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在外 土豆運出門

武川縣耗賴山鄉一手抗疫情一手保民生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關鍵時期。武川縣、鄉、行政村、自然村四級動員,村民主動配合,不出門、不走親、不串門,全縣上下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局面。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武川縣積極組織村民銷售土豆,不忘保障民生。

武川縣耗賴山鄉通過疏與堵、分與合、點與面的立體疫情防控格局,有效將疫情堵在門外。耗賴山鄉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解決好村民窖藏土豆外銷的困難。結合當前土豆銷售市場看好的機遇,採取了全鄉設立一個檢查站點、各行政村自組一套裝卸隊、一輛土豆拉運車只跟一個引導員的農產品出售措施,有效解決了防疫情與保民生之間的矛盾,確保全鄉各村的“菜籃子”產品能夠產得出、運得走、銷得好,村民的“錢袋子”能夠掛得牢、鼓起來、有結餘。

目前,全鄉有剩餘窖藏土豆約8000-9000噸,日銷售土豆量在300噸左右,土豆出售價每斤1元左右,市場看好,客源穩定,預計再有1個月的時間,村民的剩餘土豆將基本銷售完畢。在耗賴山鄉銀貴灣村,村民李秀清家的土豆正在裝車。現場除了5個本村組織的裝卸工外,只有一名司機、一位引導員和李秀清。來自陝西的一位拉運商準備將這一車土豆運往山西運城市的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我今天這車準備裝14噸,到明天下午就拉到運城市啦,下次還準備再來拉兩車。”來自陝西的拉運商田峰濤告訴記者。

“現在我們來武川縣拉土豆,檢查特別嚴格規範,雖然費點兒時間也是應該的,做好疫情防控,也不耽誤我們農產品的外運。”在談到防控檢查時,他接著說。

李秀清告訴記者:“我去年種了16畝土豆,都是水地,產量大概7萬斤,今天出了有一半兒,每斤一塊二,行情好市場穩定,一點也不愁賣。”

“只要是來這兒買土豆的商販,都是由我一個人領著去農戶山藥窖的。他們得先到大豆鋪檢查站檢查,包括測體溫、作登記、消毒,再開一個土豆拉運介紹函。沒有我們就不允許進村入窖。”擔任該村網格員兼土豆銷售引導員的銀四元補充道。

“在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的情況下,一定要為村民著想,我們通過設立檢查站,組織境內裝卸隊,確定各村銷售引導員,保障村民土豆能夠及時賣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耗賴山鄉黨委書記智建剛說。(記者 雲豔芳 通訊員 曹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