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說吃火鍋很low(我重慶人),並且還說以美食界的角度來說很low,有美食家分析一下嗎?

YANGHUA-2046


好不好沒有標準,地方或是個人口味不一樣罷了,我也覺得重慶味道都是一樣的麻辣味精的味道,失去很多食材本來的味道。但我還是非常喜歡重慶火鍋的[贊]。


起名字真的真的太難啦


Low算不上,只是分量少,價格貴,有些菜那個分量假眯假眼的端起來看到起眼睛都睜不起,一個菩薩碗就能裝得下的菜非要裝逼格用個天一樣大的缽缽裝,餐位費,油碟費,湯鍋費,加起來就算不點菜就已經遭了幾十塊了,(吃自助火鍋的錢都有了)吃一頓下來我這種體格(178高,71公斤重),真的吃到位了就要遭1000把塊錢。而且重慶火鍋不好吃,是真的不好吃,早就變質了,做假了,不是0幾年那種味道了,那個時候走在街上啊,很遠都能聞到一股很好聞的火鍋味道,現在那種味道沒有了,就是走到了店裡都不明顯了。而且現在還有一種網紅店,天天排長隊,看到一個個的跟個豬兒蟲一樣啥幾把裡的排,但是我告訴你這種店難吃得木法,很多菜還是隔夜菜,不新鮮,特別是幾大商圈裡面的。現在已經開始愛上了乾鍋。


也養貓ph35


既然提問者也是重慶人,我就用重慶的方式回答你:你男人是牙兒有問題,才這樣說的吧?


飛飛壞


嗯嗯,幫你分析一下,該分手了。

吃都吃不上一塊

餐飲習慣不統一,不折中還過啥日子。

好吃不好吃,愛吃不愛吃都行

low不low?喝咖啡就高雅和吃大蒜low麼?

分了。三觀不一致。











重慶新青年


火鍋難道不LOW麼?

無論是以美食的角度還是以群眾的角度,甚至以餐飲經營的角度來說,火鍋真的挺LOW的。

發起:

為什麼朝天門如此有名。難道不是因為當初這裡作為重要的物資交換地。有著大量的底層勞動者在這裡利用低賤的材料通過烹煮獲取一種味蕾上的快感麼?涮肉也是如此,初衷就是為了簡單快捷的填飽肚子。有這這些起源,我們難道說火鍋是一種很高檔的料理手法麼?

味道以及原料:

川渝火鍋以辣為主。為什麼是辣而不是別的。我想大家自有看法。但總體來說,掩蓋食物原有氣味的目的還是非常明確的。自古以來,我國的吃貨們便對吃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醬要吃伏醬,魚要吃溪魚,鴨都要選谷飼之鴨才是好的。而火鍋呢?未免太不講究。

操作:

就算是火鍋,我們依然可以找出很多操作上的細節。肉要涮多久,料要怎麼配。很多店家都對此不甚講究。那我們又怎麼能說這是一個高級的吃法呢?而對於真正的美食家來說,怎麼涮,真麼調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就如同研究生去小學拿了一個數學比賽冠軍。你好意思頒獎,我都不好意思去領。

門檻:

老焦作為餐飲老人,三天兩頭便會收到新朋友的推送。十有七八是朋友介紹過來了解餐飲運營的,而這七八當中,又有六七是直接說想要開火鍋店的創業者。什麼紙鍋,玻璃鍋。什麼冰煮石頭烹。噱頭不少,但能真實且獨創性改善味道的還真不存在。大量新手創業者都能加入進來的行業,我們能說他是一個高大上的行業麼?

社會:

必須承認,火鍋基本屬於全民美食。不愛火鍋的人應該不多。寒冬盛夏,我們總有理由支上一個鍋子朵頤一番。但是這樣強大的群眾基礎恰恰證明了火鍋的底層性。無論在哪個社會,群眾總是大多數,精英總是稀缺的。我們如果以“群眾的選擇”作為“大高尚”的。那我們又該如何去定義“精英的選擇”呢?


從古至今,一切“內斂”的,都是高級的。一切“釋放”的,都是低級的。而火鍋自始至終都是“釋放”的。

但是!

事無絕對,潮汕地區的牛肉。在當今成了很多美食家眼裡的熱餑餑。
原因簡單——鮮。
上午殺牛,中午吃。下午殺牛,晚上吃。一個鮮字便使得自己有了存在價值。
只可惜全國上下,也只有這一小塊地方可以如此操作。可惜了。

負負得正能量


火鍋是平民化的美食,他來自於民間,來自於江湖,他不是low,而是代表了一種平民精神。是平等,包容,是開放,共處。如果你吃的是格調,是環境,那麼火鍋肯定不適合你,其實現在重慶的很多火鍋店裝修環境都很講究。很多火鍋的價格也早已不屬於平民,但很多比較守舊的重慶人還是喜歡吃那些在犄角旮旯的老火鍋,很多億萬富翁在夏天光了膀子蹲在地上吃火鍋的,到處都是。

食物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跟人是一樣的。在重慶,很多最美味的食物都在街角巷尾,在蒼蠅館子裡,食物的本真是果腹,是充飢,是滿足人最本真的慾望和要求。食物具有極強的哲學內涵。在我看來,法國大餐未必比火鍋高明,日式料理也未必比火鍋智慧,火鍋就是火鍋,它有自身的文化,自身的性格,自身的追求。


用戶7026228781544


什麼是美食界的角度


請問你男朋友:美食界是個什麼界?美食界的角度是什麼角度?

我告訴你吧,妹子,判斷你男朋友的第一個準則:

但凡喜歡劃各種界,把自己圈在一個小範圍的人,要麼就是躲避外人干擾,要麼就是把自己包裝得小眾化,讓自己看起來很高逼格範,比如說自稱我們文藝界、我們攝影界、我們書法界、我們音樂界——通俗講,這樣的自我劃界,目的就是裝逼!如果連把自己劃入界都夠不上,卻還硬要往上蹭,那就只能叫做“蹭逼”犯!很不幸,你男朋友屬於此類!


一切藝術都來自生活,一切文化都來自人民大眾。藝術家就是從生活中提煉精華成為藝術,文學家思想家就是從人民群眾中概括文化。這是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但並不代表藝術家創造了藝術,或者說他比人民群眾有藝術,也不能說思想家文學家創造了思想創造了文化。就好比:剛出生的嬰兒長得健壯,不能說是接生婆的功勞,不能說是接生婆孕育的好;好比,裁判選從運動員中萱拔出長跑冠軍、跳高冠軍、射擊冠軍,不能說裁判就是跑得最快、跳得最高、射的最準的人,不能說裁判創造了冠軍運動員。

以上諸言,總之一句話:裁判陳述事實,但改變不了事實,不要本末倒置。


迴歸美食界。

真正的美食家,無非兩類人。一類是美食創作者,多是傑出廚師,他們融會貫通古今中外製作美食的優點特點,造就各種美味食物。另一類是美食品評家,他們具有十分發達的味覺系統和強大的觀察表達能力,能夠品評出各類食品的細微差別並且準確描述出來。

但無論是哪一類人,他們都以既有的美食美味為基礎,都來源於大眾食物的孕育和參照!也就是說,也就是說,經歷過漫長時期和廣大人群考驗的美味,才是他們品評美味與否的標準!

換言之,假設只有一個人和少數幾個人認為的美味,無論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其他所有人都難以下嚥,那麼這東西就不是美味,他也就不是美食家。


言歸火鍋。

火鍋跟詩經一樣,最初出身確實很低。

火鍋最初是碼頭工人、是體力勞動者、是下層貧苦百姓創造出來的烹飪方法,食材主要是雞鴨鵝魚豬牛羊等牲畜的下水(內臟)及邊角料,因為價格相對便宜。之所以採取重油重鹽重麻辣的重口味,除了川菜風格影響和體力勞動者本身日常口味就偏重外,更多是為了壓住食材的腥臊臭味(備註:川菜雖有麻辣,但本身並不是以麻辣為主)。

火鍋這種烹飪方法將並不受待見的牲畜邊角料、下水貨,變成了美味,很快在群眾中流傳開來,並廣受歡迎。至少在明末清初,火鍋這種烹飪方法,已經被全國各地區各民族廣泛接受,甚至傳進宮廷。比如不少清朝宮廷戲中王公貴族吃火鍋的戲碼,史書亦有記載。

當然,王公貴族未必會吃下水,但火鍋這種方法已然是喜愛的。如今,火鍋早已跨洋過海,行銷於全世界,廣受各地區各民族食客歡迎。

這說明什麼?說明火鍋不僅是一種餐食,更是一種烹飪方法,是大多數人認可的美味食法。

不分階層不分種族,大多數人都認可的東西,就是流行的,就是主流的。難道這樣還很low嗎?


言歸與low與不low。

請問:什麼叫不low?什麼叫高貴?牛排紅酒就高貴嗎?

牛排就是遊獵時期獵人們最原始的烹飪方法,沒有任何高貴可言。其最接近於高貴的地方,就是食材——牛肉的位置和品質。食材才是牛排的魅力所在。若食材不好,講什麼火候掌控,都是扯蛋。


而現在火鍋的食材,早已經不侷限於下水貨和邊角料了。火鍋也能煮食牛羊肉以及各種山珍海味。相反,牛排的做法,卻侷限於牛肉。其他食材則無法做出美味來。

能夠集眾家之所長、兼容幷包,並且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這就是火鍋充滿魅力和無可比擬的地方!


任何人,都可以不喜歡火鍋。但是——

如果因為個人不喜歡火鍋,就貶斥為low,實施價值降格和情感汙化。這種人必定心胸狹隘!刻薄尖酸!

如果僅僅因為聽有人說火鍋low而不喜歡火鍋,被旁言影響情感和個人判斷。這種人必定虛榮淺薄,毫無自信和個人骨氣!逢強必輸,遇惡必跪,定是一副奴才樣!


個人建議,這樣的男朋友,不要也罷!!

踢了他吧,我請你吃火鍋!








【精選】四川牛油火鍋底料手工麻辣底料花椒辣椒包郵
已售765件
精選聯盟
¥39.8
¥69.8
去看看

又見知了


您好,我非常強烈地不贊同您男朋友說這話,也替火鍋喊冤!我相信他能這樣說應該是他真不瞭解火鍋。我也不打胡亂說,我一定會有理有據地把條條款款一一羅列出來。接下來,請允許我以麻辣火鍋為例,用一個美食愛好者的身份來“盤” 一下火鍋到底是怎麼樣高級的料理!

一、火鍋底料

且不說火鍋的味道和受歡迎程度,我們就先來說說火鍋底料:火鍋底料原料如何選擇?用牛油還是清油?炒料怎麼炒?餈粑海椒怎麼做?香料有哪些?如果要刨根根問底底地說,估計擺談一上午都說不完。

1、好原料,八方找。不管哪家的火鍋底料肯定都要用到花椒和辣椒。比較有名的花椒屬四川汶川、茂縣產的大紅袍,最好的還要數雅安的漢源花椒,曾經還是作為進貢的貢品。產地不同,花椒的生長環境不同口味也不同。另外還有花椒的品種,青花椒、紅花椒各有特色,青花椒清香味,紅花椒濃香型,新鮮花椒和乾花椒味道又有區別。再說辣椒,辣椒品種何其多,小米辣、二荊條、鐵皮椒、燈籠椒,做火鍋要用哪種?哪裡產的辣椒最好?做火鍋沒有單一的辣椒,都需要廚師根據經驗按一定比例,用3種及以上的辣椒搭配使用,才能讓鍋底呈現味辣、湯紅、油亮的特點。

2、每一家火鍋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每個炒料師傅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倒不是說炒料手法有多大的區別,區別在於香料的選擇和用料的細微差距都可能帶來整鍋鍋底有不一樣的味道。世間香料幾千種,火鍋該要用哪些,光是排列組合就有多少種可能?而且香料味道重,多用一點少用一點,這多一點那少一點,同樣的量,香料打碎與不打碎都會有很多可能,因此在我看來每一位火鍋師傅都是一位香料大師。

3、郫縣豆瓣or餈粑海椒?that is a question 。不要膚淺的認為火鍋底料就是香料加郫縣豆瓣隨便炒炒就行了。做地道火鍋必須要用餈粑海椒。首先要把不同品種的辣椒按照比例搭配好,其次要把辣椒挨個剪開,去掉辣椒籽,然後還要煮辣椒,煮好以後還要泡,泡過之後還要打碎,打的時候還要注意粗細,太粗太細都不行。最後才能得到一個火鍋底料的“配角”——餈粑海椒。

4、炒個底料就是半天。不管是牛油火鍋還是清油火鍋,都不像炒菜,調料按順序一放,剩下的交給時間就行了。炒火鍋底料需要廚師幾個小時一隻翻炒、觀察,在什麼時間段放什麼料、什麼時候用什麼火,這不僅是一項體力活,也是一項技術活。

5、上桌。別以為底料炒好就完事了。炒底料那麼麻煩,哪能現炒現吃?而且炒好的底料不要立馬吃,至少要讓底料繼續“發酵”兩天,會更香。煮的時候還要搭配一點牛油啊,醪糟、蔥姜、辣椒的,這還得稍微再費一點工序的。

二、湯底

好吧,如果你非要說我講究,火鍋底料你要在外面買現成的,我也沒辦法。接下來,我們說湯底。

1、高湯。傳統的火鍋是用的高湯做湯底。熬一鍋高湯動則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費時不說還費材料。熬高湯需要用到筒骨、雞、鴨、豬皮,差一點的也用雞架鴨架代替。用高湯做的湯底,火鍋才會香,才能好喝。為什麼說好喝,因為大師品火鍋第一口不是毛肚鴨腸,而是喝湯。

2、滷水。近幾年火起來的滷煮火鍋、市井火鍋,就是用滷水做湯底。既是火鍋,又是滷菜,一邊滷一邊燙,既有火鍋的麻辣,又有滷菜的香。

3、老鷹茶。還有一種火鍋,用的是幾十種中草藥煮的老鷹茶,以茶做湯底,中和火鍋的火氣,讓吃火鍋不再有負擔。

三、吃火鍋也是一項技術活

再如果,你說我又不自己煮火鍋,我可以上火鍋店吃,這總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了吧。可是,你真的會吃火鍋嗎?

1、火鍋食材不同,特性不同,涮煮的時間也不同。少一秒,沒熟,多一秒,老了。吃火鍋的時候不就是一場烹飪秀嗎?每個人自己“掌勺”,拿捏火候。

2、煮火鍋要用什麼火?大火涮腰子,小火煨肉丸,有些菜就是要用不同的火力。吃1個多小時火鍋,看起來鍋裡的水是咕嘟咕嘟冒個不停,火候的變化也是種藝術呀。滾動的湯汁不就像靈動的舞者,每次吃火鍋我都很享受這種當指揮家的感覺,這也是火鍋的魅力所在。

3、在食物最美味的時候吃掉它。火鍋的一大特點就是現燙現吃,不會因為天冷,吃到後面菜就涼了,每一口都能享受剛出鍋的熱乎。當然,像毛肚這樣的特殊食材另說。毛肚“七上八下”燙好以後要在油碟中放一會兒再吃,口感更脆,而且……不燙嘴。

以上就是個人的全部回答了,有沒說到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希望您男朋友能看到這個回答,也希望那個希望火鍋消失的專家能看到這個回答,火鍋,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最後,大家如果覺得文章寫得不錯,記得點個贊再走哦,感謝支持!


四川美食匯


分析毛線,重慶妹子居然能忍受男朋友說重慶火鍋很low?你不飛起給他兩耳屎,對得起重慶美女四個字?


用戶3820106667384


這問題我都差點不想當美食問題來回答了。。。你男票這嘴也是可以

你可以問問他什麼不low啊?是不是宮廷法餐才不low?你問問他是不是天天吃和牛鵝肝龍蝦?


我一般見到的紛爭是重慶火鍋、廣東打邊爐/牛肉火鍋、北京/內蒙銅鍋涮肉之間的爭論,但實際這三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風俗、也各有各的優點;

沒想到今天蹦出來了一個直接說火鍋low的。。。


或許他受過什麼刺激?

這個問題並不是貶義,因為的確有些火鍋店就是會讓你踩坑的,一般有幾點啊:

1.價格過高,感覺不值

現在在外面吃頓火鍋的開銷越來越大,好一點的動輒就是人均150起;

同樣的食材,在家吃真的很值,而且肉還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部位去買;


2.食材不新鮮

這是一些火鍋店的通病。

因為備菜要提前備好,食材又不能提前加工處理,很容易看出來新鮮與否;所以質量不過關的店,很難做好這點。


所以最終就還是在家吃啊,想吃辣的就買底料嘛,重慶還愁底料不成?找一天帶你男票在家吃一頓,讓他感受下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