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為什麼那麼恨岳飛?連他的兒子也要殺?

土律師


眾所周知岳飛是軍事奇才,他的部隊號稱“岳家軍”,在對金作戰中所向披靡,屢戰屢勝。最厲害的一次,岳飛重創金軍主力,一路回了開封。當時金國疲憊,而南宋的經濟、軍事恢復情況都很不錯,再加上北方地區有大量的百姓願意支持抗金事業,金國又出現內鬥。以當時的形勢看,岳飛恢復北宋領土,甚至一鼓作氣恢復燕雲十六州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岳飛的獲勝和趙構的利益產生了根本的衝突。\r

一方面,趙構是個膽小鬼。在對金的戰爭中,他是萬事以逃跑為上,為了保全性命甘願付出一切代價。舉個例子,中國曆代的南方政權都首選南京為國都,趙構也是在南京登基的。可是趙構不顧百官的苦勸,非要選擇杭州市作為首都(當時稱為“臨安”)。因為杭州更遠離前線,也更容易出海。這麼一個無能膽小的人,對形勢的判斷自然過於悲觀。所以他害怕岳飛主動出擊,在給岳飛的指令中多次囑咐他不要和金軍的主力決戰。他生怕一次慘敗輸光了家底,又會引來金兵席捲。\r

另一方面,如果岳飛真的獲得全勝,打敗了金軍甚至恢復了北宋故土,那岳飛等於立下了不世之功。這功勞太大了,如果都讓一個人得了去,那時的岳飛會不會擁兵自重,反而威脅到皇權?雖然岳飛本人在趙構面前極其恭順,後世的史學家們也都認為岳飛沒有野心,但趙構多疑的性格讓他總不能放心。也就是說在趙構看來,無論岳飛是打勝仗還是打敗仗,都會威脅到自己的身家安全。所以他最反對的就是岳飛主動出擊。可岳飛總把“靖康恥”掛在嘴邊,總在策劃“直搗黃龍府”,偏偏這說法又符合朝野上下的呼聲,趙構根本沒法反駁——你爸爸、你哥哥被金人當奴隸一般使喚,你的原配夫人、你的姐妹被金人凌辱,這種情況下你公開說咱不進攻了,咱不復仇了,不救這些人了?那你還是不是人啊!所以,本以為自己是精忠報國的岳飛,實際上是把皇帝放到了火堆上去烤。這個時候,拯救趙構的天使來了,這個人叫秦檜。\r

秦檜是個堅定的投降派,甚至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他其實是金人派來的奸細。金人在和岳飛的戰爭中連吃敗仗,授意秦檜促成兩國的和談。趙構和秦檜倆人一拍即合,開始了一唱一和的和談之路。在這條求和之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以岳飛為首的主戰派。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在戰場形勢全面佔優的情況下,岳飛被趙構強行從前線拉了回來,剝奪了軍權。不久之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趙構和秦檜處死。光處死岳飛還不夠,趙構和秦檜又對和岳飛有關的人進行大清洗。株連之廣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因為厭惡“嶽”字,下令把“嶽州”改成了“純洲”。\r

岳飛之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冤案。在迫害岳飛和其他主戰派的同時,趙構和秦檜同金人簽訂了和約。宋朝在原本軍事佔優勢的情況下向金國稱臣,每年進貢大筆金錢,甚至還把岳飛攻下的土地又割讓給了金國。\r

趙構之後,繼任的宋朝皇帝開始給岳飛平反,但是上一代的名將已經被屠戮乾淨,金人逐漸學會了如何統治農耕文明,如何把農田變為自己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南宋和北宋相比失去了半壁江山,也就失去了大筆的收入。可每年給西夏、金國的進貢、以及龐大的軍費並沒有減少。因此時間拖得越久,南宋的國力就越弱。再想恢復岳飛時的軍事優勢已經不可能了。





天香引


作為南宋時期著名的將領岳飛,他善於謀略,在他的一生中親自參與指揮了126次戰役,沒有一次失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他文武雙全,精忠報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的最後的下場卻是那麼得慘。

長期以來,岳飛之所以受到國人的敬仰,是因為他一方面壯懷激烈,精忠報國,另一方面壯志未酬,卻屈死在風波亭上。

細加剖析,事件的主因固然是宋高宗昏庸無道,岳飛自身行為也不無失當之處南宋初年的武將集群中,有4人最有名,史稱“中興四將”,分別是岳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前三位都是公認的功勳卓著的抗金名將,劉光世卻是個爭議人物。他雖然是手握重兵的方面大員,卻是著名的逃跑將軍,面對金兵經常望風而逃,一潰千里。多次在朝廷布置的大規模會戰中,畏敵怯戰,臨陣退縮,給宋朝招致重大損失。

後來劉光世在朝野彈劾壓力下,申請辭職。他手下的5萬多淮西軍,一時無人統領。岳飛正在積極擴軍備戰,準備北伐中原,很想把淮西軍收入麾下。宋高宗也曾對此表示讚許。誰知時隔不久,皇帝又變了卦,他考慮岳家軍集團本已兵強馬壯,再兼併這5萬淮西軍,恐怕將形成尾大不掉、擁兵自重的形勢,對朝廷形成威脅,因此出爾反爾,收回成命,把淮西軍交給別的將帥掌管。

岳飛見自己一腔忠心反遭誤解,心中很不高興。一氣之下辭職不幹,隻身離開軍隊上廬山隱居了。當時抗金戰爭正在緊張進行,岳飛作為一方大帥突然撂挑子不幹,宋高宗慌了手腳。他親自給岳飛寫信,勸慰他下山繼續統軍。岳飛不置可否,就是不下山。高宗派岳飛的心腹大將王貴和李若虛上山相請,並威脅請不動岳飛就要殺2人的頭。岳飛這才怏怏不樂下了山。

此次事件雖然最終解決,但岳飛桀驁不馴的態度,深深刺激了宋高宗。聯想到另一件事,更令高宗對他的印象壞到極點。宋高宗長期不育,膝下無子。岳飛收到諜報,金國準備立宋欽宗之子為皇太子,以動搖南宋軍民抗金信心。岳飛上書皇帝,請求儘快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高宗非但不理解,反而斥責岳飛“卿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紹興十一年,金兵大舉南下。宋高宗積極調兵遣將,計劃組織張俊、韓世忠、岳飛、楊沂中等將領,進行一次大規模圍殲戰。一向抗金積極的岳飛,在此次戰役中,不知何故,在皇帝一再催促下,行動遲緩,甚至在戰役結束時都沒能趕到戰場。宋軍在此次會戰中先大勝後大敗,氣急敗壞的宋高宗把這筆賬也記在了岳飛頭上。

岳飛忠心報國之志向,天日可鑑,必將千古流芳。縱使有若干過錯,也罪不至死。他被冤殺的根本原因,在於他一心主戰,與宋高宗偏安求和的心態發生衝突,從而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梅姑姑318


回答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看完有些人的言論後,說老實話有些搓火。

承認一下完顏構是個慫包加笨蛋有那麼難麼?

哪怕以最保守的評價,岳飛也是兩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統帥,是天才級別的人物。這樣的人無法培養,無法複製,可遇不可求,你丫的居然給弄死了,不是腦子進水我無法找到別的解釋。

有些人站在趙構的角度,強行解讀岳飛的種種行為對趙構產生了“威脅”。

省省吧,大清都滅亡了一百多年了,為尊者諱的想法還要捧多久?趙構貴為皇帝,難道就意味著他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我只想說,作為一個皇帝,趙構真的不及格。

當初徽欽父子倆把北宋玩脫了,第二次被金兵圍城開封,包圍圈之外的趙構頓時成了北宋希望之光。於是他被封了個兵馬大元帥,希望能帶領大軍回援開封。

但是他跑了,頂著兵馬大元帥的頭銜跑了……

接著,北宋玩完了,包圍圈之外的趙構憑藉中五百萬大獎的運氣登上大位。從此他將豎起大宋的旗幟,昭告天下,大宋抗爭到底?

然而事實是他卻被金國人追趕得狼狽不堪,一路攆到海上去了。據說他暈船,還暈出了毛病,從此聽到金國或者金軍的消息就腳軟。

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看起來比南京安全那麼一點點兒,而且方便跑路。

所以,你指望這位爺帶領大家收復中原?省省吧,去西湖看看美女還實際點。

岳飛和韓世忠等人浴血奮戰,打退了金國人的進攻,還收復了很多失地。但這些在趙構看來,只能算是和金國人談判的籌碼。

你見過誰家談判的時候把底牌全部抖出去了?沒見過是吧,那你去看趙構就可以了。

我們都知道,金國人十分忌憚岳飛,因為在戰場上金軍拿岳飛毫無辦法。於是,他們跟秦檜提了個要求。

必殺飛,始可和。

你見過誰家談判的時候,會要求對方把底牌毀了?沒見過是吧,那你看看金國人的要求就可以了!

一個看似極其愚蠢的談判要求,遇上了一個極其愚蠢的談判對手……沒準就答應了呢。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做白日夢是可以的,萬一實現了呢。

客觀地說,南宋為了應付抗金戰爭,國力已經捉襟見肘。我們也要承認,岳飛所談的直搗黃龍,與現實相去甚遠。

總而言之,打仗已經讓趙構筋疲力盡,他想歇歇。

議和從來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情,問題在於趙構這貨連議和的底線都木有了。

不想打仗了可以啊,你讓岳家軍停止進攻就罷了。作為皇帝,並且控制著岳家軍的後勤,你有太多辦法可以讓岳飛乖乖聽話。一個令敵軍膽寒的軍事統帥,不一定要放到前線去,他活著就是一種威懾!

因此,趙構甚至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連利害關係都無法正確衡量。他只是一個可以在談判中把底牌給撂了的慫包,這樣的人做皇帝真的是災難。

屋漏偏逢連夜雨,趙構又迎來了可能是史上最佳手套的秦檜,於是這哥倆聯手把岳飛害死了。

莫須有……

這等於向全天下宣佈,岳飛無罪,殺他是為了議和。要不要那麼直接?

臣構……

這兩個字足以說明一切!





Hai子君


宋高宗對岳飛產生不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岳飛不同意與金國議和,執意要“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岳飛受命兼併劉光世淮西大軍後,麾下兵力達到南宋總兵力的五分之二,引起宋高宗的猜忌;岳飛幾次以回鄉守墓要挾朝廷,讓宋高宗很傷面子。但是,最讓宋高宗痛恨岳飛的是,岳飛奏請早立太子一事。這件事不但犯了武將干預朝廷內政的大忌,還十分嚴重地侵犯了宋高宗不可啟齒的隱私,以至於宋高宗必欲殺岳飛而後快。

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在河南商丘稱帝。在金軍的追擊下,於1129年退駐揚州。揚州市井繁華、人物輻輳,美女如雲。向來好色的趙構如魚得水,整日在行宮中花天酒地、肆意淫樂。這年二月,完顏兀朮率金兵突襲揚州,正在行宮中御女的宋高宗聞此消息,心膽俱裂,在突然驚嚇之下,竟然喪失了性功能,從此不能生育。趙構在稱帝以前,曾育有一子,但是在“苗傅兵變”中被驚嚇致死。於是,宋高宗這一脈就絕後了。這對於不滿30歲的趙構來說,是內心最為傷痛的隱私。

雖然沒有了嫡生子,但皇位還要傳承下去。宋高宗隱瞞了自己不能生育的隱疾 ,暗中派人在趙宋宗室子弟中挑選了一個名叫趙伯琮的七歲小孩,養在宮中,作為以後繼承皇位的人選。這個趙伯琮,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

這本來是一件宋高宗不忍提起的宮廷秘事,但是還是被傳到了岳飛的耳朵裡。公元1137年九月,岳飛被宋高宗召到建康去彙報軍情。在奏對完前線戰事情況以後,生性耿直坦率的岳飛突然向宋高宗提出:“陛下不能生育龍子,應當早立建國公趙伯琮為皇儲。” 宋高宗一聽此言,立刻驚呆了。隨後強忍怒火,淡淡地對岳飛說:“卿身為大將,似不應干預此事!”就馬上結束了會見。岳飛受此責難,愧悔莫及,下殿時面如死灰,匆忙返回防地。

岳飛在宋高宗面前莽撞進言立儲一事,確實是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首先,宋朝一貫“重文抑武”,皇帝本來就對手握重兵的武將十分忌憚,現在岳飛竟然干涉皇傢俬事,大談立儲之議,很有“僭越”之嫌;其次,岳飛直言宋高宗的生理隱私,這讓宋高宗無地自容。於是,公元1141年,宋高宗不但將岳飛斬首,並且還處死了岳飛的養子岳雲,可見宋高宗對岳飛的“僭越犯上”是多麼的痛恨啊!


棒槌襖襖


關於岳飛之死,有人說是宋高宗聽信了秦檜的讒言,最終導致岳飛被殺。也有人說是因為岳飛功高震主,威脅到了皇帝,皇帝才下令處死他的。還有一種說法就顯得十分牽強了,有些人說岳飛是因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種原因才被殺的。

其實以上三種說法都不全面,岳飛一定得死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的一個決定讓皇帝的皇位不穩,這才招致殺身之禍。

岳飛死後,宋高宗去祭拜時曾經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其實就已經把原因說的很清楚了。就是宋高宗其實在心裡知道岳飛是被冤枉的,而且莫須有的罪名也確實是很牽強的。但是他“非朕不明”這一句則是在為自己開脫,因為他自己也有說不得的苦衷。

岳飛一心為大宋盡忠,並且在前線屢次大敗金兵,有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他要迎回宋徽宗和宋欽宗,來洗雪大宋的前恥,可是他沒考慮過的是,如果宋徽宗和宋欽宗回來了,那麼現在的皇帝宋高宗該怎麼辦?是繼續當自己的皇帝,讓宋欽宗和宋徽宗當太上皇充當花瓶?還是交出自己的皇位,讓他們兩人復位?

不管怎麼樣,對宋高宗來說,這都是個難題。所以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岳飛打敗金兵,迎回宋欽宗和宋徽宗。他只希望岳飛能夠抵擋住金兵,保家衛國就好了。岳飛沒能想明白這一點,已經註定了他的結局。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也十分重要。宋高宗的皇位來的不正,他本來是宮女的孩子,做皇帝是沒他的份的,而且在繼位之前,他還被軍官們軟禁,受過手下大將的背叛,所以對軍人本身的印象就不好。

而岳飛的岳家軍戰鬥力極強,並且只聽岳飛的號令,這就犯了皇帝的大忌了。相當於這支軍隊是岳飛的專屬軍隊,皇帝是無權調動的。

而且岳飛自己也放棄了最後一線生機,如果他接到撤軍的命令就立即班師的話,還有可能不被殺,而當皇帝用了12道金牌才召回他時,等待他的結局就非常確定了。


多爾袞愛新覺羅


宋高宗對岳飛的恨那是長期積累造成的,大體分為,第一岳飛低估了宋欽宋對趙構的迫害,第二力挺王安石變法推行理學,第三擁兵自重兵力數量超出了趙構心理承受力。

趙構對宋欽宗是有恨的,金軍在第一次圍攻開封過程中欽宗力主合談,金軍的要求是先送一個親王和丞相到金軍軍營當人質才合談。欽宗只有一個嫡親兄弟,一個四歲兒子。剩餘的庶出兄弟母親都有貴妃頭銜,唯獨趙構母親只是個妃子,地位是最低的。做人質最好的人選是欽宗的兒子,歲數小去做人質肯定不會起到人質的功能。人選就鎖定在這些兄弟裡,趙構的身份最低逼迫他去是最理想的,於是他和丞相張邦昌、樞密御史秦檜、一起打包送到金營做人質。每個人這時候對趙構的形象肯定是懦弱沒什麼個人思維主建的人。正相反他是個思維慎密身體強壯言談十分浮誇的人。因為是人質他們可以在金營走動,當趙構在金兀朮面前表現出能拉百斤強弓,騎馬和越野奔跑過強說話又有一種市井小混的浮誇時,讓金兀朮一度懷疑宋朝送來的是一個假親王。剛好這時候宋軍完成了馳援,欽宗的授意毫無顧慮的反攻更加了金兀朮的疑心,一度要殺了趙構,這時的秦檜才遊說金兀朮迫宋朝用欽宗唯一嫡親弟弟交換趙構才救了趙構的命(秦檜也就從這時成了趙構最信任的心腹)。從金營出來趙構也不敢回開封逃到了河北的磁州避難,這才有了南宋的開國。說趙構怕迎回徽欽二帝對他的帝位不保?第一徽宗以成太上皇對他沒有威脅,第二欽宗以成北狩帝迎他回來無非是一個抬升為無上皇一個抬升為太上皇。只是出於對欽宗的恨,恨不得他死在外地才省心,對岳飛的主張他可以不聽但提得多了心也就煩了。

南宋建國之初就已經定性王安石的變法是北宋亡國的根源,他的一切法度在南宋初期是禁止的,也就是岳飛的力挺才在高宋的後期恢復。岳飛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對高宗的臉上打耳光。得罪高宗和當初制定法規的文臣是肯定的。

擁兵自重這要從宋朝重文抑武說起,宋朝軍隊和將領不是不能打而是軍隊沒有形成精銳部隊。所謂精銳那是一支軍隊長期在一個將領的訓練和指揮下形成一套固定的戰術打法。北宋的將領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將領變打工的軍隊的管理和訓練自然也提升不了。南宋變了府兵制將領有了自主權但兵力也都控制在三萬人左右,這是上限(最主要的是兵是朝廷養,但軍人的孝忠對象卻是初建者)。這也就有了岳家軍在襄陽大捷時岳飛的官位以到了頂點宋高宗只能賜岳家軍"精忠報國"金節。金節的特權是大軍行進遇到城門矮的金節不能豎直進入可拆城門,入城直道上有民房擋住拆民房。特權專屬岳家軍"精忠報國"四個字也不可被岳家軍挪作它用。岳家軍在這一時期兵力也保持在三萬不到的人數。直到平叛太湖楊么起義,岳飛合同武將張俊的"八字軍"收編了楊么的降兵,(張俊沒有收編),這使得岳家軍人數一下子擴建到十一萬人。這可觸痛到了宋高宗的底限。岳飛的死就成了自然的事。趙構的一步步忍讓,體現了岳飛在官場情商的低下。年齡太輕也是一個因素。


古城小川


岳飛不懂官場政治學問,一而再再而三提北伐 要迎回二聖,一旦宋徽宗父子真的回來了,高宗皇位不保。 其次 岳飛不停讓高宗立太子 而高宗親兒子已經死了,這是戳到皇帝內心痛處了。。再來個假設,假設岳飛真北伐成功 弄不好也會成為劉裕那樣的軍閥 最後架空皇帝 篡位


晉王sjh


在我們聽的評書裡面,奸相秦檜嫉妒岳飛軍功,於是他就誣陷岳飛謀反,慫恿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調回岳飛,將岳飛及其岳雲冤殺於風波亭。那宋高宗為什麼要殺岳飛呢?

一,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宋高宗被金軍嚇破了膽,一心想要求和,想要在江南過安定的生活。由於岳飛消滅了金兀朮的鐵浮屠,金國的重甲騎兵,屬於特種部隊,不光戰鬥力強,組建這樣一支重甲騎兵隊伍是要花大量的真金白銀的。再者,岳家軍戰鬥力強悍,是金國最大威脅,當然要除去。岳飛不死,和談無望,以一個岳飛換取宋金和平,值了。

二,岳飛善戰,但沒有政治頭腦:岳飛手握兵權,功高蓋主,自古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武將專權,釀成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的危險局面。然而在外患重重下,宋高宗不得已將大部分兵權交給岳飛,並且耗費大量的糧食,物資,金錢來供養這支軍隊,任何一個皇帝都會猜忌,手下會不會謀反。然而,岳飛不知道收斂,任憑手下打著岳家軍的旗號,使老百姓只知道岳家軍百戰百勝而不知道大宋軍隊驍勇善戰,只知道嶽元帥善於謀斷而不知道朝廷運籌帷幄,這種把朝廷軍隊變成私人武裝的行為讓宋高宗細思極恐。

三,干預皇家事務:當年,宋高宗正在寵幸妃子,太監忽然來報,金兵打過來了,宋高宗驚嚇過度,從此沒有了生育能力。1137年,岳飛奏請宋高宗立儲,你想,一個武將急於立儲,意味著啥?是不是要再來一次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干預立儲之事確實超出了一個武將的職責範圍。因為岳飛一而再,再而三 的觸犯了趙構的忌諱,終於讓趙構痛下殺手。

最後至於殺他兒子,也是為了把岳家軍重新收回到國家軍隊的意識形態裡面來。


開心一刻影音娛樂


首先,宋高宗不是恨岳飛,而是因為岳飛礙了他的事!

兩點說明吧:

一,岳飛死後,高宗有言:“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可見一斑。

二,殺了岳飛及長子岳雲,並未對其他家人下殺手,也可見不是私人仇恨。

其次,為什麼殺岳雲。

一,岳飛在高宗眼裡雖然礙事,在軍中、百姓心中卻威望極高,岳飛之死必然會引起風波。

二,岳雲,勇冠三軍,年輕氣盛,情急之下難免會走極端,也就是造反!

三,以岳飛之威名,枉死之冤屈,一旦岳雲起兵,恐將從者雲集,戰亂立起!為絕後患,只能一併除之!

四,高宗知道岳飛沒錯。但是如果岳雲真反了,岳飛的一世英名,所有功勳,以及家族老小就全完了!除掉岳雲,既解除了造反的風險,又能維護岳飛的“忠名”。從這點看,就算是高宗還有點惻隱之心吧!





天地過客1971


岳飛是南宋抗金派的旗幟,是南宋苦苦支撐、對抗金軍的全部希望。但就是這樣一個肱骨之臣,這樣一個在戰場上殺得金軍魂飛魄散的英雄,最後竟落得個風波亭遇害,死在自己人手裡!

那麼,宋高宗為什麼要處死岳飛呢?

首先,岳飛愛國勝於忠君。岳飛心中常懷著“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愛國信念。他之所以堅決抗金“直搗黃龍”,就是要“迎二聖,復失地”。這目標雖然宏大高遠,愛國之心雖然日月可鑑,卻一點也不現實。連金國皇帝都說:“徽、欽返國,何以處之?”這兩個前任皇帝,是現任皇帝的父、兄,他們要是回來了,怎麼安置好呢?在標榜孝道的宋朝,這就是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高宗嘴上也說要“迎二聖”,但那真的只是喊一喊口號,做一做樣子的。你岳飛倒好,不僅真喊,還真幹!你讓高宗情何以堪?你考慮過高宗內心的真實感受了嗎?

岳飛犯高宗忌諱的事還不止這一件。他還高度關心高宗立嗣的大事。高宗一直沒有子嗣,岳飛三番五次上書勸高宗為社稷長遠計,當早立儲君,以安眾心。秦檜趁機構陷岳飛,跟皇帝說:“岳飛這是斷定皇帝今後不會生兒子了,太可惡。況且,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干預皇子人選,這絕不是社稷之福啊!”

封建帝王選任臣子,第一條就是絕對忠誠,而岳飛卻把“愛國”放在“忠君”前面,高宗皇帝從此對岳飛“深忌之”。這就是岳飛被害的內在原因。

其次,南宋官僚內部勾心鬥角、嫉賢妒能、各逞其私,終至自毀長城,敗壞國家。

岳家軍威震江湖,不僅令敵人聞風喪膽,也使同僚如張俊、韓世忠等名將,羨慕嫉妒恨,嫉妒岳飛風頭太勁、升官太快。岳家軍日漸壯大,最後連朝廷都深深忌憚。高宗即位之初就遭苗、劉之變,一度下臺,險些被殺。如今岳飛功高震主,高宗不能不對岳家軍有所戒惕!所以,秦檜執行皇帝意旨,構陷岳飛。關鍵時刻,所有前線將領都默不作聲,不置一詞。連屢次受岳飛大恩的韓世忠,也僅僅只是向秦檜問了一聲:“莫須有何以服天下?”沒有人仗義執言,更沒有人敢於直言犯諫!岳飛失去了免死的最後機會。

南宋“舉朝之士皆婦人”。金兀朮在郾城、汴京附近被岳飛打得魂飛魄散,趕緊跟秦檜密信,明令殺岳飛是和議的先決條件。

這時的高宗皇帝只顧自身安危,只想議和守殘,只求偏安江南。無論忍受多少屈辱,也不管付出多大代價。因此他連父兄都可以不顧,連祖宗陵寢都可不管,連北方大片國土都可以拱手相送;區區一個岳飛,何足掛齒?高宗絕不能讓一個岳飛壞了議和大事!

高宗的臉變得比翻書還快。需要岳飛浴血奮戰抵抗南下金兵之時,岳飛就是國之棟樑,“一切事宜均可自專”;需要與金議和息兵之時,岳飛就是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可悲的是,岳飛至死仍不醒悟——他還向人展示背上的“精忠報國”刺字, 那四字分明深入膚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