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亂象!孩子最急需補的是哪一課?

據說,最近一篇 2003 年的小學生想象作文火了。這篇作文是這麼寫的:到了2020年,學生不用去學校,在家就可以上課。

如今看來,預言成真了。有報道稱,從2月10日起,線上上課人數超 2 億。這是互聯網時代史無前例的壯觀景象。不過,這個小預言家未能預見的是,網課才開始就已一地雞毛,師生以及家長被網課逼瘋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比如,防疫部門反覆告訴大家近期儘量別出門,但是,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打印上課資料、購買上課相關設備等,在街頭排起了長隊。這樣的盛況,似乎只在不久前瘋搶雙黃連口服液時出現過。

再比如,在家裡還得舉行開學典禮,甚至體育課、課間操一樣也不少,引發樓下鄰居的抗議;幼兒園也蹭熱鬧開網課並要求打卡,運動視頻打卡、聽故事回答問題視頻打卡、手工製作打卡;生物老師在講到細胞分裂這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講到精子和卵子的分裂這部分,直播內容因涉“黃‘被直接咔嚓;由於對直播軟件不熟悉,有老師開了全體學生禁言後,卻要求學生跟他互動……至於因網絡卡頓而鬧出的笑話更是此起彼伏。

可以說,這是由全國多地師生聯袂出演的一個大型教育”災難“短片。當前抗疫正是關鍵時刻,拐點仍未到來,這”網課亂象“下的各種”蹭病毒熱點“之怪現狀,見證了教育形式主義之根深蒂固。

事實上,疫情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與最初對它的巨大危害性干預估不足相關。但對教育部門而言,從疫情爆發到網絡開學有足夠長的準備時間,不存在突然襲擊,如此手忙腳亂說不過去。雖然這種大規模的網絡直播是教學史上的第一次,但很多問題是完全可以通過預見來避免的。

更重要的是,教育是最強調創新的領域,但是,從這樣的網課中我們見不到多少創新,還是各就各位、按部就班,只不過是將教室搬到了網上。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疫情蔓延之際,如果仍然滿足於讓孩子只安心補課、安心讀書,說明我們的教育理念一定出了偏差。教育的目的是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這一場正在演繹的災難與每個人相關,如果讓他們置身度外,如果讓他們這個時候還不學著關心身邊的苦難與苦痛,並從這樣的苦難與苦痛中汲取成長的力量,一個人如何完成真正的精神的發育?

比讓他們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或者說正常的價值觀。知識是力量,人格與良知才是方向。疫情讓我們看到了某些人心的潰敗,我們要告訴孩子,怎能才能避免成為那樣的人;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勇氣、擔當與真誠,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

我們需要讓孩子更深地明白自身與自然、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或者說,我們更需要的,是補“如何做一個正常人”的課,補“如何有勇氣、不說謊、講真話”的課,補“如何獨立思考、直面現實、自立立人、自救救人”的課。

小學生預言2020年在家上網課當然只能當作一個段子來看待。沒有誰能準確預言未來。我們能夠預言的只是,未來,掌握在今天的孩子手裡。今天,我們教給他們怎樣的價值觀,讓他們成為怎樣的人,未來,他們就將交給我們一個怎樣的社會。

網課亂象!孩子最急需補的是哪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