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生:建議疫情期間取消“雙錄”加強線上業務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保險業影響幾何?

近日,國信證券發佈研報分析稱,疫情防控對保險行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新單銷售及賠付兩個方面,且對新單銷售的影響更大。

賠付方面,疫情主要會影響人身險的賠付,特別是健康險及保障型壽險等。但就目前而言,相關賠付的規模對於行業而言有限,一是疫情涉及到的個體數量有限,二是各當地政府前期已經承擔了部分的醫療費用,尤其是武漢市政府承諾兜底除醫保報銷之外的相關費用。

新單銷售方面,疫情會影響保險行業的新單銷售,尤其是對於壽險行業。財險企業的全年新單一般是平均分佈於全年的,但壽險企業不同,其全年新單銷售一般大部分來源於一季度的“開門紅”,以中小壽險企業尤甚。但壽險保單是特殊的商品,其一季度的需求會延續,不會消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院副主任朱儁生也表示,疫情對壽險業務、營銷員收入及其就業穩定性衝擊較大。

朱儁生分析說,個人代理是壽險業務的主渠道。2019年,個人代理渠道在壽險原保費收入中的佔比約為58%。而疫情發生在保險機構開門紅期間,壽險營銷員的增員與展業均受到很大限制,對壽險業務成長帶來較大的衝擊。

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監管部門目前對保險銷售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的“雙錄”要求,更加加大了疫情期間的保險業務獲取難度,直接造成新單保費收入下降,也將進一步減少營銷員的佣金和手續費收入,影響到1200萬各類保險中介從業人員的就業穩定性。

對此,朱儁生建議,疫情期間取消“雙錄”,加強線上業務,減輕疫情對壽險業與營銷員的不利影響。

具體來說,一是建議取消“雙錄”的監管要求。“雙錄”雖有助於規範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但也明顯增加了投保人和公司成本,在疫情特殊時期更對個險新單業務產生了不利影響。在取消“雙錄”的同時,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加強信息披露等方式保護消費者利益。

二是公司要靈活調整對營銷員的考核政策,避免特殊時期業績明顯下降造成營銷員流失,增加社會的就業壓力。

三是提升科技賦能的水平,更多運用保險科技幫助營銷員通過線上展業平臺獲取業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

不過,業內人士均一致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此次疫情將提高居民對保險,特別是健康險的投保意識,保障保險需求的提升促使保險從根源上回歸保障本源。

“值得觀察的是,企業應對類似疫情的新型保障性產品的開發,以及線上業務和創新型金融科技業務是否會在此次疫情的環境下脫穎而出。”首創證券表示。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