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淨水和自來水是不是也影響手衝咖啡的口感呢?為什麼?

唐鈺小寶啊


“水質是影響一杯咖啡風味的重要因素”。手衝咖啡對於水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樣才能突顯出手衝咖啡的特點:層次感與風味。

純淨水和自來水對於手衝咖啡的口感影響是非常大的,主要區別在於兩者的pH值、可溶解物質(TDS)以及水的硬度。


水的pH值

酸鹼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鹼性強弱程度,用pH來表示。

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顯酸性,pH>7者顯鹼性。

  • 鹼性太高:會降低咖啡的酸度,增加咖啡的苦澀味,過高會產生鹹味。
  • 酸性太高:會加強咖啡的酸度,降低咖啡的苦澀味,過低會產生刺激的酸感。

適合製作咖啡的水質pH值:6-8之間。


可溶解物質(TDS)

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1mg/l=1PPM。

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 PPM值越低:水中的礦物質太少,表示有過多的水接觸咖啡,容易過度萃取咖啡;

  • PPM值越高:水中的礦物質太多,表示有過少的水接觸咖啡,容易造成萃取不足;

適合製作咖啡的PPM值:125ppm-175ppm。


水的硬度

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

1.水質軟硬的標準:

  • 軟水:60mg/L以下

  • 中軟水:6mg/L-120mg/L

  • 中硬水:120mg/L-180mg/L

  • 硬水:180mg/L以上

2.水質對咖啡口感的影響

  • 軟水:增加口感的柔順度,但風味較弱。

  • 硬水:降低口感的柔順度,但風味較強。

適合製作咖啡的水質硬度值:60 mg/L左右。


純淨水與自來水的區別

  • 純淨水的特點:酸性強,PPM值0-9之間,水質軟;

  • 自來水的特點:中性水,PPM值100-300之間,水質較硬;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PPM值。(水質之間差異相比會更小)

PPM值越低,咖啡越容易過度萃取。 PPM值越高,咖啡就越容易萃取不足。

所以,純淨水製作的手衝咖啡風味上更加濃郁,但也容易過度萃取造成咖啡的苦澀味。自來水製作的手衝咖啡風味上更加清爽,但也容易萃取不足導致咖啡風味非常清淡。


適合製作咖啡的水質

  • 溫度:90℃-96℃

  • 水的pH值:6-8之間。

  • 水的PPM值:125ppm-175ppm。

  • 水的軟硬度:60 mg/L左右。

切記:一定避免使用經過化學處理的水或者問起來有強烈氣味的水。


家用水可以購買專業的測量器具檢測,比如水的pH值以及水中的可溶解物質(PPM值)這兩項是比較容易測量的,檢測的器具也非常便宜。

使用純淨水衝煮咖啡時,我們可以降低水溫,這樣最大程度來避免過度萃取咖啡;使用自來水衝煮咖啡時,我們可以提高水溫,這樣最大程度來避免咖啡的萃取不足。不管面對哪種水,都要學會根據水質調節衝煮咖啡的參數,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咖啡小課堂


愛喝咖啡的小夥伴味蕾都比較挑剔,水質不同,煮出來的味道大有差別,自來水消毒劑除氯氣外,還有二氧化氯,臭氧,會留一些金屬礦物質等,有些自來水可能會受到管道質量,管道破裂而產生汙染,這些都會影響手衝咖啡的口感,純淨水是不含雜質的H2O,簡稱淨水或純水,是純潔、乾淨,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更能還原咖啡的原始味道。





曉夢初醒


製作咖啡的水質及溫度

  國內各地的水質參差不齊,普遍認為北方的水質沒有南方的好。這樣,我們做咖啡的水還有兩種選擇,自來水處理水和外購瓶裝水。所謂的自來水處理水,就是經過軟水器、淨水器或者純水機處理過的自來水,這種水可以用於製作咖啡,味道要遠遠好於直接用自來水。另外一類就是使用外購的礦物質水、礦泉水來製作咖啡。成本不是我們今天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基本可以默認更貴的處理方式,可能,我們說的是可能味道會更好。

  水質的軟硬度

  軟水(soft water)指的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而硬水相反。經軟化處理的硬水指鈣鹽和鎂鹽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後得到的軟化水。雖然通過煮沸就可以暫時將硬水相對變軟,但在咖啡出品中,基本上不會用到煮沸的水來萃取咖啡。

  軟水是表示水質“硬度”的一個標準,具體是指一公升水所含有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貓爺所在的廈門水質相對較軟,因此水壺或咖啡機不容易出現水垢,但據北方的朋友敘述,哪怕是新的水壺接自來水燒幾次,就有可能在水壺壁產生水垢。這應該就是很典型的南北水質差異。

  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屬於硬水。

  當然,也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由此可知,水壺內壁上沒有水垢並不能說明水中不含有鈣、鎂化合物,也不代表其水質屬於軟水。

  而軟水硬水對咖啡的影響不言而喻,單單飲用軟水和硬水,味道的差別就已經非常大,更何況在咖啡中水質對風味的影響。軟水飲用起來口感較為柔和,因此衝煮出來的咖啡也較為圓潤柔軟,但甜度卻往往沒有硬水衝煮出來的高,當水中擁有適量的鈣離子時,會提升一定的咖啡甜感,但鈣離子含量如果過高,則口感會不夠柔和,觸感相對來講不佳。不僅僅在觸感與甜度上的差異性,軟水相對於硬水來講會使咖啡的風味不夠清晰,因為在萃取咖啡時,如果有一定量的鈣離子和碳化物時,風味可以在這些礦物質巧妙的平衡下,在適當的咖啡粉量、刻度和溫度下產生。

  因此,也不僅僅是軟水能夠產生更好的口感,相對應的軟硬適中的水質或許是萃取咖啡更理想的水。

  但是,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純”水不適宜製作咖啡,即純水器處理的水或者是外購的純淨水。這種水確實不會有水鹼,但是由於水中缺少礦物質,所以水本身的味道就低了一等,而且用純水製作出的咖啡往往口味會比較呆板,缺少層次感,到底是為什麼,我不是什麼化學家,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

  另一方面,水溫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個人製作手衝咖啡時,習慣使用88度~92度上下的水溫,當然這是配合我的研磨粗細度下的。您也不用如此精確,其實固定一個個人習慣就可以,比如水完全開後靜置1分鐘或1.5分鐘,當然這個時間您也要根據房間中的溫度進行調整,冬天和夏天估計就會有溫差。

  還有,你需要一隻適合你的手衝壺,說到底有一個大原則:必須保證水流細而穩定,並且壺身保溫性能要好。

  手衝咖啡萃取原理只有兩個字:活水

  所謂的活水萃取就是調整水流勻速透過咖啡粉,讓流動水萃取咖啡成分的過程。舉一個例子:如果兩個濾杯,其中一個裝滿了沙子,另一個裝滿了石頭,同樣的質量,我們往兩個濾杯中同時注水,問:哪一個下滲的會更快?答案顯而易見是石頭,沒錯,石頭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大,顆粒之間空隙比較多,也比較大,水會更好的滲透過去,咖啡粉沖泡之前的狀態就是沙子,如果不新鮮或沖泡手法不適應咖啡的起伏狀態,那它永遠都是沙子,水滲透的速度很慢,造成死水,浸泡的時間過久,味道又雜又澀。所以新鮮的豆子在正確的手法之下,顆粒之間在悶蒸時形成的良好的空隙,讓這沙子狀態的咖啡粉變成石頭,是水從咖啡均勻的透過萃取好味道的前提之一。




天晉泰


會有影響的,純淨水是過濾過的沒有礦物質,自來水沒有過濾,還有很多礦物質。昨天我家桶裝水喝完了,就燒的自來水泡茶,味道都不對。再煮了杯咖啡,味道也差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