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老军营街道各级党组织发挥坚强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冲锋在抗疫一线,辖区驻地单位,沿街商铺,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努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党员干部篇


党的力量要挺在最前沿,党员干部要冲在第一线

面对疫情,街道党工委将党的力量挺在最前沿,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防控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从大年二十九至今,辖区哪个区域防控存在漏洞,哪个楼栋信息不全,哪个小区宣传不到位…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彬和办事处主任牛滔都会第一时间知晓,因为从早到晚他俩不间断在10个社区巡查,他们的脚步走遍辖区每个角落。无论是白天,还是半夜凌晨,只要收到重点人员名单,都会第一时间安排落实。街道将疫情防控任务按“院落、公共服务场所、驻地单位”切块,将院落按“有物业、无物业有产权单位、无物业”进行分类,严格做到“七个一",院落封闭只留一个出口,配备一支由居民组成的管控小分队,每户居民发放一个出入证,每个小区门口配备一张桌子,一个登记表,一个宣传喇叭,一份告知,严密防控每一个角落。街道干部全员上岗,党员带头走进街巷院落张贴疫情防控海报,劝导居民戴口罩不聚集,拿着小喇叭走遍大街小巷,站在小区门口严格管理,强化居民的防控意识。疫情面前,党员干部冲在了防控一线。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王彩——我是党员,我还是分管领导,我有责任冲锋在前

分管卫体工作的街道副主任王彩,从疫情防控第一天起,她就没休过一天假,有时候忙到夜深顾不上回家,干脆就在办公室凑合一晚,看着急剧上升的数字,夜夜失眠成了常态,从药店买回的安神补脑液却还是原封不动的放在抽屉里,她说,“吃药怕睡过头,错过疫情数据就是错过更多人的平安健康”。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接力赛,要求我们在每个环节中都竭尽全力奔跑,与时间和生命竞技,慢一分钟采取措施,就可能让群众多一分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是王彩主任召开第一次工作部署会时强调的内容,她要求把“五个第一时间”做扎实,即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第一时间做好登记,第一时间如实上报,第一时间督促活动空间全面消杀,第一时间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做好隔离,切实切断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王彩主任的女儿是刚上大一的新生,离家半年时间,终于盼到春节团聚,心里不知藏着多少悄悄话要和妈妈说,但是每每看到妈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她却怎么也张不开口,想把更多时间让妈妈休息。刷着同学们在朋友圈里分享家人其乐融融的照片,心里酸酸的,感觉妈妈好像分给自己的爱越来越少了,多想回到小时候,自己的吃穿住行依赖于她的安排,不开心的时候更是能得到妈妈的爱抚,不像现在,每天母女俩见面就是一句话,“多喝水、勤洗手、别出门”。


宋占涛——我第一位考虑的是居民的安危和健康

“怎么样才能切实提高居民防控意识,让防控知识宣传入脑入心?”走在小区院落,街道挂职副主任宋占涛边张贴疫情防控告知,边思考着。忽然,他想到了小喇叭,让小喇叭连续移动播放防控知识,这样居民在家、街巷院落都能听到。说干就干,他立即给包片的桃园南路第一社区购买了几个小喇叭,带着社区干部走向各个院落进行有声防控宣传。就这样,小喇叭成为了老军营疫情防控最有力的宣传工具。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一天,得知桃南一社区有一名疑似病例,宋主任立即带领社区干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对患者所住楼房进行了全面消杀,并启动封闭管理。他亲自和居民电话沟通,通过居民微信群向单元住户发送消息,宣传防疫知识,同时对家属进行思想疏导,让居民加强防护,不要恐慌,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才回家。到家后,他始终还是悬着一颗心,不知道该患者化验结果会如何。第一次核酸检测是阴性,他稍微松了口气;第二次核酸检测呈弱阳性,刚刚松一口气的宋主任又警觉起来;第三次核酸检测呈阴性时,宋主任也放下了心,但医院经专家分析后,还需给患者做第四次检测。


同时,还有一项最关键的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对患者的家属要进行集中隔离。晚上10:15接到隔离任务的宋主任,立即和患者家属沟通,得知患者家里有个80岁的奶奶,老人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电话里,宋主任听到患者6岁的女儿在大声哭泣,他的心不由地揪了起来。如何能够让老人不担心、不恐慌、不出意外?如何能让6岁的女孩安静下来?如何能顺利地说服病人家属配合隔离成了摆在面前的紧要任务。通过耐心的说服,患者家属终于同意隔离了,怎么去隔离点又成了摆在面前的棘手问题。坐公交显然不合适,太危险;坐出租车也会给乘客和司机带来风险。这时,患者家属提出可以步行去隔离点,可想到80岁的老人和6岁的孩子,这也终归不是个好的办法。于是,宋主任立即和街道党工委张书记汇报了有关情况。得知消息的张书记马上协调联系了一辆救护车,护送他们安全到隔离点。至始至终,宋主任脑海里想着的,都是如何保护百姓的安全,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忘记了自己会给家人带来的风险。亲自护送他们到达隔离点后,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了,到家的宋主任这时一点睡意也没有,一直担心着80岁的老人和6岁的小孩,担心着如果一旦病人确诊后他们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扰得他彻底失眠了。第二天,他带着疲惫的身子再一次来到桃南一社区,继续通过电话和微信安抚该楼的住户,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直到下午五点,当第四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消息传来时,宋主任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些,但患者还有支原体肺炎,他又赶紧安排社区做好家属的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工作……


王悦——非常时期,我不能离开岗位

刚刚上任没多久的卫计办主任王悦,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她每天一大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开窗通风透气、打扫消毒,默默地承担了卫体办的每日卫生和消毒工作,每天叮嘱监督大家做好自身消毒。她总是说,我们必须确保自身安全,才能够为居民群众做更多的事情。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在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用品变成了必需品。在社区排查期间,她遇到一位自行在家隔离的居民没有口罩,王悦毫不犹豫拿出了一个自己购买的口罩送给居民,一个小小的举动,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良好的党性修养。王悦的爱人也是防控责任主要承担部门的负责人,这个春节,夫妻二人毫无保留地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王悦可以心怀坦荡地说自己做到了尽忠职守,但是作为妻子、妈妈和女儿,连日来在外奔波劳碌、心力交瘁的她,回到家面对需要尽孝的老人、需要陪伴的孩子却是满怀愧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舍小家、为大家,坚定地选择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社区干部篇


90后高艳梅——我是社区书记,我得守护居民的安全

“一个女娃娃,你还这么年轻,你就不怕吗?”,“怕,但我是共产党员,我还是社区书记,扛起党旗冲在前面,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她是老军营街道新建南路第一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高艳梅。自疫情爆发以来,这位90后社区书记冲锋在前,每天奔走在辖区各居民院落,召开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在居民院落张贴、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海报;逐个居民院落、逐个商铺、驻地单位排查武汉抵并人员、返程人员,发放小区来访登记表,管理人员出入;为值班人员领取物资,帮辖区居民联系购买84消毒液;督促公共场所消毒……事无巨细。从年三十到今天,天天如此,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90后”的担当。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准妈妈贾梦楠——疫情面前没有特殊化,大家已经很照顾我了

晚上7点多了,老军营街道劲松社区的贾梦楠还在忙碌着。白天和同事们一起出去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回来先赶紧报了信息,现在她才抽出时间开始制做视频资料。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90后的贾梦楠,有四个月的身孕,打电话、报台账,和同事们一起走上街头做宣传,虽然身孕在身,但是在工作面前她毫不退缩。她说:“疫情面前,没有特殊化,大家已经很照顾我了。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在紧要关头就需要积极向上,努力奋进。我会和大家共同努力,成为一堵墙,一堵隔开居民和病毒之间的墙。”


老书记李丽萍——只要身体扛得住,我会一直在

老军营街道滨河东路第一社区书记兼主任李丽萍,已经55岁的她,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她每天亲自在辖区范围内巡查,查看是否有居民没戴口罩,棋牌室的门是不是开着,小商贩是否不听劝阻营业……帮助居民采购消毒水,满足日常的消杀工作,坚持把辖区居民的健康放在首位。每天下班后都要把辖区内的重点区域——双塔西街南一至五巷再巡查一遍,遇到生面孔的人员便要仔细询问,才能放心回家。从1月23日开始,李书记夜以继日的在工作岗位坚守了17天。她说“只要身体扛得住,就要带领滨河东路第一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链条,这是我作为一名已有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新兵王慧娟——我做好了连夜蹲守的准备

大年初三的下午,刚成为社区负责人王慧娟接了一个电话,表情凝重。信息显示,xx大酒店入住了一位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上级要求对其进行严密的隔离观察,她立即到达酒店,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在听到让他原地隔离观察的决定后,非常不满,言语愤怒,还试图强行离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最后对方终于松口愿意配合。此时,已是晚上7点钟,王慧娟稍稍松了口气准备回家,眼看就到家了,她的电话又响了,酒店来电说这名人员要离店去医院为他爱人送药。王慧娟立即表示要坚决阻止他,并立即返回,经过协商,酒店工作人员帮忙买好药送到了他爱人手中,这才告一段落。从收到隔离指令的24小时里,她早就做好了整夜不合眼,哪怕是去酒店门口蹲守的准备。


居民代表篇


街道社区干部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情一线,社区党员、群众、辖区驻地单位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


何美红——我是老社区人了,想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老军营街道新建南路第一社区党员、退休职工何美红,曾在社区工作了多年,她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于群众的“小事情”,2020年1月初,何美红刚刚做了宫颈切除手术,还在家中疗养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原本在家里休息的她,一刻也呆不住了,她决定以自己的行动参与疫情抗争!她参与设卡守点,排查来往车辆和人员信息登记,利用空闲时间入户排查宣传。她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要更具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群众的安全,值!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马建模——你们健康了,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

“我可以在家不出门,可以少消毒一次,但是社区工作人员,你们天天在楼院摸排疫情,宣传防控措施,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不能让奋斗在第一线的你们出现任何的闪失,只有你们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守护我们。”热心居民马建模为滨河一社区送来了84消毒液、酒精、喷壶等防护用品。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薛树中——你家的菜,我来买

薛树中是老军营小区三社区一名志愿者,由于他居住的邻居一家五口人都是从湖北宜昌回来的,需要在家医学观察半个月,薛师傅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主动承担了监督任务、送菜任务,薛师傅第一时间给隔离家庭 送去了两颗大白菜,他说:“你家的菜,我来买”,被隔离一家人都很感动,“大家这么关心我,让你们费心了,我们一定按社区要求做好居家隔离,请邻居们放心!”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娄花荣——国家有难 ,人人有责

家住桃南一社区下岗职工席虎生,每月仅领取生活费400元左右,但是这种危难时刻,他找到社区捐出100元,说要为抗击疾病献出一份自己的心力。老军营小区西区大院6号楼的楼长是一名退休党员娄花荣,将省下的10个口罩送到社区,她自己也同时担负着西区大院轮班值守的任务,她说,国家有难,人人有责。滨河一社区小巷管家、业主委员会纷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配合社区量体温、做排除、喷洒消毒水,每天奔走在辖区各个院落。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宋凯丽——始终扎根疫情防控最前沿

老军营一社区民警宋凯丽,除夕夜接单位紧急通知,她把2岁的女儿留给年迈的父母照顾,与老公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对这个双警家庭再寻常不过的小别离,在春节的节日氛围里显得格外伤感,她红了红眼眶,穿上庄严的警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老军营一社区有19个驻地单位,62栋居民楼,居民人数过万。她第一时间开展摸排核查工作。“漏登记一个,都会威胁一方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放过一个隐患!” 在做好疫情排查的同时,她和老军营小区一社区共同成立“爱心驿站”,统计居民家中的食品储备情况,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饭店捐赠蔬菜、粮油等食品,为社区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她还发动辖区有条件的商铺为居民免费发放防疫物品。如今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关键期,形势不断变化,宋凯丽始终扎根疫情防控最前沿,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了责任担当。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记战“疫”中的老军营人


抗疫虽难,但人心很暖。咱的街道咱的家,守家护家靠大家,每一个老军营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抗击疫情一线的暖心典范,严防严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坚决守住疫情第一防线。战胜疫情,我们势在必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