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當代書法作品中有像《蘭亭序》一樣的神品嗎,討論一下?

水墨江南2020


永遠不可能的事,今人做不了古人之事,古今也做不了今人之亊。時代的產物,時事造就風流人物。就象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四大名著都是每個時代的藝術高峰,沒必要去超越,今人有今人的事,就象現代的樣板戲、老黑白電影、七八十年代的譯製片、宣傳畫、連環畫,四大名著電視劇…後人也無法超越。後人又有新領域的創新、開拓。


sgmq


神品算不上,但是有些書法藝術家的毛體墨寶確實不錯哈。





潤欣畫錦鯉




成宗藝工場


當代書法,也確實很奇怪,說到書法名家,大家能提到很多,比如沈鵬,比如張海,比如歐陽中石,比如李鐸,比如……


可是說到當代名作,頭腦裡卻不能出現一點印記。

也就是說,在當代,只有名家,沒有名作。

常常在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然,名作的產生有其機緣巧合,沒有蘭亭的曲水流觴,就沒有王羲之的《蘭亭序》;沒有安史之亂中顏氏滿門的拼死抗敵,就沒有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可是,說到底,還是當代名家們的文化底蘊不夠。歷史上的名家名作,所書寫的內容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比如《蘭亭序》: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看起來就讓人心馳神往,再配以書聖的筆墨,於是一件千古名作就產生了。

但現在的書法家們,書法技藝我們暫且不說,就其文章水平而言,就無法與古人相提並論,故名作無法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也許是這些名家們也意識到這一點了,於是很多人在內容上開始想辦法:沈鵬注重書寫自作詩,旭宇以給歷代名家寫信的形式寫書法作品,陳振濂書寫新聞事件,等等。

但這樣的作品中能產生名作嗎?當代人說了不算,且留與後人評說吧。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蘭亭序的藝術價值是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和積澱而來的。在作品的當代,它並沒有被認定書傳世神品,否則就王羲之的藝術成就,豈能只有極少的作品流傳下來。所以當代的作品。在藝術成就影響力的方面。是不能與傳世神品比擬的。比如中書協老書法家梁鼎光的作品。被稱之為當代最美行書。有“游龍驚雲秀逸俊美”之贊。控筆,用墨,氣韻天成。正書的楷模,千百年後成為聖品也未可知。






博愛書屋


對不起,沒有。為什麼這麼肯定,神品是要時間去磨練的,《蘭亭序》歷經1600多年,一直為歷朝歷代視為法典,可以這樣說,我們現在的書法中的法一大半屬於王家筆法,後代雖有變化,但法之源來於王家一脈,王羲之及其家族法承鍾繇,蔡家父女,屬於晉朝正統的的書法大家,王得精華並融會自己風格筆法於一體,創造出的王氏筆法,正式開始了中國最偉大的一段書法史。從書法的歷史地位來說,王羲之就是書法之神,《蘭亭序》是唯一公認的最真實的真跡,必定是歷史第一書法。那問題是王家書法好在哪,這個好在哪萬字都難說的明白,但是有四個字最難能可貴,也是書法界難企及的高度,那就是順其自然,將晉人天人思想展現的淋漓盡致,且《蘭亭序》筆法豐富,幾乎包含所有行筆筆法及佈局章法,且幾乎沒有一個字敗筆,可謂神乎其神,不可能再複製出如此神蹟。不要再想著今人會出現這樣的作品,因為時代不同了,今人沒有那種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心,怎麼可能寫出如此天人合一的神品來?



揚州八怪爺


要說當代書法,當屬毛主席特有的毛體。毛主席把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融入到書法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神韻的書法藝術風格,模仿者甚多,但缺少那種革命者的豪邁灑脫和鬥志。





藍星文明影像


書法之書寫是手段,而抒情是目的。行書之三大名作:蘭亭序,祭侄文,寒食帖,完全是抒發自已書寫時的情感。過時而作,再也不會重現原作之色彩。今人怎會有書聖的情感呢?今人只在大談其字法,筆法,章法,而對情感談之少之又少,實為一種缺失。書法的藝術性,就是人之情性,精氣神也。








一葉小舟82704


書法出現好作品,那是很多因素相加的結果。啟功先生的書法當有一抗耳。其他很難說。








敦煌問天


你覺得當代書法作品中有像《蘭亭序》一樣的神品嗎?

關於這問題,我覺得不用考慮,我的回答是沒有。

至於為什麼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蘭亭序》這件書法神品。我們都知道《蘭亭序》這幅作品是王羲之在醉酒的狀態下寫成的,然而,除了醉酒狀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狀態,就是盡興。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與當時的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王羲之在《蘭亭序》這篇文章中也寫到:“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他們在玩當時比較流行的“流觴曲水”遊戲。大家喝酒作詩非常盡興。雅會結束後詩已經作了不少,準備整理出版。恰好王羲之的書法水平最高,所以就讓他來寫序。於是便有了這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所以,盡興之餘、醉酒之態。成就了這幅書法神品

以至於王羲之第二天想在重新寫一份,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所以《蘭亭序》成了王羲之本人都無法複製的神品。


其次,王羲之本人。王羲之出生在書法世家,其父王曠、叔父王廙,都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所以他自幼喜歡書法。,據說7歲時書法就已經有一定造詣,而且非常痴迷書法,甚至走路的時候都會用手在衣服上練習寫字,這些雖然是傳聞,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他的刻苦。早年後師從於衛夫人學習書法。後又博覽篆隸,可謂集百家之所長。造就了這位偉大的書法家。



王羲之本人信奉道教,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有一種特有的浪漫主義氣質,所以書法中自帶飄逸灑脫,有人說他的《蘭亭序》是寫給神仙看的,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吧。後世詩仙李白也深受道家思想影響。


再說說現代人。古時候寫都是用毛筆,現在都是鋼筆,除非專業學書法的。書法不光寫字,文學造詣也非常重要,讀了《蘭亭序》這篇文章就知道,王羲之的文學造詣也是大家級別的。然而相對與古代,現在知識面更廣,語文、數學、英語、化學、地理等等。因為廣,所以在文學方面,現代人很難有古人那麼精。

還有就是現在很多人一起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不自覺帖上落後、迂腐、不科學等等標籤。能真正沉下心去研究傳統文化的人不多。



綜上所述,我個人覺得目前的現代書法不可能有像《蘭亭序》一樣的神品。

純屬個人意見,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