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體驗,當為自己的碌碌無為感到內疚時,自然就會下決心改變。而下了決心或者做了計劃以後,自我感覺就好了很多。當然,只是感覺好而已。大腦分不清什麼是計劃和決心,什麼是真正的行動。有時候我們下了決心、做了計劃,大腦誤以為我們已經做過了,行動反而減弱了。

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所以相信你和我一樣,經常買了很多書,卻從來也不讀;買了很多課,卻不好好聽;辦了健身卡,卻從來不用。寫下減肥計劃,卻從來不執行。人是會自我欺騙的。在我們幻想讀完這些書、聽完這些課、做完這些健身運動的時候,書、課、卡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功效。它們都是完成幻想的素材,我們會買它們,本來就只是為了減輕目標帶的張力。

這就需要我們在高遠的目標之外,尋找一種現實的思維,來為此時此地的行動提供指導。

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那麼,我們如何把目標轉化為行動的動力呢?

簡單來說就是,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是要我們專注精進。無法控制的事情就讓它順其自然。只有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才是即保持積極上進,又保持內心平靜的方法。

生活中有太多我們控制不了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過去,生活的環境,病毒的肆虐。病毒導致的影響什麼時候能過去。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控制不了別人是怎麼想、怎麼做的,更控制不了別人是否會喜歡我們。只要我們不承認某些東西是我們控制不了的,我們的腦子裡就一直會有一個“它應該是這樣”的圖景。

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什麼是我們能控制的部分呢?如果想鍛鍊身體,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區散步,還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食品類。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鍛鍊身體,每週至少可以保證鍛鍊一天。可是我們並不願意控制這些,因為這些事情看起來太微小了,不能馬上改變結局,我們寧可由著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控制的兩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擔心的事情裡,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並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當我們認識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種心智上的成熟。

第二步就是,把能控制的事情找出來,並作成計劃,努力把它做好。比如現階段,疫情是我們控制不了的,與其每天緊盯疫情變化而焦慮。不如索性放開自己,把當下的時間安排制定一下,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計劃,按時起床、按時完成,努力做好。

你是否和我一樣,買了書,不看;辦了健身卡,不去。買了課,不聽

好,說了這麼多,包括我在內。為什麼還是難免焦慮和不安。制定的計劃還是大部分的完不成?因為,人的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則,人的習慣,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這件事能不能控制。而這種思考方式,會把我們的目光引到對最終結果的擔憂上,而不是此時此地的行動上。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雖然困難,但卻是通向幸福的最方便快捷的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