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晉安小區3號院,100戶389人居家觀察6天,他們生活還好嗎?

因住戶姚某某被確診新冠肺炎,從2月7日至今,太原市杏花嶺區晉安小區3號院內一整棟樓已被封閉6天。樓內100戶389人居家觀察,寸步不離家門。他們生活過得怎樣?記者進行了採訪。

小區定時開展全面消殺

2月7日晚,杏花嶺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安排環保局、疾控中心、敦化坊街道、派出所及勝利東街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晉安小區3號院指定樓棟“封樓”,所有在此樓棟居住的人群都必須居家觀察14天。

封樓後,敦化坊街辦第一時間建立14號樓居民微信群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訴求,公佈街道辦事處書記主任、社區工作人員、物業值班電話,向居民發放通告,讓整棟樓的居民都瞭解真實情況。其它不涉及確診病例的樓棟,在2月7日也收到要“減少外出,注意自我保護”的通知。

“沒想到在新聞上看到因疫情隔離的事,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邊。”記者電話採訪了住在尚未封閉相鄰樓棟裡的張女士。她介紹說,從7日開始,她就沒有出過門了,感覺小區裡其他居民的出門次數也減少了。之前偶爾會有居民下樓轉一轉,出了確診病例後,大家幾乎都不出門。“現在每天早晚,我們都需要測量體溫,並通過微信報給社區工作人員。小區每天也在進行消毒工作。”張女士說。

病例涉及到的場所,區疾控中心聘請了專業的清潔消毒隊伍,定時開展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殺,同時對各小區物業部門強化日常清潔消毒培訓,規範開展消毒工作,環境暴露的風險已降到最低,有效保障居民遠離病毒感染。

太原晉安小區3號院,100戶389人居家觀察6天,他們生活還好嗎?

住戶們互曬居家樂趣

剛聽到封樓消息時,晉安小區3號院住戶晉汾感到很擔憂。“從沒想過疫情就在身邊,而確診患者就在同一樓棟裡。雖然能理解‘封樓’隔離,但還是感覺有點無助。”

晉汾的焦慮,首先來源於病情的傳播性。“新聞上說,買東西時接觸了15秒都被傳染,我們住在一個屋簷下,不是更容易被傳染!”

樓棟居民們擔憂的,不僅有身體健康,也有日常生活。

不過,居民們的擔憂很快就被打消了。遇到啥問題,打社區電話就可以解決。“有天上午我說,垃圾桶離樓太近了,社區當天中午就把它搬得遠了很多。”晉汾說。到目前,樓里居民幾乎沒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社區也會保障居民們的基本生活供應不受太大影響。

“在家關了幾天,目前家裡人都挺健康的,過年前準備了那麼多年貨,生活物資也有保障,也就不像之前那樣慌了。雖然比較無聊,但一年忙到頭,這樣在家裡悠閒呆幾天也挺好的,安安靜靜總結總結過去一年,規劃規劃下一年我們公司幹啥,疫情總會過去的,不是個事兒。”晉汾說。

如今,這個單元的住戶微信群裡,平日裡“相見不相識”的鄰居,因為這次封樓,迅速熟悉起來,偶爾也會在互加的朋友圈、抖音裡面相互曬一曬居家樂趣。有的趕潮流做麵皮,有的在家炸油條,還有的專心在家寫書法,最讚的是虎嘯詩社的大爺還寫了一首詩:

冠狀侵犯十四樓,最近人人犯了愁。

不是大夥膽子小,只因感染特迅速。

危難時刻依靠黨,各級政府走前頭。

尤其封閉這幾日,街辦社區解民憂。

專門購買副食品,老人藥品送門口。

有的住戶發感言,謝謝你們記心頭。

眾志成城戰兇魔,斬盡滅絕展眉頭。

社區“老主任”跑腿當代購

今年56歲的楊瑞玲,是勝利東街社區的“老主任”。從2月7日至今,她成了專職“代購”。封樓後,社區專門為14號樓住戶建立了物資採購微信群,每家每戶列出需求清單,協調美特好超市統一配送至小區門前,由物業接收運至14號樓。

即使如此,仍有一些生活需求物品需要社區幫助購買。6天裡,楊瑞玲手機沒有離過手,通話記錄上全是與居民的通話。自從14號樓有人確診而被封閉後,她一直和其他工作人員堅守在社區。

2月11日上午10時,樓內一住戶打來電話:“楊主任,我想要買一個開塞露,家裡老人得用。”

“好的,需要多少毫升?有沒具體的牌子喜好?”問清之後,楊瑞玲掛斷電話,向小區西邊的百姓藥房走去。步行去藥房需要5分鐘,一路上她又接到兩個電話,一個是居民需要購買螺絲和改錐,另一位居民需要買小學五年級教輔書籍。楊瑞玲一一記下。到達市場後,她熟練挑選著物品,並拍下價格傳給居民核實。返回的路上,楊瑞玲的手機也在不停響著,她把這一批物品送回小區後,又得緊急返回,購買另一批居民所需物品。

楊瑞玲這些天每天要接幾十個電話,去各種商店十多回。購物次數多了,她已經跟各家店的老闆成了熟人。這些天,楊瑞玲替居民買過各種生活必需品。她說,有次居民需要個桌子,她打電話問朋友去借,朋友比較爽快把桌子放到大門口就沒了人影。

包括晉汾在內的一些居民表示,雖然還要居家觀察一段時間,但他們一定會繼續堅持,“宅”勝疫情的那一天再出門,不給社會添麻煩。

社區黨委書記李瑾說,“通過這次疫情防控,拉近了社群關係,很多人理解了社區工作人員的不易。寒冬必將過去,春風必將來臨,花開之時,我們一定會見到生命的繁花依舊如約綻放。”

太原晉安小區3號院,100戶389人居家觀察6天,他們生活還好嗎?

山西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