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醫藥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中醫藥康博會


中醫與西醫

中醫與西醫在基本指導思想上有個差別。

西醫是因病而醫,中醫是因人而醫。

人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的、與外界成一體的系統。這個系統太複雜了,有史以來人類一直都為了瞭解這個系統而努力,但是直到現在也知之甚少。離達到像數理化那樣系統、科學的程度還差的很遠很遠。

西醫認為人生病是因為受到某些傷害而生病,所以診斷、治療都由此入手。這種思想是從局部、靜態的方法看問題,這是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礎。西方哲學認為對複雜的事物,我們看不清楚,那就從簡單的開始,只要把它的每個部分及其聯繫搞清楚,就逐步看清楚了整體。動態的事物可以從每個時刻的靜止狀態入手。所以西醫以此為哲學基礎,產生解剖、消化、呼吸、骨科等學眾多分支學科。西醫對付局部、暫時的外因傷害而產生的疾病確實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是細菌感染和抗生素的發現使用是人類戰勝疾病的一個重大進步。西醫對已知的每一種疾病都有一套比較規範的診斷治療方法,不因人而異。最多是根據病人的多種疾病,同時疊加使用多種規範化治療方法。這也給醫學教育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可行性,可以規範化大批量培養醫務人才。近代以來,生物醫學也取得快速進步。

但是人的生老病死是一個太複雜的系統過程,現在人們對它的認識還處於很低級或者說很粗淺的水平。距離戰勝疾病的要求還差的很遠。

中醫是從中國哲學基礎開始的,中國哲學來源於易經。中國哲學思想認為世界上萬物都是變動的、有聯繫的系統。人也是一個系統,而且是與外界成一體的子系統。既天人合一。中醫認為人生病是人的病,是病的人。生病是人的一種不正常的狀態,這時的人是一個暫時的非正常狀態的人。診斷、治療都從病人的狀態入手,既辨證施治。診斷、治療要考慮病因,更要考慮病人的狀態。中醫對病人採取針對性診斷治療,一人一方,一時一方,一地一方。人生病了,出現非正常狀態,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扶正祛邪,使其回覆常態就可以了。

不論中醫或西醫,現在都認為,人體是一個複雜的自適應的系統,她可以對外界產生反應自我調節保護自己。西醫把這叫免疫系統,中醫把這叫正氣。從這個角度看,中醫的哲學基礎有優勢,西醫存在先天性缺陷。

中醫與西醫孰優孰劣,不好比較,各有千秋。正確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可惜的是,近年來,西醫主導佔絕對優勢。這種狀況首先是醫學教育所導致的,所謂正規醫學院都是西醫,連中醫學院也西醫化放棄了中醫傳統。

其次是有些人有組織有目的肆無忌憚的攻擊中醫,卻不需承擔任何責任,也是造成中醫弱勢的原因。

除此之外,資本的參與作用也是導致中醫弱勢的重要因素。西醫一整套昂貴、複雜的儀器設備,專利保護的藥品,從業資格等限制,是資本獲得超級利潤的本錢。而中醫診斷治療方法:望聞問切,針灸推拿,中草藥,入門限制極低,成本可見,沒有獲得超級利潤的可能。如果中西醫結合,會極大的壓縮資本從醫療領域獲取的利潤空間。

中醫藥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迴歸醫療治病救人的初心。


薄利軒1


這是命運的抉擇,現代醫學是物性主宰心性的結果,而中醫藥是心性重於物性的,所以相對於大勢來說是反動的,這是中醫藥近現代式微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中醫藥本身的問題,是命運之造化!

本人上大學期間因故得精神類疾病多年,用西藥治癒治癒重,受盡折磨,後因偶然之故用中藥治療,不但副作用很小且慢慢康復,我老父親說過一句話:你能好我真應磕一萬個頭謝祖宗保佑!我本人也以為我這一輩子完了!據我之中西藥體驗,西藥是控制病灶不行我就消滅你,結果是在殺死敵人同時把自己也傷害了!而中醫藥是固本,使自身免疫強大了使敵人自動屈服,不會傷害自身,這是中西醫理念之區別!但中醫理很難用文字表達且脈絡穴位等中醫架構無法用近代科學儀器直觀檢測,是和近代科學理念志趣不相融的結果,中醫藥若想徹底振興需另闢蹊徑,走自己的科研之路!


陽光明正


我只能舉個例子,我的同事前幾年身體很健康,從沒害過太大病,平時偶爾吃點西藥,更不相信所謂中醫藥,可是一年前他突然腦溢血偏癱了,搶救及時也留下後遺症,之前他曾看醫生說,你脈壓差太小啦,開中藥吃預防一下,他笑笑說,我不吃藥也不信中藥,結果不出半年可出事了,現在家裡桌子上堆滿了中成藥,不吃不行啊。可見,中醫藥的發展要從小抓起,小學初中基礎課程,高中大學比修課程。湯頭歌)誰會背出來?培養興趣是關鍵。


馮中意


中醫發展要向研究草藥定性,定量,成分含啥,作用機理這個方向進行,如一味估計,大把抓,喝湯後看療效再換方,是不行的。也容易出現中醫騙子,用人們有病亂投醫想法去騙錢。(這些藥反正藥不死人)。

要象青蒿素那樣提純才行。


三茅居士


中醫的治療效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任何否定中醫的動機都是錯誤的。但是我們對中醫的理解太膚淺,還只是停留在幾千年前古人的理解程度,我們沒有對藥理的深入研究,沒有探究中醫對人身體的作用原理。沒有創新和發展,一個個中醫大師動不動就是張仲景,這樣下去能行嗎?中醫一定會被世界承認,但是一定是若干年以後,西方人對藥材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以後,而不是我們。我們缺乏科學的精神


又一個孫少平


中醫藥發展的問題,最關鍵是現在的管理方式是,

”堵死了“過去的師付帶徒弟的教學專一的可行之路;

“開通了”十分現代的萬金油式的教學之路;

可結果是,每年十幾萬的中醫大學生,知識很豐富,吹牛逼資本豐富,可中醫成材率極低,且大部份轉行幹別的工作,留下來的也是半瓶水或小半瓶水;

而民間師帶徒弟,別的不學,天天跟師付背湯歌,親眼看師付用藥,治病,可以說,小徒弟轉身就能治這個病,用這個藥。

成材率肯定比學校多。

師帶徒,徒弟天天跟師付看,跟師付操作;

大學裡的學生是“天天聽,聽老師講,聽很多不會治病的老師吹”,一年難得見到一個老師實際操作給學生看,而且6O%的課程與中醫無關。

雖然師帶徒沒有文憑,但出來一個開一個診所,學院畢業大學生們的能行嗎?

所以改進所謂現代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發展中醫的關鍵,用80%課時,去看會治病的醫生怎樣用藥治病操作,才能讓學生們心中有底,將來會用。


中醫國之瑰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學好本領,等待時機,西醫的短板正是中醫的長處,中醫本來就是貧民自救的醫術,先針灸後藥石足以說明古聖傳道之初心,


探索三界1


第一是自然科學家對中醫的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中醫是寶庫,是能誕生幾十個像屠呦呦先生那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寶庫。

第二是高考生對中醫的認識不足。沒有很多頂尖高中生來學中醫。因為低智商是學不好中醫的。

第三是對近一百多年來的中醫名師認識不足。這些中醫名師很多是中西貫通的。也有一部分是傳統中醫。他們的經驗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

第四,當代中醫大多水平較低。這影響了人們,尤其是年青人對中醫的看法。

第五,中醫不能做到一個方劑有很廣泛的療效如西醫那樣。這樣就說明中醫對病的本質認識不清。打個比方,如果西醫治同一種病(例如瘧疾),一個病人用一種青蒿素,那西醫還有人信嗎?


養心堂主537


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中醫有中醫的優勢,本來就完全可以互補完全可以和平相處的醫學之道,為什麼非得厚此薄彼?中醫好說歹說的上下數千年,而西醫的抗生素,開顱術才幾年?不知道抗生素開顱術之前的西洋人到底以什麼治病的。謙虛的中醫,傲慢的西醫才怎麼傲慢,人體的經脈人體的穴位是不是中醫發現的?西方人不承認點他個穴位讓他傻B,發一輩子的神経看他服不服。我堅信,只要胸大為懷,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深入研究自己的中醫,堅守中醫的陣地,相信終有那麼一天沒有抗生素沒有開顱術沒有化療,西醫能治的病中醫一定能治,西醫治不好的病中醫也一定能治。西醫萬歲,古老的中醫也務必萬歲。


錢順揚


中醫的發展應從一下幾個方面下大功夫:(1)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廢除影響中醫發展的文件,根據現在的實際制定鼓勵中醫發展的寬鬆政策。對從事中醫的不能搞一刀切,允許中醫理論不夠好,有獨門絕技的醫生從業。從政策層面幫助他們提高中醫理論,比如辦中醫理論培訓班。政府要創造寬鬆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要把中醫的個人門診和大醫院的醫生等同看待,出現醫療事故公平公正對待,不能看成是後孃的孩子。(2)加大對中醫的正面教育和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中醫的正確認識。從五四運動以來,一些偏激的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全面否定中醫,排擠中醫,全面肯定西醫,大力推廣西醫,嚴重影響了後來人對中醫認識的思想觀念。其餘毒之深難以估量。因此應該從小學教科書到大學教科書有選擇性的介紹中醫的歷代著作和成就,以及他們旳事蹟。要通過國家的宣傳機器大力宣傳中醫治病的成就,使每個中華兒女有自豪感。(3)要加大力度整合中醫資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由於中醫發展的歷史原因,散兵遊勇,各自為戰,優勢不明顯。把那些有專長的苗醫,藏醫等少數名族的醫生組織起來,名正言順的從醫,但是要個人自願,不可一刀切。形成拿得出,叫得響,過得硬的真本事,走向世界。(4)中醫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從理論上,臨床上,醫藥的製備上都要有所突破創新。比如屠嗷嗷發明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就體現了創新,也是國際對中醫的肯定。要學習日本,韓國發展中醫的經驗。要學習借鑑西醫的治療方法,來提高中醫,發展中醫。不要一說大力發展中醫就夜自大,要看到西醫的長處,中醫的短處,要互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