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大學生:我上!東營防疫一線的青春力量與擔當

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各級團組織廣泛宣傳發動青年志願者參與防控工作。其中,有這樣一群返鄉大學生,他們主動請戰,加入抗疫“第一線”。 在這防疫的特殊時期,東營市返鄉大學生在全市各級團組織的號召下,活躍在疫情防控工作前線。作為團員青年,他們主動請纓、衝鋒在前;在這關鍵時刻,他們褪去稚嫩,變得堅強;在這寒冷冬季,他們迎難而上,閃光逆行。

返鄉大學生:我上!東營防疫一線的青春力量與擔當

東營團區委 看到組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的倡議後,錦城社區多名大學生積極響應倡議,主動聯繫所在居委會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幾名大學生輪班到勸返點值守,協助工作人員做好返鄉人員登記和幫助隔離人員跑腿代辦等工作,為打贏這場戰役貢獻青春力量。 黃河路街道鑫源社區盛世龍城小區的在讀研究生李志宇,主動聯繫網格員報名參與小區內的防疫志願活動,在盛世龍城小區的勸返點擔負起勸返工作。 龍居鎮大學生志願者加入村巡防隊伍,參與路口勸返值班。河口團區委 索常瑞,中國石油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學生,曾是河口區希望工程的資助學生。寒假回村,正值疫情防控時期,他找到村支部書記,表達了想為家鄉做貢獻的想法,主動請纓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索常瑞說:“作為一名青年預備黨員,在黨和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名大學生,深入社會實踐,也是增強我人生閱歷的重要途徑。在崗位上,我體會到基層工作者的艱辛,也學習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對於我的成長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新戶鎮北臺子村雙胞胎哥倆郭奎森、郭奎林,就讀於齊魯師院體育學院,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參與疫情防控保衛戰。他們自費購買了300副口罩和一批消毒液,免費發放給群眾。在村口執勤檢查、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定時噴藥消殺、印發宣傳材料上門培訓、誓把“零感染”目標拿下。他們走家串戶發放宣傳單200餘份,耐心向群眾講解疫情防控狀況,消除群眾恐慌心理,堅定必勝的信念。並且充分發揮體育教育專業優勢,主動為鄉親們居家健身鍛鍊提供科學指導幫助,為抗擊疫情積極貢獻力量。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本身也是一項內容複雜、責任沉重的健康教育。作為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不能當旁觀者,而應獻出我的光和熱,與社區黨員群眾並肩迎戰,讓自己通過社會這個大課堂學到更多更鮮活的知識與技能。”談起踴躍參與抗擊疫情的初衷,哥哥郭奎森說出了心裡話,“為奪取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最後勝利,即便再難也要主動參戰,因為我是黨員。” 在河口街道八呂村有這樣一群青年群體,他們是平均年齡21.6歲的返鄉大學生,疫情期間主動請戰,犧牲了假期休息時間,為人民守護安康,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團員青年的青春擔當。

返鄉大學生:我上!東營防疫一線的青春力量與擔當

墾利團區委 車佳敏,家住在董集鎮車宮村,是齊魯醫藥學院的一名大學生,放假回家的她,還沒來得及感受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就被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新聞牽絆住了心,看到村裡的村幹部和黨員日夜堅守在崗位上,她焦急萬分,作為一名醫藥學校在讀大學生,她期盼著能用自己的所學所長為村裡的父老鄉親出一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心。 從外地回家的她數著日子,一過了14天隔離期,她立馬向村裡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與村幹部、黨員一起在勸返點值守,與網格員一起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說:“疫情面前、人人有責,作為一名大學生,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責無旁貸。” 郝家鎮侯家村侯炳晨是東營職業學院一名大三學生,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退伍士兵。疫情發生後,他的腦海中迴響起“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便立即投身到“抗疫護村”行動中。從初四起他堅持在勸返點值守,為防疫工作捐款捐物,元宵節送湯圓暖人心,防疫工作間隙,他再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賈淑貞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本碩連讀大二學生,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賈淑貞就通過自家診所給老百姓們做實事。“家裡開著診所,中藥啥的都全,就想著每天熬點抗病毒的中藥給村民們,讓他們增強一下抵抗力。”賈淑貞和媽媽邊給村民發藥邊說道。發藥的時候,賈淑貞也會詳細詢問村民近期身體狀況,對於那些有流涕、感冒症狀的還會單獨開方,熬製中藥,“這是給你的藥,回家之後記得早晚各一次,連續喝五天。”賈淑貞邊說著邊把一大兜中藥遞給了豐林村村民張月光。 同時賈淑貞還主動在村裡擔任起網格員的工作,每天到戶講解宣傳防疫知識。賈淑貞說疫情防控戰仍在繼續,我們一家也將繼續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全村人。相信通過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自從大年初二開始,我村所有村支部幹部和黨員,全力抗擊肺炎,看到他們頂風冒寒,我深有感觸”,黃河口鎮生產村返鄉學生張宇豪說到。 張宇豪作為一名黃河口鎮生產村的村民,為值班人員送去了慰問品,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共克時艱。正確認識防控形勢,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按照科學引導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做此次疫情防護的強心劑。彰顯青年擔當,隨時聽從共青團的號召,參與到身邊抗擊疫情的隊伍之中,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為防控疫情作出切實貢獻。” 墾利街道鹽窩村就讀於東營職業學院生物與生態工程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的李佳然,自疫情出現以來,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每天在村內做志願服務,冒著嚴寒在村口值守。在村內每天消毒時,幫著一起消毒,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天氣寒冷村兩委勸她回家,她都婉言謝絕,“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現在國家有難了,我沒有多大能力,只能盡我自己一點力量,相信一定能把疫情打敗!” 疫情阻擋了他們回學校的腳步,卻擋不住他們熱情的心,隔離期剛滿,董集鎮南範村王玲玲、王佳月這一對大學生姐妹花就自動請纓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有時候一整天在卡點值守,連口水都喝不上,可是她們的笑容卻如同澆灌了的花朵那樣燦爛無暇,她們說,“看看新聞上不斷增加的數字,再看看村幹部和黨員們忙碌的身影,我們待在家覺得很安心,我們只是想用實際行動把這份安心帶給更多的人。” 墾利街道辦事處牧場村的陳金利同學是萬千返鄉大學生的一員,從疫情一開始就積極響應號召,積極報名並主動承擔起了村裡的疫情防控任務,每天晚上協助村裡幹部在村口進行車輛檢查與人員登記勸返工作。每天晚上的值班導致了睡眠不足,早上回到家都會凍到手腳冰涼,但是他卻毫不在意,他說:“我們是國家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國家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挺身而出,這樣才不會辜負黨和國家對我們的培養。”這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擔當與奉獻精神!

廣饒團縣委 廣饒縣李鵲鎮鮑家村抗擊疫情勸返點,大學生志願者鮑懷龍正在給進村村民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室外溫度接近零度,7、8級的東北風吹到臉上,喘不過氣來,但他並沒有退縮。“現在是非常時期,人人都要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在網上看到武漢抗擊肺炎一線的醫生護士們,由於長期帶口罩臉磨起泡,手面接觸消毒液過多開裂,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他們給我們年輕人做出了榜樣。”鮑懷龍說。同他一起執勤的還有朱曉澤、鮑建文、孫凱悅等大學生,每隔2小時輪換一次,一天執勤12小時。村裡發出成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號召後,他第一個報名參加,同其他20名大學生組成了“鮑家村大學生疫情防控志願隊”,協助村裡搞好防控工作。 鮑懷龍、孫延龍、崔智文三位大學生負責村裡街道消毒清潔工作,對於從小很少幹農活的他們來說,要操作好車載噴藥機並不容易。車一走腿就打哆嗦,風機一開手冷得發麻,更別說噴藥了。好在經過師傅指點,他們很快就能駕馭這個“消毒能手”了。兩人負責操作噴霧機,一人負責開關和水箱。噴藥的時候,兩腿分開站穩,一隻手抓住橫杆掌握平衡,另一隻手握緊噴霧機,兩人協調配合,口令動作一致,噴霧機在他倆手中變得“非常聽話”。“左搖右擺,上下點頭,消毒無盲區,我們是‘滅疫三兄弟’。””鮑懷龍幽默地說。 在這群大學生志願者中,濱州醫學院大一學生朱曉燁同其他志願者負責疫情宣傳工作。一開始,面對自己熟悉的街坊鄰居們,很難開口。但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害羞,更容不得馬虎。“應對疫情首先要克服恐慌心理,堅持科學防控,最重要的是防範隔離,街坊鄰居不串門,家人之間洗漱用品不混用,做好消毒,相信此次疫情我們一定會戰勝。”朱曉燁在把宣傳材料送到每家每戶的同時,也把上面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朱曉燁他們不厭其煩,把防控常識慢慢講,讓他們記清楚;對過往群眾,提醒他們帶好口罩,沒事儘量少出門。

返鄉大學生:我上!東營防疫一線的青春力量與擔當

利津團縣委 北宋鎮楊董村返鄉大學生為反哺家鄉,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使命,5名大學生經過簡單商議後,迅速組成志願服務力量,成立了青年先鋒隊。醫學專業的石欣悅和石婉瑩利用所學特長,為鄉親積極科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實招,叮囑老年人減少外出、勤洗手。每天參與村口勸返點值班工作,及時勸返外來探親人員,登記出入人員、車輛情況,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昂揚向上、勇當先鋒的精神風貌。 “我報名、我報名”,隨著一個個快速的回覆,很快王王村組成了一個11人的青年志願服務隊伍。他們和黨員一同編入村內的值班隊伍中,每組實行黨員+大學生志願者的組隊模式,在勸返點24小時輪流值班,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當問到他們為什麼報名的時候,他們笑著說,雖然我們不能上前線,但是可以堅守好自己的陣地,不能讓前線將士的血和淚付之東流! 灶劉村4名返鄉大學生,自願報名參與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與村兩委成員、黨員一同在勸返點日夜輪流站崗值班,嚴格制止外來人口及車輛入村,認真測量本村外出人員的體溫並監督他們帶好口罩。 趙家村李志敏是魯東大學一名大三學生,當她看到村兩委幹部在疫情防控保衛戰中不分晝夜、不辭辛苦時,她用個人獎學金為村內勸返點的值班人員購買了酒精和水果等物資,同時還主動參與到勸返點的值班工作,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利津縣汀羅鎮光前村,00後返鄉大學生崔海龍主動請纓,組織本村5名大學生組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參與到政策宣傳、科學普及、疫情監測、值守勸返等工作中,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在疫情防控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

來源:黃三角早報 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李學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