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講一個有關你老家的民間傳說或名人軼事?

劉笑東


在我們當地,有一座石陀人(石大人)的山峰,它位於黃巖區澄江的松巖山石櫃岙,另一座位於溫嶺,叫做石夫人。這個流傳頗廣的傳說故事,一直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顯得猶為神奇。


話說在靠近濱海的溫嶺,有個年輕的寡婦,丈夫在一次出海打魚時遇上風浪,船翻了,丈夫遇難了。

從此後,這寡婦艱難度日。

在一次趕集的集市上,寡婦的小孩看見鮮紅的桔子,眼睛盯在桔子上,口水直咽,任寡婦怎樣拉孩子,小孩就不願挪動自己的腳步。這時過來一個年輕人,他買了幾個桔子,然後把桔子遞到孩子手上,寡婦看著年輕人的慷慨,連忙道謝。

在以後的集市日,寡婦每次都會遇到這個年輕人,年輕人非常慷慨大方,熱心地幫助著寡婦一家,一來二去,兩個人漸漸產生了感情。


年輕人的家離寡婦家有一百多公里,他們的事情被家族的長輩們知道了,遭到他們的一致反對。

他們只好約定在某一天夜裡,讓寡婦避開眾人的視線,偷偷的離家出城,年輕人在也從家裡出發去迎接即將成為自己媳婦的寡婦。


那天夜裡,月高風黑,伸手不見五指,寡婦偷偷地帶著孩子出門了,她不敢走大路,就沿著崎嶇的山路過去,翻山越嶺,剛走到一座山頂,忽然傳來雞的鳴叫聲,寡婦慌了神,以為天馬上就要亮了,停下跋涉的腳步,站在那裡翹首以盼,對著年輕人的家鄉,佇立凝神。

年輕人一邊趕路一邊焦急地期盼著早點團聚,當他走到半山腰時,天整個都亮了,就是看不見自己的心上人,他立在山頭,朝著寡婦家鄉的方向望啊望,就是連個影子也沒有。

他們兩個在各自的山頭遙遙相望,風雨無阻。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在當地成為美談,雖然這樣的傳說有很多的版本,但同一個關於堅貞愛情主題的,是我們最願意宣揚的一種精神。


巍巍獨立向江濱,田畔無人水作鄰。

綠鬢懶梳千載髻,紅顏不改萬年春。

雪為膩粉憑風敷,霞作胭脂仗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


風滑過一切


近地醜妻家中寶:

老人們說近地醜妻家中寶是有道理的,先說近地吧,農民的生活全靠種地,一天來來回回要往地裡跑倆仨來回兒,這地要是離家遠,耕種鋤耪、收割運回家,一年在路上就要耗費許多時間,有這些時間,能幹好多事情啊。

再說這醜妻,醜妻一般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沒有傲嬌的資本,所以對丈夫依順的時候多。醜妻因為醜,就希望自己在手巧上比別人強,所以醜妻一般都會幹活兒,粗活兒細活兒都不犯愁。醜妻還有個好處是擱在家裡放心,不像漂亮媳婦惦記的人多。

我年輕時下鄉插隊到農村,和村裡的寶鎖連元是好朋友,寶鎖是村幹部,原來青梅竹馬的少華姐,家裡有海外關係,最後沒結成親。後來村裡人給寶鎖介紹了個胖媳婦。

寶鎖把胖嫂子娶回家,胖嫂子高興的很,嫁給這樣年輕有為的丈夫,嫂子特知足。

胖嫂子嫁過來的第二天早上,就早早的起來燒水做飯,掃院子餵豬,把個寶鎖娘樂的合不攏嘴,逢人就誇兒媳婦勤快懂事兒。

那天晚上寶鎖和我、連元打撲克玩兒,寶鎖說:你們倆說句實話,你嫂子是不是特醜。

連元衝他一撇嘴說:醜不醜是你選的,嫂子人好,你就知足吧。老天爺不能把好事兒都讓你一個人佔了,給了你一三五,就不能再給你二四六。你才二十多歲就當村幹部,在全公社都出了名。要是真的再娶了少華那樣的媳婦,別人的嫉妒死。

連元一提少華,寶鎖的笑臉就沒了,眉頭又擰到了一塊兒。

連元一看自己說走了嘴,引得寶鎖又走心思,就趕緊打岔:哎、別瞎想了。你現在大小也是個官兒,就一個心眼給村裡多幹點好事兒吧,別像咱縣裡的老翰林就行。

啥老翰林,我問連元。

連元給我講了一段縣裡流傳多年的故事。

我們縣曾經出過一個讀書人,官至翰林,後來到南邊做過總督。做了總督,天高皇帝遠,這翰林就開始搜刮民脂民膏,把自己家裡豪宅建造完畢,還早早給自己修陰宅。他從南方雕刻了石人、石馬、石羊,用船運回我們縣,還運回了南方的奇花異草,種在自己的墳地上。 北方的土壤不適合南方的花草生長,花草都枯萎了。他竟然又從南方運來一船船的土,把墳地的土換了厚厚的一層。

這勞民傷財的勾當,激起了民怨,就有農民揭竿而起,造反了。這翰林總督,圍剿起義的農民不利,就派人和農民談判,說是自己好好治理地方,要招安農民軍。可是在農民軍被招安以後,翰林翻臉無情,把農民軍首領給殺了。農民軍首領的弟弟立誓報仇,要取翰林的首級。

這翰林也知道自己傷人太重,於是把自己武藝高強的小舅子叫到身邊,日夜保護自己。

那年翰林從南方回北方探親,到了家鄉就大意了,叫小舅子也回自己家裡看看。誰知當晚翰林就被一路跟隨而來的仇人割去了頭顱。

最後家裡人用銀子做了個人頭,安在翰林的脖子上把他葬了。

關於翰林墳還有個傳說,翰林墳前的一隻石羊有半隻耳朵被齊齊刷刷削去了一半兒。

說是有一天早上,天剛矇矇亮,一個割草的老人看到一隻羊在自家的麥子地裡啃麥苗,大聲地呵斥羊也不理會。老人一生氣,就把手裡的鐮刀飛了出去,鐮刀削掉了羊的半隻耳朵。羊跑了,老人拾起鐮刀,發現掉在地上的半隻羊耳朵是石頭的。

以後人們在翰林墳就看到,有一隻石羊長著半隻耳朵。

連元講完這個故事,寶鎖說:連元你也別教訓我,一呢,我就是個比芝麻粒兒還小的官兒,幹不了什麼大事兒,更別說搜刮老百姓了。二呢,咱是莊稼人,村裡老少爺們兒擁護咱,咱就是個小官兒,不擁護咱,就啥也不是。我這小官兒當一天,就好好為咱鄉親們辦事兒,你們倆可以監督我。

謝謝平臺


慧谷拾珠客


鄉間高人楊道人故事

在紅安縣北李忠恕村李家塘有座道觀。道觀裡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人楊明珍。當地稱他楊道士。

楊道士原籍河南息縣。青年時他從名師門下學得一身好武功。還精通中醫治病救人。有一次他外出治病時遇上當地官紳惡少行兇作惡欺負百姓。他路見不平出手相助打殘惡少。官府為此到處追捕他。

為了生存他逃到湖北紅安縣北一偏僻道觀隱居下來。他重修衰敗道觀。一面耕種道觀周圍土地,一面運用自已醫術給周圍村民看病。因他品德高尚且才藝雙全當地對他十分尊重。

五十年代本村一位曾在國軍中做過軍統特工官員在東北投誠回鄉。選定和楊道士住在一起通過勞動改造自已。

那位特工也曾是周圍傳奇人物。此人姓李,人們尊他李將軍。李將軍帶回二妻。因他從小生活富裕之家習文習武。不善農事他拜楊道士為師學農學藝。依靠自已勞動養活一家人。

李將軍早聽村人說過這楊道士是武術高手。可他從不顯示。

李將軍與楊道士一起已有半年,他倆感情甚好。一天秋夜他倆一起慶祝生日時李將軍提出要與道士切磋武功。道士推辭不得。雙方約定明日在一隱蔽地方,秘密切蹉!

第二天他倆選定在一山坳裡切蹉。他倆先比輕功。山坳裡有一口水塘。道士佈下幾根幹木。兩人站在塘堤。李將軍勒緊腰帶如燕躍水穿塘而過。楊道士見了暗暗叫好。楊道士這時提提神身如青蜒敏捷飛越而立。兩人站在塘邊脫下布鞋。李將軍鞋底已溼,道士鞋底乾乾的。兩人笑而不答。

第二輪比試硬功。楊道士客氣叫李將軍先試。他站在平地上叫將軍用手中扁擔抽打其腰部。如果他打動就算贏。將軍按道士先輕輕打下去,道士叫他別怕使盡力氣。將軍輪起扁擔使勁抽一下二下三下。啪啪一聲響將軍手震麻,那扁擔斷成兩截了。

將軍站在恭恭敬敬地向道士行了軍禮!將軍說自已從軍校出來,又經過嚴酷訓練。平生遇到許多高手從未失手。楊道士不愧民間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