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明團隊:換個方式認識糞菌移植治療克羅恩病的價值

熱心腸小夥伴們 2020-02-12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發明團隊的研究在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發表。

張發明團隊:換個方式認識糞菌移植治療克羅恩病的價值

1月20日,來自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發明團隊的研究在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發表《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rohn’s disease: a new target treatment?》。本研究用“靶標治療”概念分解患者的“困難”,不用一個絕對的總體評分反映FMT治療CD的價值,而用“分檢”代替“桶裝”的評價方式處理,研究結果也支持以“靶標治療”的認識方式去理解FMT治療CD的價值。研究認為,CD的總體評價方法不能通用於臨床治療獲益評價,例如癌症的治療,在沒有方法消除腫瘤的時候,消除癌性疼痛也是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貢獻。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數據主要基於洗滌菌群移植(WMT)方法。這是目前FMT治療CD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最長的研究,並且第一次對FMT治療後CD患者的長期結局進行評價。這項研究也鼓勵臨床醫師們在使用HBI或CDAI等傳統評估方式外,以具體症狀改善為靶標評估FMT對CD的治療價值。

《熱心腸日報》解讀

張發明團隊:換個方式認識糞菌移植治療克羅恩病的價值

Microbial Biotechnology[IF:4.857]

① 分析174名糞菌移植(FMT)升階策略(step-up FMT)治療克羅恩病(CD)的長期隨訪患者,隨訪1-6年;② 定義7項CD患者的“困難”為需要解決的靶標:腹痛、腹瀉、便血、發熱、激素依賴、腸皮瘻、活動性肛瘻,評價FMT的有效“打靶”效果;③ FMT對7個“靶標”都顯效,其中腹痛、腹瀉、便血和發熱3個月有效改善率分別為70.5%,62.3%,72%和76.5%;④ 43.7%(76/174)、20.1%(35/174)的患者至FMT治療後最後一次隨訪獲得臨床應答和持續臨床緩解。

【主編推薦語】克羅恩病(CD)尚無治癒手段,糞菌移植(FMT)治療CD的療效尚存爭議,迄今為止,全球的研究者幾乎都是依靠CD的疾病活動度總體評分(如CDAI和HBI)作為評價依據。不可否認FMT能有效控制或者消除某些“困難”,但是既往的評分標準卻難以完整反映出其對疾病治療的貢獻。本研究用“靶標治療”概念分解患者的“困難”,不用一個絕對的總體評分反映FMT治療CD的價值,而用“分檢”代替“桶裝”的評價方式處理,研究結果也支持以“靶標治療”的認識方式去理解FMT治療CD的價值。研究認為,CD的總體評價方法不能通用於臨床治療獲益評價,例如癌症的治療,在沒有方法消除腫瘤的時候,消除癌性疼痛也是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貢獻。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數據主要基於洗滌菌群移植(WMT)方法。這是目前FMT治療CD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最長的研究,並且第一次對FMT治療後CD患者的長期結局進行評價。這項研究也鼓勵臨床醫師們在使用HBI或CDAI等傳統評估方式外,以具體症狀改善為靶標評估FMT對CD的治療價值。(@mildbreeze)

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rohn’s disease: a new target treatment?01-20, doi:10.1111/1751-7915.135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