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需要注意什麼?

lqz1019


什麼是肺結節?

所謂肺部結節,即單一、邊界清楚、直徑小於或等於30mm,周圍被含氣肺組織包繞的病變。臨床上是這樣定義的: 1.直徑小於30mm的軟組織病灶稱為肺結節; 2.而小於10mm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於5mm的結節為微小結節。

肺結節一定是肺癌嗎?

其實大部分肺結節都屬於良性結節,少數是惡性結節。那麼什麼樣的肺結節惡性可能性大呢?一是看結節大小,二是看結節形態。

結節大小

通常,小於6mm的肺結節惡性可能性小,每年隨訪即可;對於6mm-8mm的結節,相應惡化概率會上升,一般建議6-12個月隨訪,之後再看發展情況,這裡一定要注意,需要留出一定隨訪時間差,便於下次隨訪觀察結節的發展變化;對於,大於8mm的結節,則需要3個月隨訪,隨時觀察其發展動態,可能視情況需要活檢,因為其惡化的概率可能高達20%以上。

結節形態

一般惡性肺結節形態上表現為毛刺,分葉,胸膜牽拉,血管徵等。其次,惡性結節一般緩慢增長,一般突然增大的結節不考慮惡性。

所以說不要談結節色變,肺結節不能跟肺癌劃等號,發現肺結節不可怕,定期隨訪即可。如果隨訪過程發展有惡變可能,及早行手術治療。


小楊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肺結節會不會變成肺癌?肺結節有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肺結節在長出來的那一刻開始,性質就已經定了。是良性就是良性,是肺癌就是肺癌了,而不是在生長的過程中轉變為肺癌的。就好比,人分為男性和女性,在受精卵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是男是女。肺結節也一樣,在萌芽到被檢查出來,性質是定了的。

發現肺結節,應該注意什麼?

隨著人們醫學科普知識的不斷提高,老百姓也慢慢了解了肺結節。CT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檢測出來,這是好事。如果發現有惡性的徵象,可以及時處理,防止肺結節長大,出現到處轉移的後果,減少肺癌的死亡率。

肺結節是指發現肺內<3cm的病變。只要<3cm都可以叫結節,如果≥3cm就叫腫塊。結節和腫塊只是大小的區分,並不是良性惡性的區分。

肺陰影,很多粉絲留言問過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肺陰影,就是胸片或者CT看到肺裡出現了不是正常的影子,都可以叫陰影。可以是結節,可以是腫塊。只是說看到一個陰影而已,是什麼東西就不知道了。肺陰影這個詞一般都是胸片才下的。胸片發現肺陰影,一定要做CT看看是什麼東西,肺陰影≠肺癌。


肺結節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良性結節包括良性的腫瘤、炎性結節和其他良性的結節。惡性結節就是肺癌,肺癌有很多種病例類型,有腺癌、鱗癌、小細胞肺癌和大細胞肺癌。

體檢發現的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所以不用過於驚慌,但是也不能不管。

典型的惡性結節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這些都能在Ct上診斷出來。Ct報告上寫著考慮肺癌,那就要馬上手術切除治療了。但是對於一些小結節,特別是<1cm,>0.5cm的小結節,沒有典型肺癌的徵象,但是又不是特別放心的結節,就需要建議三個月隨診複查。如果結節<0.5cm則建議一年後複查。


有朋友問,發現肺結節,吃什麼能是結節消失?如果是炎性的結節,什麼都不吃,都有可能自行消失。如果是腫瘤性的結節,什麼都吃,結節都還在。所以,不要聽所謂的偏方,吃什麼能使結節消失的話。另外,如果醫生考慮炎性結節,可以吃點抗炎藥,炎性結節會吸收消失。

隨訪複查結節,不會導致惡性結節肺癌轉移

雖然隨訪的肺結節都是比較小的,大多數是<1cm,腫瘤的生長需要一定時間,磨玻璃結節的生長速度更慢,基本以年計算,一年可能才長大幾mm左右,更不會3個月就出現了轉移的說法。

Ct上說三個月複查,說明惡性程度不高,但是也不能排除肺癌的情況。三個月時間,如果肺結節增大了,那麼惡性可能性大。如果不變,仍然不能除外惡性,還是可以繼續半年後複查。

很多朋友體檢發現了肺結節就整日提心吊膽的,其實<0.5cm的結節,根本不用過於擔心,一年後複查即可。有些朋友整天睡不著,吃不好,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去切了,是良性的要開心,惡性的也要開心,因為提前做了手術。切的不是結節,而是心安。





小影大夫


很多地方已經把胸部CT作為常規體檢項目,胸部CT分辨率很高,於是誕生一個問題,導致發現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一半的人會發現有肺結節,這些結節大部分在8mm以下,有的只有1-2mm,但給檢查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肺結節會是否會變成肺癌,這也是很多有肺結節的人比較擔心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不嚴謹,肺結節從開始出現就決定了它的性質,並不是會不會變成肺癌,而是有沒有可能是肺癌。

肺結節是個影像學概念,是指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3公分的類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的病灶,影像學上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者多發,邊界清楚或者不清楚的病灶。大多數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尤其是5mm以內的結節。良性肺結節包括炎性假瘤、肺結核球、炎性性包裹病灶、矽肺結節等,這些肺部良性結節是炎症、肺結核、矽肺等疾病所致。這類結節長期觀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所以當發現肺部結節時,會首先根據大小、位置、形態、結節密度、結節多少等因素將其分類,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結節,對高危結節要重點關注,因為高危結節很可能是早期肺癌。哪些是高危結節呢?1.有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徵、支氣管中斷等惡性腫瘤徵象的結節;2.直徑在1.5cm以上的實性結節;3. 8m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4.磨玻璃結節中有實性成分,我們稱為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惡性概率最高。

發展肺部結節後最需要注意的是定期隨訪,隨訪方式通常是胸部CT,對於低危結節只需要1-2年複查一次。中危結節可以6-12個月隨訪一次,而高危結節通常建議3-6個月隨訪一次。對於1cm以上的純磨玻璃結節或者8mm以上的混合性磨玻璃結節,如果隨訪後沒有變化或者略有增大,建議直接手術治療。

對於有肺結節的人自身需要注意的是戒菸,並遠離二手菸,平時多鍛鍊身體,做一些健肺鍛鍊,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很多人查出肺結節,夜不能寐,寢食難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長此以往,對自身的健康非常不利。其實這是完全沒必要的,大多數結節都是良性結節,即便是惡性結節,一般是原位癌或者早期肺癌,只要進行手術治療完全可以治癒。所以擺正心態最重要。


胡洋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由於預後差,五年生存率僅有16%,以致於一旦被確診為肺癌,患者都會覺得了無希望,終日鬱鬱寡歡。

絕大多數的肺癌都與肺結節有關,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防範意識的提高,肺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而在肺結節的病人中,有大約一半都是吸菸人群,可見吸菸對肺部的損害是多麼大!

肺結節病因較為複雜,缺乏特異性,臨床上需要藉助低劑量螺旋CT來確診。小於3釐米的病灶才能稱之為結節,大於3釐米就是腫塊了。大小在5mm-1cm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於5毫米的即為微小結節。

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結節多見於肺炎、肺結核和良性腫瘤,惡性結節則是原發性肺癌或從其它部位轉移到肺部的繼發性肺癌,是十分危險的。

體檢發現肺結節,不需要太驚慌,如果有定期體檢習慣,第一次發現的結節多半是良性的,只要定期複查,注意生活護理,採取一定的干預手段,可以有效預防其發生癌變。

發現肺結節應該立刻手術切除嗎?

醫生是不建議這樣做的。手術切除並非一勞永逸,如果是低危結節,沒有切除的必要,畢竟“一刀切”有可能會損傷正常組織,還可能會存在復發的風險,既不能保證完全不復發,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只有15%以上惡變可能的結節,可以採取手術切除,25%可能性的結節,則是建議手術。

如何辨別肺結節的危險程度?

1、根據結節密度。肺結節通過影像檢查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和混合結節。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良性的可能性較高,但也不排除惡性的可能。混合結節的惡性率則可高達60%以上,可能會有分葉、毛刺、擴散至正常肺組織的情況,必須要儘快治療。

2、根據結節大小。通常情況下,越大的結節惡變可能性越高,小於5毫米的結節,且沒有家族史的人群,一般定期複查即可;大於2釐米的肺結節,惡性率達到20%;大於3釐米的肺結節則極有可能是惡性病變。

哪些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1、長期吸菸者,煙齡超過20年,或者長期吸入二手菸;

2、40歲以上,經常出現胸痛、咳血等症狀,體型消瘦;

3、有癌症家族史,特別是親人中有肺癌患者的;

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其它肺部疾病的患者;

5、經常暴露在灰塵、石棉或反射性環境中的人群。


心態是良藥


隨著低劑量螺旋CT(LDCT)在體檢和臨床上廣泛應用,越來越多肺小結節患者被檢出,但是檢出肺小結節不等於肺癌。



2011年一篇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道了美國政府肺癌篩查數據,共33個大型醫療中心參與,研究了53454例高危人群,三年內結節的陽性率為24.2%,在長達6.5年的隨訪中,有96.4%的病例為假陽性(不是肺癌)。

單從影像學上確定是肺癌很難的。對於肺結節有很多類型,主要依據肺小結節的大小、密度、形態、成分比例、以及特殊徵象來判斷其性質,對高度懷疑為肺癌的患者建議手術干預,難以判斷性質的常按隨訪3月—1年觀察隨訪處理,有時進行消炎處理再觀察,這些也都是一些治療方法。


(圖片來自醫脈通)
對於有手術指徵的患者,醫生會結合影像學,輔助診斷指標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或者穿刺活檢,痰液細胞學等來判斷病理類型。

更重要的是:診斷肺癌的金標準還是組織或細胞學病理,可通過穿刺活檢/胸腔鏡/痰液細胞學病理進行確診。



對於發現肺結節後,如果醫生要求隨訪的要及時聽從意見,定期進行觀察和隨訪,對於是否需要手術,醫生也會根據實際病情來判斷,並非隨意切除。即使查出來是肺癌,也是早期肺癌,通過手術切除治療可達到很好效果。因此患者也沒必要過於緊張,增加心理負擔,當然也不要掉以輕心,定期觀察,及時配合醫生隨訪及時就診。



同時,最好能要戒菸戒酒,堅持運動,保持良好作息習慣。大家有問題可以關注頭條號留言。


胸科新欣家園


肺結節很常見,有統計顯示,大約20%的正常人存在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

從病理角度來看肺結節,可以分為三大類:

1.有些肺結節已經是癌細胞堆積,應當及時手術。

像這位老人體檢,發現左上肺數個小結節堆積,建議三個月複查,如果有增大就要手術治療。

很遺憾,老人和家屬都沒有重視,一直到兩年後出現咳嗽咳血才過來複查,已經轉移了:

2.有些肺結節是癌前病變,應當定期體檢。

原位腺癌和不典型腺瘤樣增生,通常表現為小磨玻璃結節,從形態上跟炎症不好區別,因為生長很緩慢,可以長期隨訪觀察。

這是來自文獻的一個病例,病人左肺有一個磨玻璃小結節,緩慢生長,第6年複查的時候有比較明顯的增大,手術切除證實為原位腺癌。這種形態的不會發生遠處轉移,也不會復發,切除就治癒。但也不能不管不顧,因為這種的真的可以長成晚期肺癌。

3.有些肺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擔心。

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

這是一個邊緣模糊的磨玻璃結節,調取他三個月以前的老片子,沒有發現結節,說明是新近出現的炎性結節,因為癌性結節在一年內長不出來。後來經過抗炎治療吸收了。

查出肺結節應該注意什麼?

肺結節的診斷有規範的依據,包括結節的大小密度,內部結構和邊緣形態等。

如果有比較明顯的惡性證據,應當住院做增強掃描、穿刺等進一步診治。沒有明顯惡性徵象的中低位結節,一般是以隨訪觀察為主。連續兩年沒有變化的實性結節,基本就能排除惡性,但磨玻璃結節隨訪時間要更長一些。


影像科豪大夫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邏輯關係。因為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而肺癌是一個疾病和病理學的概念。

肺結節,不一定是肺癌,而肺癌可以表現為肺結節。

近年來隨著影像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發現。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而肺結節又分良性和惡性。

良性的肺結節主要包括肺部的炎症感染,肺結核,肺部真菌感染,以及良性的肺部腫瘤,比如肺錯構瘤。而惡性的肺結節主要就是肺癌。因此,不能說肺結節會轉變為肺癌,而是說,哪些肺結節是肺癌引起的,這就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判斷。

所以一旦發現肺部有結節,一定要去找專業的醫生進行鑑別診斷,並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治療。比如說惡性的,就要進行手術,如果是良性的就要進行抗感染治療,而結核引起的就要進行抗結核治療。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肺孤立性結節(SPN)的定義

可能大家認為肺的孤立性結節和肺小結節是同一概念,但是在醫學上這個概念是有所差別的。那麼肺孤立性結節又是什麼呢?

l 單一的、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小於或等於3 cm、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沒有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表現的肺部結節。

l ≥8 mm而≤3 cm

l 判斷惡性幾率:

1) <3%為低幾率,只需影像學觀察

2) 3%-68%應進一步檢查

3) >68%應以手術為主,術中快速冰凍,切勿穿刺!!!

SPN惡性的程度比小結節要高一些,也就是說SPN越大,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越大。

肺小結節的定義

l 肺結節為小的局灶性、類圓形、影像學表現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不伴肺不張、肺門腫大和胸腔積液。

l <8 mm

發現了結節該怎麼處理呢?

根據大小判斷:若結節<8mm,以臨床觀察為主。結節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若>8mm,就是典型的SPN了,約有百分之70%的人需求助腫瘤科的外科醫生,因為大約有68%的可能性需要做手術。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若有以下三點:

1) 有吸菸史

2) 年齡超過60歲

3) 有肺癌史或肺外其他癌病史

即使發現的是肺小結節,也要及時的求助於腫瘤外科醫生。

惡性小結節與良性小結節,我們又怎麼樣分辨呢?其實它們都有不同的特徵。

惡性小結節的特徵:

①增大;

②穩定並密度增高;

③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

④縮小但病灶內實性成分增大;

⑤結節具備其他形態學的惡性徵象。

良性小結節的特徵:

①病灶形態短期內變化明顯,無分葉或出現極深度分葉,邊緣變光整或變模糊;

②密度均勻,密度變淡;

③隨訪中病灶縮小(密度沒有增高)或消失;

④隨訪中病灶迅速變大(倍增時間<15 d)。

判斷結節的良惡性還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大小、形態、密度、內部結構、邊緣以及臨近部位等等,比如良性結節,通常長得小巧且光滑平整。

肺小結節又分為幾種,臨床上根據CT影像所呈現的肺小結節內部密度不同,分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實性結節。其中純磨玻璃結節可以是普通炎症、真菌感染、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潤或浸潤性癌;部分實性又稱混合磨玻璃結節,癌變的幾率高,需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實性成分大於50%的結節;純實性結節,雖然惡性概率低,但一旦明確為惡性,相對惡性程度高,進展快,在隨訪觀察中也需提高警惕。

在日常檢查中發現肺結節,大家並不需要太過緊張,醫生會根據危險因素制定出一系列的隨訪計劃。而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生存率越高,肺癌早期患者甚至可以被臨床治癒。


中大腫瘤志華醫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健康的觀念也有了改觀,不少人都有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合理的安排體檢也提上了人們的日程,隨著影像學技術的提高和新的檢查手段的出現,當體檢報告中出現了結節後,比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不少人免不了會有恐慌。相關數據表示,約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的人群進行胸部CT檢查後,會發現肺肺部結節等異常表現,當出現了肺結節後,不少人會和肺癌想到一起,因為肺癌確實是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那麼,肺結節的良惡性是如何區分的呢,肺結節會癌變嗎?

1,通過影像學檢查來判斷,肺結節的大小,如果肺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就越高,小於5.0mm的結節,良性可能性大;5.0mm-10.0mm的結節一般惡性的程度會稍高,需要密切隨訪;在10.0mm-30.0mm的結節中惡性腫瘤佔50-80%以上,這時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或者活檢明確腫瘤的性質,對症治療。

2,結節的密度,結節的邊緣是否光滑,是否有分葉毛刺,結節是否出現鈣化。結節如果伴呈現出爆米花一樣的分層、完全緻密的鈣化的話,而且結節在五毫米以下的,大部分都是良性。結節密度不均勻,有淺分葉、短細毛刺、胸膜凹陷,出現小結節堆積這類情況的話大部分都是惡性腫瘤,應高度重視,所以通過影像學檢查判斷也是區分肺結節的良惡性的重要手段。

3,通過生長可以判斷良惡性,比如通過定期隨訪觀察病灶長得快還是長得慢。一般來說生長非常快的,可能炎症的可能性大,如果複查提示病灶基本不生長或者生長特別緩慢的,一般大多是良性腫瘤。

4,詢問病史和查看臨床特徵,比如是否有嚴重的咳嗽,是否出現咯血咯痰,是否出現周身疼痛、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是否有癌症家族史或者肺癌家族史的人,比如說有重度吸菸的人,肺部結節惡性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會高一些。

以上就是區分肺結節的良惡性的基本方式,對於肺結節還是應該高度重視,比如純實性結節,直徑在4毫米以下不用隨訪;如果病灶在4-6毫米,首次檢查出來的12個月後應該再次複查,如果穩定,就可以放心,出現惡性的幾率會非常小的;如果發現結節直徑6-8毫米,應該6-12個月複查,如果穩定病灶沒有變化,還應該在此次複查的18-24個月後再次複查;而對於結節直徑大於1釐米的患者,首查後的3、9、24個月後複查,也可配合PET-CT檢查,必要的話也可以進行手術或者活檢確診。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1.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75px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其中,直徑在50px以下的稱為小結節;直徑小於25px的叫微小結節。肺結節依其密度不同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

2. 肺結節與肺癌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其中,部分實性結節是肺癌的可能性最大,磨玻璃結節次之,實性結節,尤其是小的實性結節最可能是良性的。

3. 肺結節大小與肺癌有什麼關係?是不是肺結節越大,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越高?

理論上講,肺結節越小惡性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發現,隨著肺部結節的長大,它的惡性程度也越來越高。也就是說結節越小,它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而結節越大,它的惡性可能性就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