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降到0.5g以下就安全了?截斷尿毒症,還要注意2點

慢性腎病的進展歸根結底是看腎功能的保留情況。剩餘腎小球、腎小管等腎臟組織發揮功能的效率越高,腎功能惡化速度會越來越慢,病情最終預後效果比較好。

其中蛋白尿是影響腎功能發展的典型症狀之一,腎小球受損導致的腎臟細胞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孔隙越來越大,造成大分子蛋白經腎臟漏出到尿液中,越老越多的蛋白不受限制的從腎臟漏出,可想而知,基底膜受損會越來越嚴重,無疑加速腎小球的纖維化、硬化進程。

腎小球不斷壞死,導致腎臟的濾過功能也會逐漸衰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蛋白尿降到0.5g以下就安全了?截斷尿毒症,還要注意2點

蛋白尿對腎功能的危害不多說。長遠來看,整體腎功能的發展與腎小球濾過率的發展密切相關,與蛋白尿的進展呈正相關。通常24小時尿蛋白定量分為三個階段:

24h尿蛋白定量小於1g,對腎功能影響較小,預後較好;

24h尿蛋白定量1g-3.5g,會持續影響腎功能,預後一般;

24h尿蛋白定量大於3.5g,會持續加速腎功能惡化,預後較差。

1g是衡量尿蛋白定量的是否好轉的一個轉折點,對於一般病理類型不嚴重的腎病,如慢性腎小球腎炎等蛋白尿降到0.5g以下,對腎功能的影響非常小,基本可以達到臨床治癒。

蛋白尿降到0.5g以下就安全了?截斷尿毒症,還要注意2點

那是不是所有類型腎病只要蛋白尿低於0.5g,腎功能就穩住了?

受病理類型、患者自身體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患者蛋白尿嚴重程度也存在差異。尿蛋白雖然是衡量病情的主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這是個相對的問題,而非絕對的結論。

除了控制尿蛋白,要整體穩住腎功能,這兩點也要注意:

  • 一、高血壓等其他嚴重併發症

腎病發展過程中,除了蛋白尿,還有一些症狀同樣不容忽視。且一些症狀出現的時間段不同,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早期不明顯,往往發生在腎功能不全階段發生以後,還有電解質紊亂引起的相關性併發症如高鉀血癥、鈣磷代謝紊亂,一般發生在腎病中後期。這些症狀都會影響腎功能後續發展,及病情最終的預後結果。

長遠維護腎功能的穩定,多項症狀都需要穩定住,症狀的穩定其實也是改善內部環境。降蛋白的治療主要是抑制炎症治療,血壓血脂的控制主要是改善血液流通的情況,減輕血管壓力等等。治症更要治本。

蛋白尿降到0.5g以下就安全了?截斷尿毒症,還要注意2點

  • 二、加速新陳代謝,保證腎臟運轉

腎臟作為強大的排毒器官,每天都有很大的“工作量”,過濾血液、分類廢物、形成原尿、再次吸收、重新過濾、排毒。

腎臟細胞的受損會打斷腎臟日復一日的“工作”,腎臟出現異常,身體運轉也會出現大問題。腎臟過濾緩慢,毒素就會開始蓄積,加重代謝任務。因此一旦腎功能異常,就要重視腎臟的排毒作用,關鍵反應指標如腎小球濾過率、內存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酸、尿素氮。

早早重視,別等到腎衰竭了在重視,可治療空間則會大大縮小。可以應用中醫療法輔助中藥治療,如雙腎敷貼、督灸、藥浴,促進全身血液流通,刺激腎臟細胞發揮作用。

如果大家有腎病方面的問題或困擾,可以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