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近日,乐华娱乐旗下练习生黄智博因借卖口罩而实施诈骗被抓。随后乐华娱乐发表了声明,称已与黄智博解除《训练生合同》,针对此次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深表歉意,并强烈谴责利用疫情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说到“乐华娱乐”,就不得不提到偶像经济与粉丝经济。“乐华娱乐”在中国的饭圈文化中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

乐华娱乐成立于2009年,其业务主要包括乐华音乐、乐华经纪、乐华影视和乐华综艺四大板块。

公司创立之初,想要对标的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只不过在创业之前,创始人杜华曾担任过华友世纪的市场总监兼经纪总经理,手中的资源主要在音乐版权与艺人经纪,这样为之后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刚刚成立一年的乐华娱乐就顺利地签下了韩庚,同时打响了艺人经纪的第一炮,真正让乐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乐华娱乐将产业布局延伸到了海外,与多家顶级娱乐、影视公司达成了合作。2013年11月,乐华娱乐与韩国PLEDIS ENTERTAINMENT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企划、培养全新的偶像艺人。

乐华娱乐的发展路线就是打造适合亚洲市场的偶像团体,虽然其在业务能力上与韩国的偶像组合有一定的差距,但乐华娱乐以练习生的形式培训出的新人,在国内唱跳型偶像中的综合素质也是首屈一指。

在这种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中产出的偶像团体,对于国内大多数竞争对手来说都是降维性的打击。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从《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到《以团之名》、《青春有你》,乐华娱乐都刷足了存在感,所谓“哪里有选秀,哪里就有乐华的练习生”。

乐华娱乐成功孵化了UNIQ、宇宙少女、NEXT、YHBOYS等多支偶像组合。“宇宙少女”是乐华娱乐与韩国知名偶像经纪公司Starship Entertainment联合推出的偶像女团,程潇、孟美岐、吴宣仪都是组合中的成员。

2018年时,王一博作为《创造101》的舞蹈导师在节目中崭露头角,完成了原始流量的积累,孟美岐和吴宣仪则作为人气学员加入了“火箭少女”组合成功出道。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在另一档节目《偶像练习生》中,乐华旗下的艺人朱正廷、范丞丞、Justin也成为了NINE PERCENT的成员,原本的组合乐华七子NEXT也时常活跃在大荧幕上,走上了演戏、录制综艺的道路。

这两档节目打开了乐华在业界的知名度,从乐华在偶像选秀市场的人员配置上,可以看出其模式体现在“导师+老人+新人”的组合,即一个明星导师,两个已出道或有一定曝光度的练习生再加上几位新人,这样的组合模式参加综艺不仅布局完整,在宣传点上也更加多元化。

乐华的CEO杜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艺人的培训时间越长,才艺也会越扎实,成为实力与人气兼具的成功艺人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她认为无论是艺人还是公司都会随时被赶超,因此每天都在如履薄冰。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可见,乐华娱乐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即便是承担变现周期延长的风险,也要培养出“后劲十足”的养成系偶像。

偶像养成本就是一门烧钱的生意,杜华也曾坦言,男团养成最少需要3到4年的时间,女团也至少需要2到3年。其投入的成本大概要4000到5000万起步,而收回成本起码要5年到6年的时间,这笔钱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早在2011年时,杜华就挖掘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送到韩国培训,当时年仅14岁的王一博因为参加全国IBD顶尖街舞大赛被杜华相中,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培养对象。

2014年,王一博所在的UNIQ组合出道,这是乐华娱乐的第一个偶像男团,组合的综合实力虽然不错,但在当时韩流热潮席卷亚洲的环境下,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而且恰好赶上了防弹少年团崛起及BIGBANG回归。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2013年,乐华参投了赵薇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高票房的青春片为乐华进军影视行业开了好头。2014年乐华又陆续投资了电影《前任攻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与票房。

2014年8月,乐华娱乐宣布完成了来自华人文化近3亿的B轮融资。这对于处在上升期的乐华娱乐而言是一股强心剂。回顾这次融资的成功,杜华认为是自己对于娱乐经济的前沿洞察,打动了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从此之后,很多娱乐经纪公司都纷纷开始了年轻化转型。早就布局的乐华已经在中国和韩国都储备了大批的偶像人才,杜华把乐华娱乐打造为中国版SM公司的野望也逐渐照进现实。

可是好景不长,2016年因为娱乐圈市场限制,乐华跨国组合UNIQ和宇宙少女无法合体活动。UNIQ中的成员王一博、李汶翰、周艺轩均走上了拍戏或上综艺的多栖发展之路。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016年乐华娱乐在影视投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出品的《梦想合伙人》、《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大话西游3》、《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多部电影纷纷上映。

同时还投资了唐嫣、罗晋的古装电视剧《锦绣未央》,尽管这些影视作品的口碑不如人意,但票房却走势喜人。唯一票房未过亿的《梦想合伙人》也获得了福建恒业的3亿元保底,从而让乐华提前收回了成本。

自家投资的影视作品,自然要有自家旗下的艺人,当时还是新人的王一博在《梦想合伙人》及《大话西游3》中均有客串,为他日后的影视发展积累了经验。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在有望跻身主流影视公司的乐观下形势下,乐华娱乐一度计划与派拉蒙影业合作,引进包括《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忍者神龟:变种时代》、《马可波罗》等在内诸多影片,可惜只延续了一年,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2017年之后,乐华娱乐将目光瞄准了中低成本的影视作品,以及购入韩国IP进行翻拍,如果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二次初恋》、《这就是命》的票房成绩平平。到了2019年,就只有一部《捉妖学院》票房突破千万。由许凯、孟美岐主演的中国版《蓝色生死恋》票房只有149万,乐华娱乐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当电影主演由吴亦凡、姚晨、唐嫣等人变成了主捧旗下艺人,乐华娱乐的路开始渐渐走偏。

目前除了一部积压多年的电影《初恋的味道》以及未播出的《闭嘴!爱吧》,在明星阵容上,还有令人想看的欲望之外,乐华娱乐影视业务的余粮已经所剩不多。

在获得B轮融资之后,乐华娱乐的资本之路也一样曲折。

2015年9月,乐华正式挂牌新三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新三板上市的、以艺人经纪业务为主的娱乐公司。期间披露了2013年至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52万元、3007万元、4900万元,增长势头不错,这一定程度得益于当时影视行业处于上升阶段的市场加持。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定增融资的新三板,只是乐华角逐资本市场的一块踏板。两个月后,A股上市公司共达电声发布重组方案,计划以41.2亿元收购乐华娱乐和春天融合两家公司100%股权,其中乐华娱乐的估值达到23.3亿。

那么,这个估值算不算高呢?

2017年杨幂的公司嘉行传媒在获得完美世界入股后,估值达到45亿。2019年新丽传媒被阅文集团收购时的价格是155亿,所以可以理解为5年前的乐华相当于如今1/2的嘉行,1/7的新丽,已经算是非常被看好的公司了。

但几个月后市场政策风云突变,包括影视、游戏等行业在内的并购重组遭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压,影视行业并购重组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2016年在证监会要求调低估值的要求下,共达电声放弃了对春天融合的收购,收购乐华娱乐的价格也降低为18.87亿。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另外,高价买单的代价也意味着业绩对赌条约的存在,根据收购公告,乐华要在2016-2018年公司利润分别不低于1.7亿、2.2亿和2.8亿。即便是调低估值后,承诺的年度净利润要求也在1.5亿、1.9亿和2.5亿。可以看到,这比乐华2013-2015年的净利润要高出5倍以上。

2017年2月,共达电声终止了对乐华娱乐的收购,公告称原因是“乐华文化的股东对该公司对接A股市场的条件和方式产生了不同想法“。这其实就是杜华开始转换思路谋求公司独立上市而已。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2018年是乐华风水转运的一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个爆款综艺让乐华在饭圈名声大噪,NEXT七子正式出道,在资本市场也获得了青睐。

偶像市场开启了共享经纪约+限定团模式,六支限定团在一年半时间内被同时推入市场。NINE PERCENT占据了C位,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的发展问题,在少有的几次合体之后,意难平地结束了成团之路。

直到2019年,王一博凭借电视剧《陈情令》大火,给乐华娱乐带来了新的希望。再加上《青春有你》UNINE、《以团之名》新风暴组合,以及火箭少女头部成员均是旗下艺人,预示着乐华经济帝国的初步形成。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实际上,目前国内有不少娱乐公司一直致力于培养偶像团体,不论是之前选秀出身组成的团体,亦或是经纪公司选拔练习生成团出道,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绝大部分偶像团体都难逃解散的局面。

现在的娱乐市场已经变成一个娱乐综合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歌手、演员之分,偶像成为了一种新的类别。偶像市场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十年前人们还在探索如何打造"大众偶像",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针对各类领域的圈层偶像。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看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

从乐华娱乐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乐华对内地偶像市场的野心,也可以看到偶像市场的变化之路,唯一不变的是艺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娱乐圈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有实力的偶像或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