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这几天几乎被韩红,红十字会,小汤山刷屏了,大家都在“讨论”明星捐款的数额,邓超孙俪郭冬临黄晓明夫妇等等都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在想,是不是大家太闲了?因为被控制了行踪,所以力量没处发泄,所以才去关注这些?但也不尽然。

至少说明大家都在关注着疫情的第一手信息。当然,我们为韩红这样的领军人物而感叹而落泪,其实除去明星,其余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一线人员不更值得尊敬吗?

国难当头,捐款这件事被无限放大,失去了它本身应该有的价值。

如果大家如此去评判公众人物,那我想大家看到这组数据会更气愤——中华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国内富豪的捐赠15%还不到。 2009年被选入各种“慈善家排行榜”的135个名人,共捐款9.85亿元人民币,约合1亿多美元,资产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中国企业有过捐赠行为的比例却不到1% 。

别忘了,捐款这件事,最大的原则是自愿。

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不评判不议论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

刨除对国家的热爱,灾难年前的责任感,明星也好,大佬也罢,他们都是人,本质上与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在这个层面上讲,他们捐不捐款,捐多少,我们都没资格去评判,因为这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

换言之,假如我们领导捐款了,不管捐了多少,我们也不会去说什么,即使说,也会悄悄地说。为什么?

因为我们知道被领导知道了会影响不好,一些胸怀不宽广的人甚至会给你穿小鞋,一言以蔽之,因为我们的言论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不敢乱说话。

而相对于公众人物,我们则可以品头论足,完全发挥“言论自由”,这是真正的言论自由吗?如果我们的国家都以这样的“言论自由”而著称,那社会恐怕会不进则退。

至少我们内心应该对这些捐款的人心存感激。因为有他们,社会可能多一份对抗疫情的能力,多一份成功的力量,我们能早一天摆脱病魔的控制!

国难当前,这难道不该是最紧要的吗?

有句话说得俗——你行你上,不行就别瞎逼逼。说起来,这话还真是合适呢。

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捐“款”捐的是责任,是爱,更是生命

捐款最直接表现的是捐款人对社会的责任,也正因如此,很多朋友抓住这个点,说有的人挣得多就应该捐的多。

可是这世上没有一份职业是简单的。

谢娜曾说:工作不快乐吗?那就对了。没有一份工作是供你享乐的,每一份工作都饱含辛苦。

我个人是教师,都说教师好,可教师的累只有教师知道,教师的苦一点也不比工人少。

同样的,富豪,演员,歌手,他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钱都是工作换来的。可能人家赚的快,可他们的责任也大,花销也多。

我们无法用道德绑架他们,就好像我去乘公交车不愿让别人绑架我必须让座一样。谁知道我那会儿身体有多么不舒服?

而相对于实实在在的捐款,还有一批人是在捐献爱心,捐献生命。

我做护士的表姐和同学,他们每个春节都是正常轮班的,国难当头,他们比我们被困在家里的人要累得多。

图中所示是一个感染病毒的医护人员,他在被人探视的过程中还一直安慰全国观众——我没事,我现在都好,我的家里人也知道,病毒没那么可怕,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大家不知道,当时他病房里还有一个同事,他的家人不知情,所以他不愿接受采访……

他们难道不是普通人家的儿女和亲人吗?

他们付出的是钱能够买的回的吗?

那如果按照金额多少去衡量,那我们难道要去苛责那些没有上前线的医护人员吗?

我们当然不应该。

那为何我们要去苛责那些捐款少的人呢?

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每一种捐赠都值得尊重和敬畏

我曾听到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夫妇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能用的全部捐出去,包括自己的遗体,可以用来给医学院的学生做解剖……

我记得当时我特别震惊,老大爷被采访时神情淡定,像在说别人家的事儿。而且他们的女儿也已经签署了合同,都是无偿捐赠。

摸着良心讲,我是没有那个格局的。我想我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人与人之间,真得有差距的。

我们不能只在粮食减产的时候想到袁隆平,也不能只在科学停滞的时候想到科学家,更不能只在战争面前想到军队……

这些人对社会的贡献绝不可以用金钱去衡量,他们,包括那些为国家做着点滴贡献的人,都应该被致以最深沉的敬畏。

就像上图中,这是个简单的制作临时口罩的视频。

视频中教我们如何选材,如何缝制,如何佩戴。他们全程的录制虽然花不了多久,但却是无偿的,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观看到。这就能帮助到需要口罩的那些人,所谓雪中送炭,不正如此吗?

甚至包括我有同事每次都把玩具书籍寄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也没有留名字,也没有去宣扬,但在我看来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我们在获取帮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知识和正能量,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国难当头,我们该如何看待名人捐款问题?

结语

武汉在呐喊,全中国在呼救,我们待在家里就趁此机会好好读书学习,不给国家添负担,不给社会拖后腿,就是最大的贡献。

在我看来,这点事的地位一点也不比捐款低。


我是红豆,来了就别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