畫很粗。“以”的“口”筆畫也很粗。

二、看空白,筆畫之間空白留太多,注意空白的形狀。還是拿前面幾個字來說,“有”字形稍長了點,上下的筆畫靠近一些就很好了哦。“張”字左右部分,中間的空白。“仲”稍短一些會更好哦;“中”的豎把口分成的兩個空白。

三、隸書典型的捺,我感覺你寫到尾巴的時候,寫不粗,而且收得有點快。這個要找原因,是毫擰在一起沒鋪開還是筆鋒太短?它的尾巴是比較飽滿的哦。

總結:寫張遷碑建議用兼豪或羊毫,筆鋒比一般的稍長的那種。像你現階段,可以試著臨其中的某些字,精臨,對比。研究它筆畫之間上筆收筆與下筆起筆是怎樣的。還有就是,解決空白,可以用摹寫。希望對你有用。


娘娘叫你寫書法


一、思考鑽研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學習就會產生疑惑。學書法也一樣,在學習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學習,從筆法、字法、章法上多考慮。如果只是練而不思考只是重複簡單的體力勞動,進步很小。

二、專家指點

沒有老師指點,只靠自學,很容易走“彎路”,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最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現在社會上書法界“名家”很多,但最好找“明家",看的懂的、會教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明家”。在專家老師指導下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論提升

我國是個有著幾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古人在書法學習上著述了許多理論著作。可以買或借一些書法理論書籍鑽研一下,直接向古人學習,定會有所收穫。


大海書畫


總的來說兩年自學的時間寫成這個樣子還是可以的,說明下了一些功夫

我來說一些不足的地方和改進的地方。

首先在線條的變化方面感覺您在線條的變化不多,其實張遷碑,鮮于璜碑等屬於一脈,這類隸書的字體中筆畫線條變化是非常豐富的。比如絞轉,這裡看不見

其次,您在臨摹的過程中,過於注意方筆的使用,所以在起筆和收筆的時候,感覺不自然是特意寫成這個樣子的,其實這是碑刻和毛筆字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正常來說收筆只要點到即可,不需要每一筆都特意寫成像方的切筆一樣,特別是忽略了字味中的方圓結合。

第三,兩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如果您是天天手寫或者是保持一個相對比較高的頻率,可以轉化其他字體來感受一下,比如剛才我說到的鮮于璜碑

第四,可以看看隸書高手劉文華老師的視頻,豐富視野

第五,找個好老師,不要一味自學

第五,可以考慮用墨變化,現在線條太單一


白石書法工作室


談不上指導,交流一下體會。您是不是以前寫過《曹全碑》?感覺曹全的筆法很多。我也學過兩年曹全碑,曹全碑的重點是:秀美。而張遷碑的重點是:稚拙。因此,在寫張遷碑的時候,就不能或許華麗。筆法不能太快。要注重墨水和紙的摩擦感。曹全碑可以不用中鋒也寫的好,但寫張遷碑建議一定要懸肘,甚至站著寫。

——我也只不過是談談自己的體會。重點在於時間的積累反覆臨帖。量變到質變。加油!


長作閒人







知名看淡


首先感謝信任,對朋友這種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精神深表欽佩。張遷碑本人不曾臨過。但我可以談下個人初淺體會,供朋友參考。任何一個書法大家的字體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筆畫和結體章法,各有千秋。雖然書寫中同一筆畫存在變化,但總體上是有一定規律的。臨摹在於揣摩。有位老師曾經說過,生搬硬套的死練是永遠練不成書法的。那隻能叫字,稱不上法。在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鋼筆楷書訓練中,我總結了一下,漢字五萬多個,在書寫中基本筆畫不外乎十幾種,基本偏旁部首不外乎二十幾種,萬變不離其蹤。學習一種字體必須首先要掌握這種字體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康王書畫


張遷碑古樸峻朗,富於金石之氣,多以方筆,所以,臨寫時一是取其拙,二是金石氣。

可以嘗試用長鋒羊毫一試,但初學者對其筆性的把控度不夠,建議用兼毫,既然臨習二年,可以用長鋒羊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