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經常會有朋友在耳邊說起:別生氣,怒傷肝……,我們都知道任由七情六慾,“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怒便是七情中的一情。我們習慣了將“喜”意外的情緒都稱之為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不只會導致肝氣鬱結,《素問》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記載。負面情緒會導致臟腑氣機的紊亂,使臟腑功能失調,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關於情緒致病,給大家介紹5種常見的因情志不和而發生的頑固性慢性疾病,其中,第4種很多人想不到。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1、高血壓--情緒低落、焦慮、壓力大

從中醫角度來說,高血壓的發生與情志有關,長期的情緒低落、焦慮,壓力大,容易肝鬱氣滯,此類高血壓變動在肝,以肝氣鬱結為起始,繼而出現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而病本在脾,脾失健運,升降無權,最後因肝脾不調、氣血不和,氣機升降失常而致病。其治療以以疏肝健脾、調暢氣機為主要原則,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導,使其心態平穩,可防止激動的情緒加重肝鬱的情況,影響疾病治療。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2、糖尿病--怒--情志不遂、肝氣鬱結

從中醫角度來說,長期的情志不遂,容易肝氣鬱結,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或加重病情。《內經》有言:“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可見,糖尿病的發生與不良情緒有關。

對於此類糖尿病的治療以疏肝健脾為主要原則,同時,也要配合心理疏導,疏解患者心情,對疾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3、胃腸病--怒--臟腑氣機失調

胃腸健康與情志也有很大關係,《靈樞》有言:“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洩,故氣上矣。”不良的情緒刺激會影響胃腸功能。從中醫角度來說,脾胃是氣機升降之樞,情志變化和情緒波動,容易傷及心、肝、脾三髒,從而導致臟腑氣機失調,表現在胃腸功能的改變,如發生痛、痞、吐、瀉、噎等病證。

對於此類因負面情緒所致的胃腸疾病,在調理恢復臟腑功能的同時,還需患者注意情緒的自我調劑,對胃腸同樣有益。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4、甲狀腺結節--怒、思

甲狀腺結節屬於中醫“癭病”的範疇,其發生與長期有消極、負面的情緒有關。從中醫角度來說,怒傷肝,思傷脾,肝和脾的疏洩、運化功能失司,水溼內停,溼聚而成痰,痰溼與鬱滯的氣在甲狀腺聚結,就形成了甲狀腺結節。

在治療上以疏肝健脾、化痰消結為主要原則,同時,患者也要注意情志的調節。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5、失眠--“七情”過度

七情皆可導致失眠,過度的大喜、大思、大怒等情緒會損傷臟腑,臟腑的功能就會失和,會導致心神失養或心神受擾,從而發生失眠。所謂過猶不及就是如此,平時要注意情緒的自我調節。

在治療此類失眠,以調理臟腑、安神為主要原則。

“七情六慾”在控制人體“五臟六腑”的健康,專家助你解讀慢性病

雖說人有七情六慾,都體會盡了才算是完美人生,但是為了我們能夠更長久的體會人間的喜樂,還是應該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凡事有度,切忌大喜、大思、大怒的情緒長期佔據生活,記住:淡定~淡定~遇事不要慌,掏出手機跟我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