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服孩子,讓他們在疫期讀書、學習、遊戲三不誤

大家好!我是畫雲。


因為疫情,大家的正常生活都被打亂了。現在孩子和家長整天待在家裡,矛盾比平時要多,找我諮詢的人問的最多的就是:放假加疫情,孩子待在家裡,出不了門,只想玩遊戲,玩手機,作業放在一邊不做,不管我怎麼提醒,孩子根本就不當回事兒,還給我白眼,嘟囔我。平時我也許不太在意,現在病毒搞得我脾氣來的特別快,和孩子的關係比平日緊張很多,怎麼辦啊?


徵得來訪者的同意,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正在做的案例。


宸宇的無聊


宸宇,12 歲,是和我一對一學習的學生。她家雖離武漢很遠,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她說她不恐慌,就是非常無聊。


“你沒玩遊戲?” 宸宇很喜歡玩遊戲的。

“玩了,可我不能天天玩,時時玩,一天只能玩2個小時,太無聊了。”


“無聊”這個詞,在我們的談話中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我知道你喜歡讀書,有沒有想過用這段時間讀書?”我嘗試著替她想法子。

“老師,我最喜歡的是打遊戲,滿腦子想的都是玩遊戲,沒興趣讀書。”

“瞭解,打遊戲給你帶來多巴胺,多巴胺令你快樂;可學習不一定帶給你多巴胺。”


於是,我給宸宇講了我的讀書經歷。


我寫《好的溝通就是好的教育》這本書之前,讀的書都是教科書。寫完書後,我決定多讀書。我讓宸宇猜為什麼。

她說:“一定是寫書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多讀書會幫助您寫作。”


我告訴宸宇,我的第一本書是我傾盡所能寫出的,書記錄了我多年積累的知識、經驗和思考。我相信絕大多數作者都是這樣寫書的。過去的5個月中,我讀了10 本書。讀書幫助我更瞭解我自己,瞭解人性。


另外,我們的知識,在大腦中是特定的腦細胞迴路。讀書,相當於擴大了原來的相關知識的腦回路,也就是知識面更廣了。


遊戲帶給我快樂,讀書帶給我價值。我是看見生命尾巴的人,特別珍惜讀書的時光。


要隨意,還是要價值?


接著,我就跟宸宇聊了是隨意地生活,還是要有價值地生活。


宸宇對畫作和歷史都很感興趣。每次到美國遊學參觀博物館時,同學們都圍著她聽她講解一些畫作的背景,她很喜歡被稱做知識面廣的人。

我讓她回憶有成就感的感覺,她說她很在意被人尊重。我就跟她強調,知識和修養不是想用到時,一下就有的,靠的是平時的積累。


得到宸宇的注意力後,我開始對著她的精神講話:我不認為你是隻知道玩的人,在你的內心,你是希望自己成為有價值有競爭力的人。

宸宇很高興我這樣說。


我告訴她,你面臨兩個選擇:


1.像現在這樣每天沒目標渾渾噩噩地過,做做作業,玩玩遊戲,無聊無勁。或者


2.給自己一個標杆:做有價值有競爭力的人?


我又進了一步:競爭,不僅僅是學校的學習成績,還有假期以及零碎時間的使用。別人都玩都懶都舒服的時候,像魯迅一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追求價值的人,更有競爭力。


雨果說:“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不是用來揮霍的。”


我要說:“假期不是用來稀裡糊塗度日的,而是用來打造更有價值的自己的!我希望你看書,會強你所難嗎?事實上我希望你能強你自己所難,做你現在不是很想做,但會給你帶來價值的事情,讓你更有競爭力,你能做到嗎?


“能!”宸宇語氣堅定。

“太好了!你怎麼做到呢?”

“不想做事的時候,我會鞭策自己!”

“我不喜歡鞭策這個詞,更希望你想做比現在更有價值的自己。”

宸宇很喜歡這樣的說法。


於是我和她一起讀了楊絳先生的《讀書苦樂》,摘幾句放在這裡: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


楊絳也是宸宇喜歡的先生,她告訴我,她要開始讀書了。

我告訴宸宇:“我希望你讀書、寫作業,也希望你玩的痛快!”。


這樣說服孩子,讓他們在疫期讀書、學習、遊戲三不誤


怎樣高興地學和玩?


我問宸宇怎麼能夠高興地學和玩呢?她說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有具體的寫作業和讀書的時間表,限時打遊戲。


“挺好。不過,計劃,容易;做到,是不一樣的事情。比如,你玩得正起勁時,到了約定的時間不能玩了,你能馬上放下游戲嗎?我知道我做不到。這樣的時候你想過怎麼辦了嗎?怎樣停下游戲是你做計劃時的關鍵!”


我和宸宇商量好,如果遊戲停不下來,就遲一會兒結束,但不超過15分鐘;並且下次的遊戲時間會相應減少一些,但也不超過15分鐘。


我跟宸宇強調:“我可以要求你媽媽放手不管你玩遊戲,但我有一個條件。你和你媽商定好的,你一定嚴格執行。你要知道你媽媽對你玩遊戲這件事放手的話,對她,可能是她對你不負責任,她會非常糾結的。對你媽來說,放手是非常大的挑戰。你如果接受我的條件,我相信我能說服你媽。”


宸宇和她媽都同意先試一下。

我囑咐宸宇媽,讓宸宇自己把控時間,少盯著她。並在宸宇按時結束遊戲時,稱讚她自律。


這樣說服孩子,讓他們在疫期讀書、學習、遊戲三不誤


從無聊到充實的假期生活


5天后,再和宸宇通話時,她告訴我她過的非常的充實。


她說媽媽讓她控制自己的時間,不再盯著她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做作業,她覺得這份兒清靜很難得,她也變得自覺自律多了。


“我很好奇你想多打一會兒遊戲時,是怎麼做的?”

她說:“在和媽媽約定的時間之外多打一會兒遊戲,並不讓我感覺好。”


宸宇媽也像我囑咐那樣,當宸宇按著約定結束遊戲時,都由衷讚揚:“真自律!”


宸宇說媽媽之前總是嘮叨玩遊戲怎麼怎麼不好,她特反感,就想跟媽媽對著幹。現在媽媽說她自律,她倒是覺得有些壓力,更願意配合媽媽。


宸宇現在能集中精力寫作業,讀福爾摩斯,遊戲也玩的痛快。她媽也不再每時每刻都盯著她,宸宇感到開心、充實,還有長大成熟的感覺。


宸宇媽告訴我,母女倆互相看著順眼多了,說宸宇寫作業,看書、打遊戲三不誤,最近還聽媽媽的建議開始鍛鍊了,偶爾還跟媽媽學做飯。


宸宇媽說一直以為放手了,宸宇就會只知道玩,作業都不會碰的,她知道她小看孩子了。


我告訴宸宇母女,宸宇從無聊到充實的寒假生活,媽媽的放手和放心,是在給我的工作點贊啊!


這裡和你分享我說服宸宇母女時,注意的三件事:

1.分享真實的故事,對著孩子的精神說話,就使能成為有價值的人;


2.和孩子一起想出能夠實施的計劃,比如玩遊戲停不下來時怎麼辦?


3.在孩子有我們期待的行為時,給予及時地、真誠的地鼓勵。


疫期也是引領孩子的好機會。這裡多說一句話,在疫期,作為普通人,我們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儘量少出門,不給自己和他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就是在愛自己、愛中國。我們一起給武漢加油,給中國加油。謝謝!


這樣說服孩子,讓他們在疫期讀書、學習、遊戲三不誤


春節期間宅在家,親子之間難免有摩擦?

來自旅美25年親子教育專家畫雲博士親身經歷

7大主題66個經典案例,全面提升你的溝通力,

讓每一次衝突都成為潛在的教育機會。


這樣說服孩子,讓他們在疫期讀書、學習、遊戲三不誤

《好的溝通就是好的教育》

出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青豆書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