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脆棗品種特徵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

寒露脆棗品種特徵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

劉麗等

棗是我國第一大幹鮮兼用的經濟果樹,營養價值高[1吉山花瑤],深受消費者喜愛。 “大雪棗”因其晚熟、果型大、優質、適應性強而深受果農青睞,紛紛引種栽培。但在山西晉中地區種植,發現其生長後期遇低溫會導致果實出現木質層進而影響果實品質,但 “大雪棗”含仁率高,幼胚能完全發育形成種仁,是很好的育種種質資源。項目組利用 “大雪棗”實生播種,篩選種質資源穩定性強、品質優的棗新品種 “寒露脆”棗。連續 10 餘年的觀察結果表明,“寒露脆”棗果個較大,商品性好,含仁率高,早果、豐產,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其綜合經濟性狀優良,適宜在山西省中南部棗適栽區及類似氣候區栽植,具有極好的市場發展潛力,於 2017 年 4 月通過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現將 “寒露脆”棗新品種主要特徵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進行介紹,供生產參考。


寒露脆棗品種特徵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


1 品種特徵特性

1. 1 植物學特徵

“寒露脆”的樹體中等大,樹姿半開張,乾性中等,成枝力強。樹幹灰褐色,主幹皮裂呈條狀,裂紋深。棗頭紅褐色,蠟層多,有不規則彎曲現象; 皮孔圓形,淺灰色,較小,數量中,略凸出。二次枝彎曲度中,平均長 38. 0cm,7 節,針刺不發達。當年生棗股一般著生棗吊 3 個,多年生棗股著生棗吊 3 ~ 6 個,平均 3 個; 木質棗吊較發達,棗吊平均長 19. 6cm,粗0. 22cm,著葉 14 片。葉片中等,葉長 5. 85cm,葉寬2. 55cm,葉柄長 0. 77cm; 葉片卵 狀 披 針 形, 深 綠,較光亮,較為平展,少數反捲; 葉尖銳尖,葉基偏斜形,葉緣波浪狀起伏,呈鈍齒狀。花量較大,每花序平均著花 5 朵,花中大,密盤直徑 4. 8mm,雄蕊 5枚,花瓣和萼片各 5 片,萼片黃綠色。

1. 2 果實經濟性狀

“寒 露 脆 ” 棗 果 實 倒 卵 圓 形, 平 均 單 果 重16. 72g; 果肩凸,梗窪深而狹; 果頂平或凹,柱頭殘存,萼片脫落; 果柄較粗,長 7. 05mm 左右; 果面較平滑,果皮較薄,完全成熟後為深紅色; 果點中小,密度中; 果肉淺綠色,肉質較細,酥脆,汁液中多,味酸甜,口感好,裂果率低,品質優於大雪棗; 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5. 20%,可食 率低於 “贊皇大棗”,為 93. 3%。棗 核 紡 錘 形,種 仁 飽 滿,含 仁 率90%左右,而 “贊皇大棗” 含仁率基本為 0。

1. 3 物候期

“寒露脆”棗在山西晉中地區,一般 4 月下旬開始萌芽,5 月中旬棗頭枝開始旺長,5 月下旬初花,6月初盛花,花期可延續到 7 月初,果實白熟期為 9 月上旬,脆熟期為 9 月中旬,10 月上旬完全成熟,較母本 “大雪棗” 早 15d,較對照品種 “贊皇大棗” 晚5 ~ 6d。落葉期為 10 月下旬。營養生長天數為 180 ~190d,果實生育期為 110d 左右,屬晚熟品種。

1. 4 生長結果習性

“寒露脆”的股吊率和果吊率較高,以 2~3 齡等幼齡枝的棗吊中部結果為主,早果性好。該品種嫁接樹第 2 年開始結果,結果株率 90%,第 3 年有一定產量,第 4 年平均株產 4. 0kg,最高可達 6. 0kg 以上。高接樹第 2 年全部結果,第 4 年開始大量結果,平均株產達 10. 1kg。

1. 5 抗性與適應性

“寒露脆”的抗性較強。2011—2014 年,在棗果脆熟期遇到連雨天氣,對該品種進行了裂果率調查和抗病性調查,裂果率為 25% ~ 30%,略高於母本 “大雪棗”,低於對照品種 “贊皇大棗”。另外,調查中發現 “寒露脆”棗表現了較強的抗病性,田間病果率低於 “大雪棗”和 “贊皇大棗”。

表 1 寒露脆棗與對照品種在山西晉中地區的物候期


寒露脆棗品種特徵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


2 栽培技術要點

針對 “寒露脆”棗品種生長結果特性,在生產栽培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 1 繁殖要點

以酸棗苗為砧木,山西中部地區於春季 4 月底—5 月初採用改良劈接法嫁接,接穗採用一次枝、二次枝均可。利用二次枝嫁接時應注意萌芽後及時對棗吊進行摘心,以促進主芽萌發形成棗頭枝,確保苗木正常生長。正常肥水管理下,優質苗木 2a 可出圃。

經高接試驗證明,該品種在 “雞蛋棗”成年樹上嫁接表現親和力良好,成活率較高,果實品質佳。夏季對高接樹的棗頭枝生長到及時開角、拉枝、摘心,促進樹體生長髮育和早果豐產。

2. 2 建園栽植

“寒露脆”對土壤要求不高,能耐瘠薄,耐乾旱,適應性較廣。但最好選擇避風向陽,光照充足,土肥深厚,排灌方便,土壤疏鬆的地塊建園。栽植時選用根系發育良好、植株粗壯、無病蟲害、無傷疤的一年生一級苗木。

於春季苗木萌芽前栽植較好。移栽前,先掘好80cm×80cm 大小的定植穴,施入熟腐農家土雜肥 20 ~30kg 作底肥,和土拌勻後回填,然後灌水踏實; 定植深度以嫁接口高出地面為宜,栽後及時灌水覆膜。該品種樹體中等,適宜於中度密植或密植栽培,適宜的株行距為 2. 0~3. 0m×3. 0~4. 0m,栽植 56~110 株/667m2。

2. 3 整形修剪

該品種以小冠疏層形、主幹疏層形等為宜。定植後,距地面以上留 80~90cm 定幹,第 2 年春利用新生棗頭枝上的生長健壯的二次枝分層錯落培養骨幹枝,層間距 40 ~ 60cm,在第 3 層最上部骨幹枝處落頭開心,不留中央領導幹。樹高控制在 2. 5~3. 0m。

2. 3. 1 培養骨幹枝

苗木定植第 2 年夏季選留適宜部位的二次枝,可留 4~6 節進行摘心以促進枝條充實。冬季修剪時只留1 ~ 2 節進行短截,以利用其二次枝的主芽萌發來培養樹體骨幹枝,以後每年根據樹體生長狀況,利用一次枝並留 4~6 節進行逐年短截,直至完成樹形培養。

2. 3. 2 枝條摘心

一般在 6 月下旬,棗頭生長到 6~8 節時,根據樹體生長狀況進行摘心。另外,各級骨幹枝冬季短截後,在短截處棗吊經常先萌發生長,因而影響主芽萌發生成棗頭枝,生產上應及時對棗吊進行摘心,以促進棗頭生長。

2. 3. 3 控制中央領導幹

冬季修剪時對中央領導幹進行短截,對過密的二次枝進行適當疏除。另外,對中央領導幹基部抽生的棗頭枝要進行及時疏除。

2. 4 花果管理

該品種早期豐產性能較強,可採用枝條摘心、拉枝開角等措施,以保障早期豐產和棗果優質。該品種幼齡枝結果能力也較強,為實現其連年豐產穩產,需加強肥水管理和修剪,並調整結果量,以合理負載。

2. 5 土肥水管理

該品種對土肥水條件要求雖不高,但要想使其充分表現優異的性狀特性就要選擇土層肥厚,有機質含量豐富的沙壤土。要滿足其萌芽期、棗頭枝旺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對肥水的要求。一般在上述 3 個時期各澆 1次透水,隨澆水前期可以適當追尿素 20 ~ 30kg/667m2,果實膨大期還應追施磷鉀肥 20kg 左右,應加強果實發育後期肥水管理,對提高產量和果實品質較為重要。每年秋季施有機肥 3000~5000kg/667m2,並灌封凍水。

2. 6 病蟲害防治

該品種較抗黑斑病、黑腐病和褐斑病,一般不需要採取特殊的栽培技術措施和病害防治技術。老果區棗園需注意防治棗尺蠖、綠盲蝽、棗瘋病等病蟲害。在棗果脆熟期,可提前搭建塑料防雨棚,以減輕連陰雨天氣帶來的裂果損失。


基金項目: 山西省科學技術發展計劃 ( 農業部分) 項目 “棗實生種質資源篩選及新品種選育”( 項目編號: 2012031200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