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心心念唸了很久,卻在自己的城市吃不到的地方小吃?

美小萌成長記


哈哈,當然有啊,在武漢讀大學,剛開始對黏糊糊的熱乾麵還很反感,簡直就是難以下嚥,慢慢時間久了,還喜歡上了那個味道,最後每次吃的時候還特意囑咐多加芝麻醬,自從回宜昌了,宜昌的熱乾麵總是吃不出武漢的味道,還甚是想念了~


愛美食,愛養胃,我是蓉兒,每天為你分享一道佳餚,歡迎關注我!

愛美食的你,記得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一起探討美食經驗。


胃養每一天


對於我來說最心心念唸的小吃,當數我老家的紅薯幹稀飯,也是我童年時光裡對食物的最美好的記憶。

每年秋天紅薯收穫後,大人孩子就開始忙著洗紅薯,然後把紅薯放在一種特製的推刀上,用手推著紅薯只聽“擦”的一聲,一片白生生的紅薯幹就落到了推刀下的籃子裡。一陣“擦擦擦 擦擦擦”省過後,籃子裡的紅薯幹也滿了,被提到房頂攤開晾曬,天氣好了,兩天就乾透了,裝袋放置。

放了一段時間了的紅薯幹煮稀飯更香酥軟糯。到了冬天,取出數片紅薯幹,洗淨掰小塊下鍋,再抓兩把紅豆 綠豆放到鍋中大火燒開,換小火慢煮大概一小時,熄火燜二十分鐘再開鍋,一股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紅豆綠豆都被煮開了花,紅薯幹軟爛軟爛的,盛上一碗嚐嚐,湯甜豆香紅薯幹酥酥爛爛的,嚼一下,沙沙的糯糯的,好喝極了!

現在生活在城裡,雖然也能買到這些食材,但是怎麼煮,紅薯幹都不如以前的那麼軟爛香甜,味道也真是差遠了。有時真的太想吃了,也就只能用紅薯代替,還有那麼點紅薯味,就是沒有那麼香濃美味了。

記憶中的美味,回不去的兒時!



簡單快樂NN


本人是在福州,很喜歡北方的特色菜,有一次出差去了陝西西安,路過了一道街,聽說那裡的肉夾饃很好吃,就買了一個嚐嚐,果不其然,很好吃。

我問老闆這個肉夾饃幹了多久了,老闆說幹了20多年了,也難怪,你吃到了我們正宗的肉夾饃,饃外焦裡軟,肉有肥有瘦,再加點青辣椒,肉是用他們特製的滷料,真的是好吃極了,隨後我接連而三的吃了五六個。

後來就回到了福州,最近有好幾年沒去那邊了,所以吃不到那位老闆的肉夾饃了,很遺憾,有機會一定再去吃一次。


豫都城王陽明


以前小的時候,不喜歡吃麵食,不喜歡吃羊肉,但是在新疆當了幾年兵以後,口味飲食習慣大變,除了開始大口吃羊肉以外,還特別喜歡新疆拉條子。

拉條子在新疆本地的叫法是拌麵,是把炒菜拌到面裡的一種吃法。記得當年去吃拌麵時,都是7塊錢一份,面不夠可以隨便加。面製作時不用擀、壓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所以被稱為拉條子。比老家的手擀麵還筋道,是新疆各族群眾都喜歡的一種大眾麵食。也就是說到新疆不吃拉條子,如同到四川不吃火鍋,到河南南不吃燴麵一樣令人遺憾。

退伍回來20多年了,雖然我們這邊也有新疆人開的飯店,裡面也有拉條子,但是總覺得不是當年的那個味道,有的地方乾脆演變成了一種用加了拉麵劑的拉麵做的拌麵。

小編個人想,如果想找到當年的那個味道,還得故地重遊。但是因為一碗麵值得嗎?值得!我會回到那個地方,找尋當年的味道,找到我們青春的感覺。





大漠紅柳枝


說到讓我戀戀不忘的美食,說實話不多,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它,(老闆來碗豆花飯) 完美。

作為一名廚師,這也讓我比較尷尬,但不得不說,我到現在還是做不成一碗,正宗的“豆花飯” 在重慶,我還很小的時候跟我爸一起,吃上一頓豆花飯,幾乎是我童年最珍貴的記憶,(這裡不是說錢啊,而是情景模式,我與我父親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短。)

也許有我父親的原因,讓我對家鄉的一碗正宗豆花飯流連忘返,日有所思。唉

其實四川,重慶是有非常多的美食的,但真真讓我心有所想的就是它——豆花飯





夜行九歌


長沙的各種美食,都念念不忘。

曾經在長沙生活了一年,現在想起來除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美食了。

步行街上有家臭豆腐,每次去必須吃的,還有一個賣鴨貨的,每次去買兩個鴨鎖骨。

那時候很懶,剛去的時候週六日根本不起床,後來因為習慣了早晨吃樓下的米粉改掉了睡懶覺的毛病,大鍋裡飄著一層紅紅的辣椒油,米粉出鍋後再拌上酸豆角,蘿蔔丁,碎碎的小米辣,每次都吃的冒汗,真舒服。

只是個人感覺哈,後來在桂林待過一段時間,也感覺沒有長沙的米粉美味。


農村知識青年924


有沒有一種心心念念很久,卻又在自己所在城市吃不到的地方小吃?

腦海裡不由得就浮現出兒時媽媽做粿的畫面……

隨著科技網絡的發達,都很快能在各大媒體板塊獲取到美食的信息;因交通環境的便利,我們獲取美食不再受限於一個城市。但是關於兒時媽媽的味道,我想這才是大家心心念念很久,卻又在自己所在城市又吃不到的小吃。

閩南人都知道,家裡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敬茶拜神明,過節時候更不能含糊,做各種特色粿,擺滿各式美食拜拜來祈求平安。而根據節日的不同和家人口味不同,各家也會做不同的粿。小時候,由於食物的匱乏,那個時候最喜歡過節的時候,不停圍在媽媽身邊,心裡不停的想著什麼時候能好啊,嘴裡有時候叨叨一句“怎麼還沒熟啊”,然後這時就會有兇的眼光射過來。因為媽媽在做粿的時候最忌諱有別人在旁邊說這說那,要是說了,一大鍋的粿就會失敗,所以都很注意,現在長大了才發現其實是心理作用罷了。

雖然現在媽媽也會不時寄一些特產小吃過來,但是兒時那種圍繞在媽媽身邊饞食時光最讓異地的我念念不忘的。






易優麻麻


特別懷念成都的小吃,恨不能紮根在那,作為一個吃貨必須吃錦裡的美食。

傷心涼粉,不能吃辣的會把你辣哭,特爽,讓人又愛又恨。

三大炮,非常香甜軟糯,女孩子就喜歡這些東西,沒道理

肥腸粉,簡直無敵了,湯汁濃郁,粉軟糯,太好吃,回來吃了幾家沒有找到那個味道,當地的美食還要當地做

辣豆花也很不錯,入口即化,當然了成都火鍋最出名,他們都覺得很不錯,可惜不是很喜歡吃火鍋,只覺得菜的品種多,再就是辣味。





80後辣媽晴姐


我是上海的,上海吃什麼都是一個“不正宗”!

真不知道在搞什麼?

我喜歡吃點辣的,外出吃飯,我不敢點辣的東西吃。那些辣的東西吃的都是嗆喉嚨的。我去過江西、四川、湖南,那裡的辣都辣在嘴裡的,不會嗆喉嚨。

在上海,你們說那菜到底是怎麼做的?

難道在上海沒有江西人,四川人,湖南人做他們當地“標準”的特色菜嗎?

你們開飯店的不拿你們的專業來征服顧客的味蕾,難道是想來搶“快”錢?

現在搶錢的時代都已經過去了,應該要腳踏實地的做點什麼,把你們的實力拿出來吧!

我心心念唸的菜,你們在哪裡?


大群主蔣老爸


任丘的驢肉火燒,去過一次任丘朋友非常熱情。天天中午、晚上你不喝躺下都不行,淨喝酒了、什麼菜也沒有印象。唯獨每天早晨的草餐,很多不大的小店、每家都在店門口有一個方型的平底鍋,第一次看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用手烙餅,不用鏘刀就用手來回翻。餅熟後放入剁碎的驢肉、酥脆的餅、香香的驢肉,再來一碗雞蛋湯人間美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