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高元妹:我经历了最难的家属病情谈话

作为ICU医生,面对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早已习惯了与家属进行病情谈话,但这一次面对新冠肺炎,我却经历了最难的家属谈话。

——广医三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党员 高元妹

驰援日记|高元妹:我经历了最难的家属病情谈话

到达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监护室,我作为三个医疗组组长之一,第一项任务就是快速熟悉病房和患者情况,立即带队开展工作。就目前来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救治每一位患者。


暂时没有特效药,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仍然艰难

我工作的重症监护室,是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医附一院张挪富副院长、徐远达主任带队的医护队伍接管的,建立这个ICU病房是为了收治更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里由原来的普通ICU病房改造而成的,目前共收治了20个病人。面对这么多危重症患者,在我们来之前,张院长他们日夜不分地连续多日工作,早已疲惫不堪,我们的到来极大缓解了之前的压力。

目前ICU的患者主要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危重患者标准收治的,与普通肺炎相比,新冠肺炎的特点是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病人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暂时没有特效药。由于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难度大,ICU病床的周转率低,所以仍然存在“一床难求”的现实情况。


驰援日记|高元妹:我经历了最难的家属病情谈话

家属在电话里的哭泣,让我经历了生平最难的病情谈话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病人病情发展千变万化,我几乎每天上班都在和家属做病情谈话。但是这几天,我却经历了最艰难的病情谈话。

平生第一次通过手机一一联系病人家属,向他们告知我所管理床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连续六七个电话,每一个接到我电话的家属都是在哭泣的,当时心里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

一方面,他们听到我的电话告知病情,意味着家人还活着,但另一方面,家属们对家人非常牵挂,但由于病情的传染性,都无法探视,只能通过电话了解病情发展,万一病危也无法见到家人最后一面,所以家属们的情绪都非常的脆弱。

其中一位家属是协和医院的同事,她曾经是ICU的护士,她的父亲是我主管的病人,她对我说:“您不要有任何顾虑,您就放手一搏去救治他,我们全家人都感激您。”来自同为医护人员的理解让我很感动,但也让我特别难受。

换位思考,可能有一天我的家人也有可能被感染被治疗,我也希望家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所以,面对每一个病人,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

驰援日记|高元妹:我经历了最难的家属病情谈话

几天里,我们经历了许多之前未曾想到的事情,我们看到了这次新冠肺炎抗疫的艰巨,但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这让我们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战役!

通讯员:王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