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這次疫情來得突然,我們很多人第一時間,關注的都是如何防護。

孩子們從未經歷過如此嚴格的防疫方式,會感到害怕,會有很多疑問,家長如何應對?其實除了給孩子做好保護之外,我們也有責任給孩子們講講現在正在發生什麼。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要懂道理。社會熱點事件本身就是教育資源,當前全社會正處於罕見的非常時期,這種特殊的“情境”,正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健康習慣教育,引領孩子精神成長的契機。

我們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健康科普課

疫情期間,家長不用在孩子面前裝作滿不在乎。家長要嚴肅明確地告訴孩子——疫情未緩解,戶外還不安全,出門玩耍有傳染風險。

家長和孩子出現恐慌和焦慮情緒是正常的。如果家長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害怕,一邊自己卻緊張得不行,這給孩子傳遞的是矛盾的信息。

心理學家建議,家長要承認並接納自己的恐懼,也讓孩子認識並接納自己的緊張情緒,用科學的防疫措施和生活學習的合理安排來規避風險,降低恐懼情緒。

那麼,阻礙孩子出去玩的那個“敵人”是什麼?藉此機會,家長剛好可以和孩子好好聊聊科學。少用抽象名詞,多用具體比喻。

告訴孩子病毒的類型、病毒傳播的途徑、病毒感染細胞的方式,也可以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保護自然生態的意識。

如科幻作家郝景芳所說,世界確實有危險,但知識讓我們不害怕。這種病,是一種新出現的“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很小很小,我們的眼睛看不見它。但是藉助顯微鏡,就能看到它的樣子。它長得像花冠一樣,而且就像花要結果子一樣,它也想生育子孫後代,所以它就寄生在野生動物身上。但是因為有人吃了這些野生動物,所以這種病毒就轉移到了人的身上。這些被病毒感染的人,會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需要在醫院接受治療。

為了更直觀一些,大家可以拿出一些麵粉,來模擬病毒。讓孩子吹一吹麵粉,告訴孩子,打噴嚏的話,這些病毒會被吹散開,其他接觸到的人也會生病,所以要戴口罩。還可以把麵粉往孩子手上抹一些,然後讓孩子去拿玩具、杯子等物品。告訴孩子,不勤洗手,這些病毒,就很容易沾染到手上,揉眼睛、吃食物的時候,也會得病。

如果家裡孩子年齡再大一些,可以給孩子看更多科普資料,跟孩子一起討論一下這次疫情。從起因到防控措施都可以聊,這些也都會讓孩子的知識面,得到很大的拓寬。

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職業教育課

這是一張讓人為之動容的照片。

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我們除了讓孩子瞭解病毒,同時也應該讓孩子們瞭解,有千千萬萬的人,正在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保護著我們的安全。

孩子們應該知道,一位叫做鍾南山的老爺爺,84歲高齡還掛帥出征,到疫區中心去做調查研究。一大批科學家們,在日以繼夜的研究這種病毒,研製對抗病毒的藥品。一大批醫生、護士們,在24小時不間斷的照料患者,她們很多人都是在大年三十,還奮戰在前線。一大批警察們,都提前歸隊,在各個路口和人流密集場所執勤,給大家測體溫,減少感染。一大批建築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的,為建設新的醫院趕工,只為了收治更多的病人。一大批的工人們,也在不分晝夜的,趕製新的口罩和消毒液,讓大家都能保護好自己。一大批愛心人士,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全國都在馳援武漢。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抗這場疫情。

孩子們會知道,他雖然不能出去玩了,但就是待在家裡的這份平安,也是無數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付出巨大的努力,冒著巨大的風險爭取來的。

孩子們也可以藉此機會,更深入的瞭解每一個職業的特點和貢獻。對培養孩子感恩之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都非常有幫助。

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生活態度課

這次的疫情雖然影響了我們的假日,但我們可以在做好科普的同時,教會孩子理性樂觀的面對生活,積極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大家可以根據自家的情況,在家跟孩子做一些互動遊戲,增添歡樂氣氛。或者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個戰勝疫情之後,最想做的事情的清單,給他們更多的希望和信心。還有就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好時間規劃,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後就玩手機、看電視、隨時吃零食、或者無節制地瘋玩一天。這樣看起來是給了孩子自由,但實際上,假期最該避免的,就是無節制的睡懶覺、玩手機和吃零食。這些對孩子身體和精神都是有傷害的。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的,是規律的作息。假期可以適當放鬆,但最好動靜交替,張弛有度,運動、學習、閱讀、遊戲玩耍都要均衡分配。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每天的計劃表,引導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祝願每個小朋友都能擁有一個充實有意義的超長假期!

面對疫情,每個父母都可以在家給孩子們上好這樣的三堂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