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退役軍人詩歌言志,共抗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無數退役軍人的心,疫情防控期間,一個個感人的事蹟、一幅幅鮮活的畫面燃起了退役軍人的創作熱情,他們握起手中的筆,以詩歌的形式講述這些動人的抗疫故事......


長寧軍休幹部作品

總理餐

上海退役軍人詩歌言志,共抗疫情!

尋常聚會下酒店

普通人點菜

也會弄個七碟子八碗

居家燒幾樣

比較新鮮

不時還咪點小酒

享受生活甘甜

萬萬想不到

我們的大國總理餐

竟如此簡單

簡單的有些寒酸

沒有珍饈佳餚

不見身邊跟班

端碗稀飯

就點鹹菜乾

神情泰然

端詳著照片

淚水模糊了視線

克強總理啊

哪裡有險情

哪裡有災難

您總能於百忙中抽身

親臨第一線

把百姓的健康作為自己的牽絆


重 逢

上海退役軍人詩歌言志,共抗疫情!

不期而遇

又一次重逢

你來自上海

我來自南京

他來自北京

那一年汶川地震

那一年非典橫行

我們肩並肩

我們手挽手

共同穿越黑暗

共同迎接黎明

如今我們扛起揹包

星夜轉乘

重逢於江城

重逢江城

爭分奪秒投入戰鬥

匯長江巨浪

築眾志成城

重逢江城

我們不唱鶴去樓空

挽危難於既倒

扼病魔於乘兇

給悲愁以希望

繪前途以光明


黃佰乾,男,1951年8月出生,原解放軍某醫院主治醫師,技術七級。幹休所退休六支部,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繼續在某醫院工作。《金秋文學》副社長。平時愛好寫作,經常創作詩歌、散文,筆名“雪浪”。


長寧93歲“最美退役軍人”作品

《贊群防群控》


最近一段情,

防控抓得緊。

前線在激戰,

後方聽黨令。

眾人築長城,

最鬧南京路。

街空無一人,

守宅不出門。

環衛快遞哥,

口罩孵得緊。

小巷總理們,

守崗指導勤。

分類黃背心,

工作更認真。

精準分垃圾,

社區醫護們。

防護全武裝,

測溫噴消毒,

市民都自覺,

無一去外出。

拜年訪親友,

全部後推行。

在家看電視,

觀看戰疫情。

空調加室溫,

取暖還消毒。

電腦手機忙,

寫文給鼓勁,

篇篇擂戰鼓。

首首衝鋒號。

武漢挺住,

中國加油。

霧霾將去,

陽光來臨。

勞仁晨賦


王經文,1928年11月出生,1951年4月參軍,195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聞名全國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第二任指導員,曾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2019年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他雖然早已退休,仍然以革命軍人的意志、忘我奉獻的行動,精彩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和軍隊退休幹部的優秀本色。


浦東軍休幹部作品

《此刻,腳步匆匆》


烏雲密佈,

讓三江重鎮頓時異常陰冷;

孽霾漫天,

讓華夏大地突然格外沉靜。

武漢告急!

中國危重!!

此刻,腳步匆匆……

腳步匆匆,

整齊的隊伍緊張地走進轟鳴的飛機艙門,

腳步匆匆,

勤勞的雙手忙碌地搭建急需的病房工程,

腳步匆匆,

疾馳的車輪迅速地運送暖心的設備物資,

腳步匆匆,

疲憊的身軀忘我地診療病痛的疫情民眾。

此刻,腳步匆匆……

腳步匆匆,

我們看到捐送口罩返身急走小夥子的遠去身影,

腳步匆匆,

我們聽到送行人群丈夫對妻子承諾家務的深情喊聲,

腳步匆匆,

我們看到白衣戰士脫下防護服臉上的勒痕紅腫,

腳步匆匆,

我們聽到志願者隊伍走進車間趕製救災物資的機器轟鳴。

此刻,腳步匆匆……

腳步匆匆,

我們看到國家總理簡易午餐時的焦慮面容,

腳步匆匆,

我們聽到稚幼孩兒同護士母親視頻通話的叮囑溫情,

腳步匆匆,

我們看到中國院士言詞懇切後的淚水眼盈,

腳步匆匆,

我們聽到海外華人高舉國旗高唱國歌的氣勢如虹。

黃鶴樓上發出了嚴冬一定過去的悲壯呼聲;

長城峰頂,

聳立出春天就在眼前的雄偉身影。

武漢加油!

中國必勝!!


呂志斌,浦東新區軍休中心軍休幹部、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提名獎獲得者。


靜安軍休幹部作品

《春天終於來了》


春天終於來了,

來得似乎有點見晚,

是她姍姍來遲,

還是我在家宅得太久?

然而善良的她

不帶有一星半點的病毒,

卻裹挾著溫馨的東風,

還有那驅逐瘟神的使命。

快跟春天來個擁抱吧,

這裡不需要口罩,

滿目愁雲的人們啊,

怎捨得與春光隔離呦!


王玉民,靜安區軍休二所軍休幹部


資料來源:上海軍休、靜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