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前,他只給家人留下一句話......

自新冠肺炎在武漢暴發以來,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志願者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戰歌。崇明區三星鎮海濱村的退役軍人徐兵,便是無數“逆行者”中的一員。


堅決要求奔赴武漢

徐兵出生於1968年, 1987年至1990年期間服役於部隊。退役後分配到上海市新海農場,後來他去市區尋找生計,曾任職過駕校教練。2018年10月,徐兵加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車隊,成為車隊一名駕駛員。

當新冠肺炎席捲武漢後,華山醫院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成立醫療隊火速馳援武漢。在崗工作兩年多的徐兵得到消息後,火速找到領導,堅決要求赴鄂參戰。就這樣,他成為了華山醫院援鄂緊急救援隊的一員,並於2月4日隨華山醫院第3批醫療隊一起出徵武漢疫區一線,在前線負責疫區車輛,為醫療隊能夠正常開展醫療工作保駕護航。徐兵還利用有限的空餘時間,保障醫療隊的食品藥品、防護品等後勤物資的運輸工作。值班時24小時在崗,不值班時也是24小時待命,只要有任務立馬投入戰鬥。

馳援武漢前,他只給家人留下一句話......

親人是堅強的後盾

出征前,徐兵甚至都來不及與妻兒告別,只是在去武漢的途中給妻子發了一條簡單而樸實的微信:“國家需要我,我去武漢了,你們自己保重。”由於父母年事已高,徐兵怕二老擔心,沒有將自己到武漢去支援的消息告訴父母。

春節,本應闔家團圓,徐兵卻選擇深入疫情一線為國效忠,沒有回家在父母身邊盡孝。為了表達對抗疫一線人員的支持與敬意,2月10日下午,三星鎮海濱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駐村志願者一行赴徐兵父母家,對二老表示了節日的慰問,並送上慰問品。交流中,仍不知情的徐兵母親笑著說:“我只有一兒一女,徐兵是我唯一的兒子。那時候別人問我,你只有一個兒子怎麼捨得讓他去當兵?我想只要國家需要,我就捨得。”

馳援武漢前,他只給家人留下一句話......

一名退役軍人的情懷

徐兵工作的時候穿防護服,不能用手機。在村委的幫助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終於聯繫上了徐兵。問他在武漢是否會感到疲憊或害怕,徐兵說:“只有夜深人靜,回到宿舍後,那種為醫護工作者、為患病同胞揪心的感覺才撲面而來。天天身處疫區、暴露在疫情中,你說不害怕,沒有一點擔心那是假的,然而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個退役軍人,在部隊中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困難與磨礪,退役後也經歷過SARS事件,在國家最困難最需要我們的時候,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是我的最大心願。同時我也相信國家的醫療水平與科研力量,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健健康康、凱旋迴家。”

徐兵一再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點平凡的事,實在不值得被關注,要說辛苦與危險,一線醫護人員才是最辛苦、最危險的人。

馳援武漢前,他只給家人留下一句話......

徐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貢獻了一個黨員、一個退役老兵、一個普通崇明人平凡而又偉大的力量,他讓我們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我們終將戰勝疫情,取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