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前天2月3日,我和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一位醫院院長寫了建議《鼓勵居民因地制宜因陋就簡DIY口罩將最重要醫用資源留給一線醫護人員》。當時,我就和很多同志說:換了日本和歐美,馬上就會鼓勵國民自制口罩了,但我們的專家估計不會推薦,即便庫存再不足,我們的科普宣傳仍然是“頂配高打”、不接地氣。

我們的建議如下: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中國口罩日產能為2000萬隻左右,年產量佔全球50%,工信部宣佈挖掘潛力開足馬力後,離最高產能仍然有一定差距。當前,全球口罩緊缺,期待進口顯然已無可能。而因為疫情爆發初期,所有權威渠道發佈的防疫科普及指南,都強調只有“醫用外科口罩”及N95和KN95等口罩才具有有效的防護功能,所以造成整個社會都與專業醫護人員爭奪起了頂配口罩資源,紛紛拿頂配標準的口罩當做唯一有效的防護工具。致使很多醫院也出現醫用口罩緊缺,嚴重影響了基本醫療秩序和安全,很多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甚至用無紡布自制口罩使用。

事實上,哪怕普通的防花粉口罩,也對飛沫和部分病菌病毒有一定阻隔作用,為此,建議:

向民眾宣傳非頂配普通口罩的科學使用辦法,對口罩的使用場景和安全係數進行進一步細分,排除居民使用顧慮。

通過媒體平臺徵集自制(DIY)口罩的方法,用活潑輕鬆的網絡有獎比賽和展示的形式(視頻、照片、簡短的文字說明),向廣大居民傳達特殊時期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口罩文化。

聘請衛健專業人士對以上辦法和活動進行指導與評估,挖掘現有資源和潛力。如,在消毒劑和酒精資源也非常匱乏的前提下,鼓勵居民使用一段時間後立即用開水煮沸等方式進行消毒、多次或反覆使用自制口罩等。

農工靜安。姚耀

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社區區衛生中心主任 彭德榮

好了,看看日本,厚生省大臣表示4月前口罩庫存沒了,很多苦於花粉症的日本國民將沒有口罩可用。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原因都知道。

那麼,日本電視臺怎麼倡導大眾的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我們為什麼不學學日本DIY口罩呢?

接地氣,不丟人。

感謝《東京新青年》的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