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每個月都要交社保跟養老金,有些人會問,醫療保險還可以,但是養老金真的有必要交嗎?

其實管家認為:從目前的養老保險政策來看,人們真的需要繳納養老保險。

其實很多人並不瞭解我們的養老保險政策。總是道聽途說,認為60歲開始領養老金,以後還會延遲退休,領不了幾年,以前繳的錢數根本拿不回來。這是一種很深的誤解。

實際上我們還是有提前退休政策的。只要我們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如果我們不幸失去勞動能力,男同志可以50歲退休,女同志45歲退休。

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如果我們比這些年齡更早,可以享受退職待遇或者病殘津貼待遇。所以,養老保險繳費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

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會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職工本人繳納的部分,這一部分是繳費基數的8%,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第2部分是企業繳納的部分,這一部分繳費比例並不相同,各地一般是14~20%,不過國家決定從2019年5月1日起,各地可以將養老保險繳費企業負擔部分降至16%。

這一部分錢數會進入統籌賬戶,由國家統一支配,用於支付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喪葬費、撫卹金、供養親屬困難補助、超額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金增加部分、其他相關補貼等等待遇。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需要承擔個人和企業部分,具體劃分方式也是跟上述說的一樣。


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二、個人賬戶的養老金

總體來看,我們的個人賬戶也不是實賬積累,而是記賬方式,個人賬戶裡的錢也有國家統一調配。

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當於自己給自己攢錢。

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可以領取的方式一般是職工去世或者職工退休後按月領取。

如果職工退休後,沒有將個人賬戶裡的錢領取完,那麼其家人可以繼承。

個人賬戶裡的錢說白了,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積蓄的一部分養老金,只不過是由國家代為保管。

2016年開始,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發布:

  • 2016年記賬利率是8.31%
  • 2017年是7.12%
  • 2018年又回到了8.29%

經常去銀行存錢遠遠超過了我們個人存銀行的理財利率。

退休後,我們根據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50歲退休是195個月,60歲退休是139個月。相當於每年領取個人賬戶的5~7.2%。

如果我們自己攢錢養老也可以這樣,不過如果我們將本金領取完畢後,就沒有國家保障繼續發放了。

如果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國家會保障相應待遇不降低,也就會起到兜底的作用。所以,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是非常不錯的。

因此,在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是非常划算的,對於個人絕對不會吃虧。

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三、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會虧本嗎?

有這種可能,但是可能概率比較小。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錢數會分為兩部分。進入個人賬戶的不會虧本,上面已經作了解釋,這個毫無疑問。

進入統籌賬戶的部分,這就要看自己領取的待遇水平了。

一般來講,我們退休待遇主要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基礎養老金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

我們社會平均工資不斷增長,所以很明顯:繳納時間越早,社會平均工資越低,也就越合算。

不用擔心我們繳納的錢數,存銀行也會產生利息,因為我們的平均工資增長速度會遠遠超過銀行利率的。

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我們繳納的統籌賬戶養老金部分,並不僅僅靠基礎養老金返還,我們每年增加的養老金也是由統籌賬戶養老金支出。

所以,隨著退休時間的增長,我們領取的養老金會越來越高。尤其是超過70歲,還有額外傾斜調整部分。

從收支角度講,一般6-7年就可以拿回繳納的本金。

由於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現在已經超過了76.4歲,女性甚至超過了78歲。所以,從大概率上講多數人都不會吃虧。

只有極少數還沒有退休就去世或者剛剛退休就去世的人可能會虧本。

四、自己繳納社保怎樣才能不虧本?

如果自己一點風險都不想冒,那麼可以自己存錢養老或者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特點是一年一繳費,國家有補貼,個人繳費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不會虧本。

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缺點也是非常明顯,那就是沒有跟社會平均工資和物價增長相銜接的增長機制。

僅憑國家增加的基礎養老金,確實會被經濟發展情況越甩越遠。

自己存錢也是明顯有這個問題,而且更大的矛盾在於把自己存的養老金消費完了,就沒有養老費用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可以有國家保障繼續有相應養老金供養到直至去世。

延遲退休要來了?退休年齡變大,男性還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五、管家小結

有條件的人社會保險一定要繳納。尤其是年輕人最好是將養老保險交夠15年,再做未來的打算。這是一種最基礎的保障。

國家的養老保險只是基礎的保障,要想過上高品質的體面養老生活,還是得靠自己的規劃。

如果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管家還是建議未雨綢繆,在基礎的健康保障已經配齊的情況下,通過購買年金產品去為未來做養老規劃。

幾十年後,一起做個有錢的老爺爺/老太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