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父與子”

“我是個自私的人嗎?”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發給我的一條微信,起因是他的父親在家裡咳嗽不斷,在這個比較敏感的時期,家裡人都勸他在家裡注意一點,他的父親就大發脾氣,認為全家人都要隔離他,還說我的朋友也就是他的女兒不孝順,自私自利。

“身體出現問題不第一時間解決,而是掩蓋不為家人著想?”

“他才是最自私的人。”

“他那點可悲的自尊心就那麼值錢?”

看到這些話,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但卻不由自主想到前段時間,也是在疫情期的時候自己發燒感冒咳嗽的那一天。拿著手機一遍遍搜查相關病情症狀,越看越像,心中的恐慌感無法用語言形容,父母一遍遍讓我多喝水,多休息,囑咐我要吃藥,安慰我說,哪裡都沒去不會那麼容易就感染的,普通感冒而已吃點藥就好了。懷著早治療早好,不能傳染父母的心態,我還是去了醫院,抽血、登記等一系列檢查後,得知自己只是扁桃體發炎引發的感冒,無肺炎可能,真的有一種大石頭落地的感覺。


疫情下的“父與子”

父母對兒女,兒女對父母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數家庭都是這樣,但也確實在微博上看到女兒勸父親戴口罩但遭父親破口大罵、兒女為勸父母戴口罩說:“戴口罩總比帶呼吸機強”、孫子為勸爺爺留在家中灌醉爺爺等新聞。這些新聞讓我感到憤怒或搞笑的同時,更讓我有一種“父母老了”“跟不上時代了”的感覺,他們彆扭著不戴口罩的樣子就像小時候父母教訓我們時我們轉過頭不聽的樣子;他們認為病情沒那麼強大,不會感染他們的樣子就像小時候我們不知道亂撿亂扔有多危險,可能劃破手砸傷人的樣子;他們有類似病症不肯去醫院,在家裡用憤怒掩蓋慌張的樣子就像小時候我們明明害怕一個人睡,卻因為父母說:“你是大孩子了,要學會自己睡覺了”,我們即使瑟瑟發抖卻還強裝鎮定的樣子。

當然,在父母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96歲母親在病床前照顧65歲兒子的新聞令人感動,對於大多數父母而言,即使知道病毒強大,我可能會因此感染甚至喪命,我也要去照顧你,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父母對兒女,兒女對父母二者之間可能只是缺少一點點耐心,當父母不聽勸誡甚至大發脾氣時,請想想小時候父母是如何不厭其煩的教我們成長。

但其實我更想說的是作為兒女,我們比別人更需要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牽著父母的手往前走。


疫情下的“父與子”

《奇葩說》有一期探討“父母觀念過時還固執己見,我該閉嘴還是battle”,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不是父母的觀念過時了,而是慢的,我們與父母存在時差了。”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青年一代,我們依賴互聯網生存,大量的信息湧入,先不論真假,我們接收到了,但我們的父母一輩作為數字移民,對於信息敏感度、接收度往往很低,這就需要我們作為“WiFi”連接信息與父母。或許有人說我父母還年輕著,互聯網難不住他們,但請記住時代的變化永不褪色,父母總有老的一天,而我們總是比他們年輕,在父母需要的時候請揹著他們追逐時代腳步,用我們小時候父母給予我們的耐心回報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