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州:疾控中心抗“疫”总动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襄阳市襄州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全力应对,成立了检验组、流调组、疫情组、信息组等7个小组,对确诊病人、疑似病列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检验、发布等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疫情,疾控中心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坚守一线、深入隔离区进行调查,为防控指挥部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流调组在行动

2月13日一大早,流行病学调查组(以下称流调组)人员严峰和大家交流:“同志们,今天准备调查24名患者,大家一定要按照规定,详细问清楚密切接触者,为一线防控提供依据,同时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在简单的工作安排后,穿戴上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双层手套,流调组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流调组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深入隔离病房,详细询问患者近期的活动范围以及接触过的人等问题。

流调工作直接或间接接触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接触他们的密切接触者。每一次流调,都需要从海量信息中排除不确定因素,寻找病例潜伏的流行病学史,为群众把传染源这颗“定时炸弹”挖出来,排除掉。

流调组人员严峰说:“我们就像冲锋在战场上侦察兵,每天所做的,就是要了解患者是被谁感染,提早找到传染源,然后进行隔离,防止传染源传染给更多的人;再就是通过调查找到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从早上8:00进入隔离区,一系列工作下来要忙到晚上10:00甚至深夜。他们一直坚守岗位,虽然工作辛苦,虽然思念家中的亲人,但流调组8名成员没有一人要求休息,主动战斗在一线。

检验组在行动

对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认,最关键的就是标本核酸检测。目前县级实验室不具备检验能力及防护装备,该疾控中心检验组甘做新型冠状病毒的搬运工。

早上6:30,疾控中心检验组成员穿戴好防护服,做好防护工作,出发到定点医院取样。在经过各定点医院取样完毕,将样本送往市疾控中心进行最后的核酸检测。

看似简单的搬运工作,由于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让标本的收集、运送变得十分繁琐而危险,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在搬运的过程中,标本的结果与采样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工作中严把质量关,核对每份样品的唯一性编号,并与医院发热门诊的采样人员做好沟通,做到准确无误。

疾控中心科员石磊说:“检验组每天上午8:30、下午3:30,对我区定点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行标本收集、标本运送和信息核对工作,并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将当天采集的疑似病例标本送达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核酸检测,保证病例标本的病原学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开展,实现新增疑似病例检测当日“清零”。同时我们将疑似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定点医疗机构,保证疑似病例能够及时确诊、及时治疗。”

信息组在行动

襄州区每天更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从确诊病例人数到密切接触者人数,大量精准详实的数据背后,正是疾控中心信息组工作人员每天奋战16小时的结果。

这是一场和数字“战斗”的对搏。工作中,大家除了核对数字的只言片语,剩下的只有键盘上发出的敲击声。每一份报表要经过信息员、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等层层把关,每一个发出的字符背后,都体现着全区抗疫的成果和决心,丝毫不容有失。

信息组人员李苌辉说:“每天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登陆,查询报告病例信息,襄州所有的医疗机构报告的患者姓名信息,我们做到24小时监测实时监控,每报道一个病例,我们就预警一次。每日零点以后统计当天的数据,然后分发到相关的业务小组开展工作。”

信息组、流调组、检验组只是疾控中心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缩影。为了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全体疾控人积极动员、取消休假,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全员备战,以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使命,不错过每一个细节,不漏掉每一点信息,不负重托、忘我工作。在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以决战决胜的斗志和勇气,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

(王辰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