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劉邦滅三秦的速度比項羽滅三齊的速度還快?

京東李達康


為什麼劉邦滅三秦的速度比項羽滅三齊的速度要快?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三方面去解釋。



第一,軍隊統帥能力

漢軍這邊是由韓信統率的,楚軍是由項羽統率,就這二人而言,一位是兵仙,一位是西楚霸王。在相似環境、同等兵力下的對戰,二人從未交手,軍事能力只能說是不分伯仲。而韓信用兵貴在“巧”,項羽用兵貴在“猛”。

第二,戰術方面

之前說了韓信用兵思路巧妙,靈活多變,在他滅三秦之戰中套路也是一樣的。韓信運用了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的方法,巧妙地躲開了三秦主力軍,所以他打這仗事半功倍。


項羽面對的是準備已久,以逸待勞的齊軍。項羽沒有避開任何的力量,他直接挑戰齊國的主力軍,所以他勢必會經歷更多頑強的反抗,勝利肯定會來得慢一些。

第三,敵軍方面

關中的三個王之前都是秦朝的舊將,因為不敵項羽而投靠楚軍。他們被項羽封王之後,整天借酒消愁,不思進取,個人的軍人素質大大降低,根本沒太多心思去迎接韓信的挑戰,所以他們敗得很快。


三齊之地被田榮重新統一之後,齊國的民心一下子就聚集了起來。齊國之前一直是田氏統領的,再加上田榮強大的軍事手腕,齊國的軍心就愈發地蓬勃向上。當有敵人攻來,齊國馬上軍民一心,一往無前地抵抗強敵。所以項羽打下齊國會很難,也會很累。


如史如畫


三秦不算強,但三齊真得強。所以,齊地要比關中難打得多。

但是,楚霸王叱吒喑嗚、千人皆廢,戰場武功所向披靡。所以,項羽打三齊,要遠比劉邦打三秦,打得快。原因就是項羽能打,而且特別能打。而且,西楚與三齊交界,一出兵就能到、到了就能打。所以,很可能的結果就是:項羽打完三齊、已經回家吃飯了,劉邦卻還在翻越秦嶺。

三秦雖弱,但是,劉邦打三秦是真心不容易。三秦王對項羽比較忠誠,因為項羽給了他們厚遇。同時,這仨人跟劉邦沒啥交情,而且三個故秦的軍隊高官,肯定瞧不上劉邦這個故秦的基層亭長。所以,劉邦平三秦之戰,不僅是險戰而且是苦戰。

因此,常理來說,楚霸王應該在劉邦鏖戰三秦期間,就能結束三齊戰事。

但事實呢?

事實是劉邦打完三秦、出關中,出了關中、定中原,定了中原、滅西楚,把西楚國都彭城都給打下來了,而且開始享受項羽搶來的金銀美女。到這時候,項羽還在齊國幹仗。所以,這件事真得非常弔詭。

01.劉邦被封巴蜀,等同進入死局

楚霸王宰割山河,把劉邦被封到了巴蜀。後來,在張良的遊說和項伯的鼓動下,項羽把漢中這地方也順便給了劉邦。

漢中很重要。

沒有漢中,中原就是打開了鍋,也不會有劉邦啥事。因為漢中是進入關中的跳板,而只有從漢中進入關中,劉邦有參與中原爭霸的機會。

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

公元前206年4月,諸侯從關中戲下撤兵,各回封地。劉邦也是這時候走的。但是,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殺回了關中。所以,劉邦就是從關中到漢中、再從漢中到關中,走了一個來回。中間幾乎沒有停留,稍有停留,他也不會這麼快。因為關中和漢中之間隔著秦嶺,劉邦一個來回就得兩次翻越秦嶺。

劉邦為什麼回得這麼快?

沒必要給劉邦戴上一頂雄心壯志、勢爭中原的帽子。真正的原因就是劉邦不得已,他想不回來也不行。因為再往巴蜀走、再在漢中停留,劉邦手下的將軍和士兵就都跑沒了。人都跑乾淨了,劉邦還當什麼漢王、還當什麼大哥。亂世的邏輯就是將軍聽士兵的,士兵想回去,那就回去,當官的別跟當兵的較勁。

劉邦回關中,就得打仗。因為項羽三分關中,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關中是這三個人的地盤。而且,這三個人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著劉邦。

士兵已經歸心似箭,成群結隊地跑;歸途卻是秦嶺大山,鳥都飛不過去;關中已是三秦,虎視眈眈地盯著。這時候的劉邦,真得進了死局。不用項羽殺他,他自己都可能準備自殺。

02.陳倉之戰,逼不得已地險中求勝

死局就死局了,也只能硬著頭往下走。所以,劉邦就得返回關中。而返回就要打仗,也就是陳倉之戰和三秦之戰。但是,這兩場仗都不好打,特別是陳倉之戰。這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賭命之戰。

劉邦回關中就是一場賭博,賭自己能悄無聲息地翻越秦嶺大山。但是,哪有那麼容易?

明修棧道,劉邦派樊噲帶著一萬人去修褒斜棧道,試圖吸引三秦關注,而自己好從陳倉道偷偷跑回去。

結果呢?結果是章邯就帶著主力大軍,守在陳倉道上。章邯,這個秦朝老將、大秦少府,連項梁都不是對手,豈能被劉邦的小計謀給忽悠了。

所以,在陳倉道,劉邦還是一個死局。

路是秦嶺山路,要多不好走就多不好走;關是陳倉大散關,關中四大秦關之一,要多難打就多難打。而自己呢?撤回去,手下的士兵肯定不答應,因為這夥人就不想去巴蜀,回漢中也不行。而且,劉邦敢撤、章邯就敢追,很可能在陳倉道就把劉邦給滅了。

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叫趙衍。

這個人是漢中之時投靠劉邦的。他給劉邦指出了一條小道,可以繞過大散關、抵達關中。於是,在趙衍的幫助下,劉邦率一支精兵勁旅從小道繞過了大散關、抵達關中,然後再從後方突襲章邯。

按理說,章邯打劉邦沒問題。但是,架不住劉邦的運氣好,漢軍簡直是從天而降,前後夾擊,直接把章邯給幹趴下了。所以,陳倉之戰,劉邦得感謝趙衍、感謝老天,否則這個死局真心破不了。

趙衍在史書上也就出現過這麼一次,以後楚漢爭霸,肯定也沒立過什麼功。但是,大漢立國後,趙衍卻被封為須昌侯。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趙衍才是暗度陳倉的主角,在這一戰立了大功、救了劉邦。

03.三秦雖弱,但是打起來卻真得苦

三秦,其實一點兒都不強。因為可以從大歷史的角度去分析。

始皇帝和秦二世,都不是清靜無為的主。所以,各種改革、各種攻城、各種戰爭,接連不斷。幹這些事,就得需要人。當然編戶齊民整個天下,然後勞動整個天下的壯男健女。但是,你總得有人管郡縣、管黔首、管事情吧。而這些管理人員,也就是秦帝國的主要國家機器,就只能從關中抽調,因為關中秦民不僅能幹而且忠誠。所以,從滅六國戰爭到平陳勝吳廣起義,關中的人口就只能不斷減少,而且減少的都是身體好、有腦子的幹才。

經歷如此折騰,關中就不可能強。

還有就是秦末的最後一支主力軍,章邯軍團。總數在20萬上下,起初是刑徒軍,後期經過更換補充後,就主要是關中秦軍了。這夥人哪去了?都在新安這個地方被項羽活埋了。關中總共才多少人口,一氣就乾死了20萬青壯,還能剩下多少。

除了章邯軍團,還有王離的長城軍團,在鉅鹿之戰全軍覆沒。長城軍團的主要組成,大概率也是關中秦人。因為在亂世之中,只有關中秦人才會為秦帝國賣命。

再有就是劉邦入關中、項羽入關中,把咸陽都給燒得乾乾淨淨,就說關中遭遇了多麼殘酷的戰火吧。

所以,關中不僅不強,而且很弱。

但是,三秦仍舊不好打。兩個原因:

一個是三秦王,即章邯、司馬欣和董翳這仨人,不可能跟劉邦合作,為了項羽也得跟劉邦幹,因為項羽對他們不薄,降將能封王,他們不給項羽賣命還想幹啥。即便不為項羽賣命,也得為自己賣命,因為劉邦佔了三秦,他們也就當不了王了。

另一個是劉邦真得不怎麼強。具體軍隊數字不好統計了,鴻門宴時劉邦有十萬大軍。但是,被封巴蜀,也就帶去了幾萬人。

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

項羽真欺負人,直接裁減了劉邦七萬軍隊,怎麼能讓他只帶三萬人呢?不是項羽欺負人,而是沒人願意去。還有,十萬大軍入巴蜀,誰養活這十萬人。所以,後邊的仰慕者數萬人,不見得是真的,史料有水分。還是那個問題:這麼多人跟著劉邦去巴蜀,誰養活他們,糧食怎麼解決?所以,劉邦入巴蜀,根本就沒多少人,而且路上還跑了不少。韓信是治粟都尉,管糧食的軍官,他都跑,就別說一般士兵了。所以,根本就沒啥仰慕者,去做劉邦的死忠粉。

所以,這兩個原因就決定了劉邦的三秦之戰,真得不好打,只能是苦戰。

劉邦前前後後打了十個月,才算搞定三秦王,把章邯圍在了廢丘,逼降了司馬欣和董翳這兩個軟骨頭。而且,廢丘章邯,一直到楚漢成皋之戰爆發,也沒徹底搞定。

04.劉邦扮豬吃虎、項羽剛愎自用,二人高下立判

劉邦會踏踏實實地在關中跟三秦王打仗嗎?

劉邦才沒那麼保守,陳倉道冒險、關中戰冒險,接著繼續冒險。就是一邊掃蕩關中,一邊入略中原,多線出擊。

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陽皆降。韓王昌不聽,使韓信擊破之。

史記上的這段話,非常重要。公元前206年8月開始陳倉之戰和三秦之戰,公元前205年初,劉邦就已經搞定了河南王和韓王,也就是把影響滲透到了韓戰國的中原地區。

怎麼搞定的?只要你投降,跟我聯盟,我劉邦就不打你,然後咱們聯合起來去揍項羽。只要你不投降,跟我對著幹,我劉邦就把你幹到死。

劉邦的這個手段太厲害,就是一邊打仗一邊搞政治,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對手項羽的人搞得少少的。

公元前205年3月,劉邦臨晉過河,發兵中原、劍指西楚。公元前205年4月,劉邦就已經佔定了西楚國都彭城。

到這個時候,項羽在幹什麼?

他還在齊地打得沒完沒了。項羽平齊地叛亂,到底平了多久?

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分封而後諸侯各就國。還沒等諸侯就國,齊國田榮就立即不服,不服就幹仗。支持趙國陳餘打張耳、支持梟雄彭越打西楚。所以,公元前206年6月的時候,項羽就已經開始跟田榮打起來了。

齊戰國是六國中唯一舉國投降的,投降就沒遭戰火。秦末亂世,陳勝吳廣的勢力向三齊擴張。但是,還沒等陳勝勢力進入三齊,田儋三兄弟就建立了齊國政權。陳勝勢力也沒能在齊國點燃戰火。所以,三齊要比三秦難打的多,因為從秦初到秦末,這地方就沒遭遇大戰。

但是,三齊雖然難打,卻遇到了項羽這個滅霸。

公元前205年正月,項羽就已經平定了三齊,這時候劉邦還在關中苦戰。

但是,平三齊可能是平得太容易了,所以項羽就沒打過癮。於是,那就接著打,沒軍隊可打就打老百姓。

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

按理說,滅完田榮一夥,項羽就可以收兵了,然後按照關中分封的設計、在齊地分封。結果呢?他卻沒完沒了的打,投降的、坑殺活埋;城池、燒掉,婦女、搶光。這就是西楚霸王的三光政策。你這麼玩,齊人就只能跟你死磕到底了。

齊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

所以,項羽平三齊之戰,一直打到劉邦佔據彭城,還沒打完。

劉邦是一邊打仗一邊搞政治,項羽是一邊打仗一邊樹仇敵。劉邦搞出了個天下諸侯聯盟,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之多。

而項羽呢?項羽光在齊地就搞出了齊地皆叛,整個齊地父老就跟項羽死磕了。因為他們沒辦法不死磕:投降,項羽就殺降;城陷,項羽就屠城;女人,項羽必搶光。你能讓齊國人怎麼辦?

平齊國之戰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根本就沒有結束,項羽到最後也沒能徹底平定齊地。彭城之戰,項羽回援,然後楚軍也就只能撤出齊地,因為得跟劉邦中原爭霸。而後,田榮的弟弟田橫以及田氏家族立即恢復了齊國。

所以,項羽平三齊之戰,與劉邦還關中之戰,幾乎同時爆發。但是,劉邦不僅定三秦比項羽快,而且平中原、略西楚,也比項羽快。原因就是劉邦是在爭天下,一邊打仗一邊搞政治;而項羽是在使性子,一邊打仗一邊樹仇敵。所以,劉邦就是再等上幾個月,他也比項羽快。


減水書生


我來回答:

首先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當時的項羽實力遠遠大於劉邦。從地理位置上來分析,劉邦的封地在四川及漢中一帶,關中地區被章邯等三個人瓜分,劉邦要爭奪天下必須要佔領關中以向東發展(跟三國時代蜀漢戰略形勢差不多)。而項羽的根據地包含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一些地方,勢力比較大,三齊在山東境內。

弄清了地理位置然後分析下當時的情況,首先從戰術方面來講,劉邦分封后是燒燬棧道以示沒有心思東歸,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然後韓信使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突然間繞過章邯重兵防守的通道,從小路直下陳倉城下,形成一種軍事上的突然性,打了章邯一個措手不及,其他兩王在趕來的時候有個時間差,被善於用兵的韓信紛紛擊潰,當然章邯沒有很快失敗只是被韓信圍困,後來才被水淹而敗;項羽方面知道三齊背叛後,迅速組織騎兵,奔襲突擊,加上強大的戰鬥力,也是很快的擊潰了齊軍的防守,形勢上佔領了齊地。所以軍事形勢上來說,兩者不相上下。

從人心向背及事後處置上來說那就是天差地別了。按照韓信的說法,章邯等三人雖然是秦地統治者,但是帥秦軍被項羽打敗後只有三人回來,秦子弟兵都被坑殺,所以秦地人民對於這三個人是不支持的,而劉邦在入關後與民約法三章,所以秦地百姓是歡迎劉邦的統治的,主觀上的抗拒感比較少,加上劉邦佔領關中後採取安撫之策,所以關中固若金湯。而項羽方面,在軍事上平定齊國之後,按照史書記載是燒殺搶掠,給當地人民帶去了深重災難,齊地的人是不喜歡這種統治的,所以項羽知道彭城被劉邦佔領後帶領精銳部隊離開後,齊地人立馬在田橫等人的帶領下起來反抗,並且使得項羽深陷三齊這一戰爭泥潭。所以政略上來說劉邦高明很多。

另外,三秦沒有看起來那麼強大,三齊也沒那麼弱小。首先,秦地被項羽佔領後大火焚燒,並且搶掠一空,經濟實力不行,另外,秦國的能征善戰之兵都在鉅鹿被殺,所以剩餘者老弱為主,另外關鍵的就是關中本來四塞之險,被一分為三,形勢分割,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顧。其次,三齊是項羽分封時的設想,不久後田榮迅速平定了三齊,所以形式上是一個完整的齊國,另外齊國之地歷來富裕,秦始皇統一到秦末戰爭都沒有受到多大戰爭波及,所以創傷小,實力較強。但儘管是齊國較強,在項羽正面強攻下還是失敗,而三秦被韓信攻破是迷惑在前各個擊破在後,所以可見當時項羽軍事實力的強大,只是政略上的處理不善導致了人心散盡,就像在關中做的那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阿踏米


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劉邦手下有韓信,韓信就是厲害呀!

如果不是後世諸葛亮五次北伐都不能佔領關中,人們可能會以為從漢中進攻關中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其實不然,由於茫茫秦嶺大山的阻隔,從漢中到關中的道路非常艱險,僅僅是穿越秦嶺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更何況還要去攻打富饒的關中。

所有歷史上從漢中出發北伐,只成功過一次!其餘所有堅守關中的勢力,全部失敗。唯一成功的那一次,就是韓信。因為他的暗度陳倉,因為他的智計無雙,料敵機先,處處制人而不受制於人。迅速就平定了關中。

再換個其他人,估計就懸了。

回過頭來說項羽。項羽最終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幫手。收下全是豬隊友!

項羽手下的什麼龍沮、曹咎這些人,沒有一個讓項羽省心的,沒有一個能獨當一面的,離開了項羽根本不會打仗。

項羽不得不在北線和西線之間來回奔波,到處救火!越救火越大,最後崩潰。

第二,項羽殘暴,劉邦寬仁。

劉邦性格豁達,他對待佔領的城池和地區,比較仁慈。所以受人擁戴。

關中地區劉邦曾經佔領過一次,還搞了一個約法三章,受到普遍歡迎。民心所向,也有利於他奪取關中。

項羽則極為殘暴。攻打齊國,佔領的城池都要屠城。老百姓能不反對他嗎。本來他已經打敗了齊王田榮。結果由於殘酷的屠殺,老百姓紛紛起來反抗,導致楚軍與齊軍陷入對峙。

齊國,也成為拖垮項羽的泥潭。


上將噯福斯


劉邦說,他能夠成事,是因為有“漢初三傑”的輔佐。軍事上靠韓信,謀略上有張良,後勤上倚蕭何,因此成就了帝業。雖然劉邦本身智計也非常人可比,可他能夠在48歲布衣起家,三年滅秦,四年吞楚,克成帝業,這三人的功勞不可磨滅。

當初進入關中時,劉邦終於得償所願,“大丈夫生當如此”,跑到了秦宮放浪形骸,逍遙快活。經過張良等人的勸諫,開始正經起來,與秦民約法三章,並且約束軍紀,秋毫無犯。其實當時的關中並沒有被戰爭破壞,經濟潛力和民眾人口基礎都還在,秦王子嬰只是被劉邦打了一個悶棍,還沒有來得及組織起來新軍咸陽城就被攻破了。

(劉邦抽冷子打進關中)

此後項羽軍到,各種打砸搶,完全就是一個暴力團伙。歷史記載,項羽出於洩憤的目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劉邦搶了先功還是因為秦人與項家有仇,或兼而有之),在關中一帶大肆劫掠一番之後揚長而去。兩相比較,劉邦有長者之風的風評自然就會不脛而走了。

項羽分封也難說妥當或者不妥當,只能站在項羽的位置上,他已經做到了人力之所及。他處在那個盟主的位置上,實力並不對全國諸侯有壓倒性優勢,因此他的分封只能勉強為之。分封不公平的事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項羽也為今後的諸侯紛爭做了預備工作,將在滅秦戰爭中立下功勞的將軍們封王作為自己的屏藩,同時還把都城立在了彭城,拿下了當時的南陽盆地、中原、江東一帶的糧食產區。項羽此番佈局,即是為平叛而來。

(項羽的分封有著全盤佈局)

果不其然,齊國因為在戰爭當中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多次不聽項羽調令,因此項羽分封時拿齊國開刀,將齊國分成了三個國家。齊國自然不肯,田榮自立為王,派兵打跑了項羽分封的王,這等於是公開挑釁項羽的權威,項羽於是率軍前往齊地平亂。項羽很快擊敗了田榮等人,並且在齊國大肆屠殺。田榮的兄弟田橫也是一個混社會的人,人狠話不多,也扯起了旗子反抗項羽,短時間收集散兵又得數萬人。項羽因此被牽絆在齊地,陷入了戰爭泥潭。

此時,劉邦趁著項羽無暇分身,發起了還定關中之戰。項羽所分封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原本就是為了堵住劉邦出關中的,且實力不俗。章邯也算是世之名將,項羽原以為可以放心西南戰線。可是秦人痛恨項羽,更是痛恨三王。新安殺降20萬,不管有的沒的,劉邦都給算到了項羽頭上。秦人子弟殞沒戰場,都是項羽所為。要報仇,找項羽。那麼,劉邦為秦人出頭,卻被三王所阻,這三王就是項羽安插在秦地反動派。政治口號很快造勢起來,秦人被重新武裝,劉邦的軍事實力短時間內爆棚。

(劉邦還定三秦出師順利)

可是即便如此,劉邦用了韓信計策,能夠輕鬆佔領關中,卻遲遲攻不下來章邯守衛的廢丘城。這一場戰鬥,打了將近一年時間,劉邦沒有奈何,眼看項羽就要從齊地抽身,他等不及要抽冷子打項羽,所以就讓韓信帶兵繼續圍困廢丘,他則帶著主力軍一路東征。

項羽聽說後非常憤怒,封鄭昌為韓王,派其前往阻擋劉邦,令蕭公角阻擊彭越。彭越擊敗蕭公角後,張良偽作韓王書給項羽,說劉邦只想得關中,不會向東用兵,又偽作齊王、梁王書給項羽說齊王準備本和梁王齊心協力滅掉楚國。於是項羽放心攻打齊國。項羽徵召九江王英布,英布託病不出,派遣手下將領只率領幾千人前往,項羽因此怨恨英布。

劉邦此以諸侯縱約長的身份糾集各路諸侯兵馬,約齊56萬大軍,浩浩蕩蕩打進了彭城。項羽此時還在和田橫的游擊隊作戰,聽聞後方有變,只好帶領三萬精銳騎兵連夜奔襲,將齊地的戰事放在一邊。在項羽騎兵戰敗劉邦聯軍後,劉邦帶著殘兵敗將一路西逃。此時韓信也徹底拿下了廢丘,帶著秦地騎兵前來支援。項羽的追擊部隊在京索之戰中被韓信擋了回去,雙方各輸一場,戰線開始趨於穩定。

(章邯守了一年廢丘沒等來援軍)

所不同的是,項羽戰前攻打齊地,並沒有收到全功,隨著楚軍的撤退,田橫逐一收復齊地城池,又成一大國,且與項羽為敵。項羽在齊地浪戰一年,除了一個徹底的敵人外毫無所得。反觀劉邦,他除了抽冷子打了一把一波流外,還讓韓信徹底打下了關中,成為劉邦日後與項羽爭奪天下的大本營。兩相比較,劉邦實力已然大增,不弱於項羽,這才有為期四年的兩強相爭。

如果真要拿劉邦VS三秦,項羽VS齊國比較的話,劉邦是政治上得分太多,項羽則是純粹軍事征戰。三秦因為項羽殺降的原因,已經失去了民眾根基,所以才能被劉邦輕易圍起來打。而齊國本身無罪,田氏對齊民仍有強大的號召力。項羽想盡快結束戰鬥,採取的屠城的恐怖策略,卻因此招致了更大的反抗。

關中落入劉邦之中的那一刻,劉邦心底大安,自此劉邦進可攻退可守,已立於不敗之地。項羽則處於四戰之地,原本出於主動出擊的佈局反倒成了四戰之地,疲於應付,最終在垓下一戰而成霸王末路。


而知而行的歷史


為啥劉邦滅三秦的速度比項羽滅三齊的速度還要快?因為章邯、司馬欣的三秦不得人心,秦人巴不得章邯、司馬欣快點死[酷拽][酷拽][酷拽]

在鉅鹿之戰中,項羽大破章邯,章邯帶著20萬秦軍投降,這20萬人大部分是秦人。可是項羽一夜之間將這20萬降卒坑殺。就此,算是把秦人得罪完了,秦人咋會希望章邯和司馬欣來當秦王。

所以,當劉邦率領大軍來攻打章邯的時候,秦人基本都是帶路黨,章邯很快就成了甕中之鱉,最後被滅。而三齊剛好和三秦反過來,都是比較受當地人擁護的,所以劉邦比項羽要快。這就起我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程小滿的文史日記


三秦看似強大,實際上最為弱小,三齊卻是諸侯之中最為強大的。

三秦民心盡失,三齊人心歸附。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項羽坑殺40萬降軍,又將投降的將領分封在三秦故地,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可以說三秦的這些諸侯王實際上就是坐在火山口上,仇恨讓三秦的人民不僅對項羽恨之入骨,對投降的章邯等人也是仇恨有佳的。

反觀劉邦先入咸陽,約法三章,對民眾秋毫無犯,接受自子嬰投降。可以說無論是從道義還是民心劉邦在三秦都是碾壓項羽和章邯三人的。

三齊之地也是項羽將齊國故地一分為三分封的諸侯,實際上秦末齊國原本是有自立的齊王田瞻的,後來被章邯殺死。齊國人立了田假為齊王,田瞻的弟弟田榮就趕走了田假,力了田瞻的兒子為齊王。

後來項梁聯合齊國攻打章邯,田榮就乘機要挾項梁要求殺死逃亡楚國的田假,才會出兵相助。結果自然未能如願,而項梁也因此被章邯打敗。項羽因此懷恨田榮,分封諸侯的時候沒有分封田榮。反而將齊國故地一分為三,三齊也因此而來。

田榮自然不服,殺死了項羽分封的三位諸侯王,自立為齊王。因此和三秦相比,田瞻死後有田榮,田榮死後還有田橫,三兄弟接連稱王。原本就是齊國貴族的田氏兄弟其綜合實力是比章邯更強的。章邯或許是一位出色的將領,但顯然不是一位優秀的王者,項羽也是一樣,項羽殺死田榮,在齊地又搞報復,齊國始終無法為項羽所用。

甚至一直到漢朝建立,田橫在齊地依舊擁有很大的影響力,田橫五百士的名聲也一直流傳千古。

項羽政治弱智,行為暴虐,無論在三秦還是在三齊都沒有真正恩威並施的收服人心,沒有群眾基礎。

項羽自然是不出世的軍事天才,但在政治上卻始終弱智。因此項羽軍事上接連勝利,但反項羽的諸侯卻此起披伏。更何況,項羽依舊想開歷史的倒車,秦朝大一統王朝雖然短暫,但無疑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政治制度。

項羽依舊想做霸王而不是帝王,無疑是社會的倒退。先中了張良的“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放棄了關中這一天子基業,又被劉邦燒燬棧道所迷惑。將三齊做為最大的敵人,而忽略了劉邦這一條毒蛇猛虎。

因此,項羽在全力平定三齊的時候,後院失火,被劉邦56萬大軍打破老巢彭城。定都彭城實際上是非常不理智的,彭城無險可守,四戰之地。雖然項羽憑藉自己的天才般的軍事指揮藝術,輕鬆用三萬人馬擊敗56萬諸侯聯軍。

但項羽未能真正擊殺劉邦,也沒能將劉邦趕出關中,劉邦依舊時刻威脅這項羽的後背。由此項羽開始疲於奔命的兩面作戰。

因此不是項羽滅三齊的速度慢,而是項羽無法真正穩定三齊,就像美軍陷入伊拉克戰爭的泥潭一樣。反觀劉邦擊敗三秦之後,很快就將關中打造成了反項羽聯盟的根據地。


塵子渝


一、殘暴不仁是徵齊失敗的根本原因

分封不是問題,項籍的能力也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項籍嗜殺成性,消滅齊軍主力之後還要燒殺搶掠,本來齊國人想,換個王也沒什麼了不起,又不是沒換過,但是項籍的大開殺戒狠狠的打了齊國人的臉,你不讓我活,只能反了你丫的。於是齊國團結在前齊王的弟弟田橫周圍奮起反擊。

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 ——《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徵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出兵徒勞無功空耗國力,於齊王同時起兵的漢王劉邦接連消滅雍、賽、翟、河南、殷五國,東擊彭城,也是致使項籍放棄平定齊國的重要原因。

二、分封不是問題

很多人理解分封就是把手裡的土地分出去,實際上並非如此,項籍之分封確切的說是分贓,與會各諸侯各自回去搶地盤。

按照項籍最初計劃,跟各諸侯埋雷,等分完地諸侯馬上就會打起來,項籍就可以干涉,甚至消滅一部分諸侯,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長島男爵


項羽這個人,由於自身戰績過硬,再加上史記的吹捧,弄得後世到處是崇拜者。但事實上這個人是有大問題的。

項羽最大的問題,就是隻愛護身邊的親屬,而把天下人不當回事。除了楚地,在其他地方打仗只要項羽勝了,殺降屠城是常事,如果算一算屠城殺降的人數,項羽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恐怕都是數得著的。這個再怎麼粉飾也說不過去。

如果劉邦以及後來的漢代君王想,完全可以將項羽描寫成嗜殺成性的大惡魔,這是有充分的事實基礎的。

知道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天下人絕不會尊項羽為天下共主,因為他只會對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兒好。與他相比,劉邦就算不怎麼的也強多了。這也是劉邦的幸運之處,在天下都渴望一個能與項羽爭鋒的牛人時站了出來,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所以才能在短短几年中破秦滅項,奪取了天下。


玄鋒夜話


劉邦滅秦的時候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並嚴格遵守了約定,在關中有威望。

而項羽接手後縱兵擄掠了關中,百姓恨他,也恨他提拔上來的章邯。所以,他們歡迎劉邦,願意開城納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