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歲了,在銀行上班,感覺壓力大還沒前途,現在想裸辭,可以麼?

秋心77091432


【逢言職場說】觀點:針對題主目前的個人情況,我建議你不要裸辭。一是現在很多公司基本上35歲就是職場招聘的分水嶺,年齡35歲及以上的一般會直接被HR pass掉;二是35歲了個人及家庭壓力都較大的時期,很多這個年齡層的職場人有供車、供房養子壓力,相信你也可能存在這些情況;三是銀行的薪酬福利待遇相對一些工薪層來說較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四是你在銀行上班時間特別寬裕,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拓展第二、第三收入來源,比如自媒體運營,寫作投稿,經營電商平臺等;最後,記住千萬不能裸辭,如果實在想離開銀行體制工作,那也應該先做好規劃、衡量利弊並找好工作後再離職。

我有個朋友的太太G跟你的情況很像。G今年34歲,在郵政儲蓄銀行上班5年了,她覺得銀行的工作太單調了,想出來跟著老公一起創業。我朋友也建議她不要離開銀行,繼續上班,工作壓力不是很大,還有較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上學等。她不聽勸,去年堅決離開了銀行,出來後跟著老公東奔西跑,一段時間後嫌這嫌那。後來又去企業上班,上班也不太適應,年底又離職了,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呢。辭職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做好分析,不然就跟G一樣,找不到工作,在家閒著不是個事,生活壓力還那麼大。

我們回到題主問題和結合G案例來具體分析:

一、首先分析自己為什麼壓力大,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是否可以協調和解決

1. 在銀行上班的壓力來源於哪裡?在大多數人看來銀行上班較為輕鬆。你首先得清楚你的壓力是來源於工作、業務、還是生活或家庭上的壓力?找領導、同事、家人溝通,協商看能否解決?

2. 清楚的明確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和需求。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還是真的感覺銀行的工作已經到天花板了,沒有發展空間等,必須得出來了。

通過上面幾個問題思考和找出問題,找領導、同事、家人幫忙解決,我相信的可以解決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就看你能不能不忘初心和堅定自己的夢想。

小結:認清自我和工作現狀,找出問題沒解決問題,不然人生就會有遺憾!

二、假定不辭職,思考做好本職工作之外,自己還能做什麼

認真思考:假如你銀行工作的壓力等問題解決之後,你不用辭去銀行的工作,你還能在工作之外做什麼?找到豐富、提升自己的更多選擇。比如現在很多職場人、寶媽等堅持自媒體運營,閱讀寫作投稿,電商帶貨等等。一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二是可以拓展更多的收入來源,讓自己變得更有底氣。

職場人8小時之內求生存,8小時之外才是發展。提升能力幹好單位的本職工作,同時也可以通過學習、加入圈子、多發展一些興趣愛好,發現和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不斷學習專研,萬一有一天真的辭職了,興趣愛好也可以發展成養家餬口的事業也不錯。

小結:做好專職工作,同時可以多發展一些愛好,尋找機會,挖掘自己的潛能,開啟多管道收入。

三、謹慎裸辭,辭職,跳槽前一定先做好充足的準備

職場人,到了35歲這個年齡的人跳槽都需謹慎,何況是裸辭,堅決不要裸辭。假如自己在銀行真無發展空間和的確壓力山大,並遇上了真的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你在跳槽前必須做充足的準備,“騎驢找馬”,找到合適工作再辭職。

具體可以如下:

1. 利用swot分析法,先做自我分析

  • S優勢:做好自我定位和職業發展計劃,找到自己的優勢,核心競爭力,發現的短板,揚長避短;

  • W劣勢:目前自己職業生涯困境是什麼,年齡,能力,技能等,全部羅列出來;

  • O機會:市場上有多少是適合自己來選擇的機會,工作、創業?能不能做詳細調查後尋找到合適的機會;

  • T威脅:目前自己的家庭環境,生活壓力,供房,供車,養孩子?家人健康等一一梳理,排除威脅。

通過羅列,對比分析,綜合衡量之後,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做?

2. 做好面試準備

①尋找意向企業,瞭解意向崗位JD,對意向公司做全方面的瞭解;

②根據意向公司、意向崗位有針對性的製作多份營銷型簡歷,不要所有公司都用同樣的簡歷投遞,要突出優勢和重點,提高面試機會;

③做好面試前準備:擬一個好的自我介紹,總結覆盤職業生涯中的業績、亮點、能力、技能等,有針對性的研究一下面試策略,比如談薪等。

④安排好面試時間,不與現有有工作發生重大沖突。

⑤跟進面試結果,確定offer,拿到offer後申請離職。

小結:拒絕裸辭,“騎驢找馬”,做好面試準備,合理安排面試和跟進結果,拿到Offer後,再申請辦理離職。

四、總結

【逢言職場說】總結:作為職場人,特別是年齡到了35歲及以後,需謹慎跳槽,杜絕裸辭。要做好自我定位,發掘潛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拓寬視野及知識面,放大思想格局。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果斷抓住時機跳槽或者創業。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在此之前請好好磨練和打造自己,多長本事。即使跳槽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再行動。希望題主好好的把握現在,做好分析衡量,再做選擇。


以上是我對於問題的理解,給出個人觀點,希望能夠為你提供參考!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我是@逢言職場說,跨境電商HRM,專注職場領域,分享實戰職場乾貨、走心成長心得、職場進階秘籍。

逢言職場說


我是馮阿元,不建議裸辭。可以一邊繼續上班,一邊再投簡歷找工作,我大學畢業後就考到了家鄉的地方性銀行,身為一名銀行人,非常理解你所說的工作壓力大,後來也從銀行出來了,下面說下我當時的具體做法吧:

01

因為學的是財會專業,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銀行是首選。大四趕上校招一路筆試面試很順利就通過了考核,收到銀行的錄取offer的時候,說不高興是假的,畢竟我們一個宿舍6個人最後只有2個人通過了考試,好多人在第一輪的簡歷篩選就被淘汰了。

本以為找工作這麼順利,以後就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了,結果還是太年輕。等到真正上班了才知道,現實的殘酷!

02

因為互聯網金融的衝擊,現在銀行業已經沒有過去那幾年那麼光鮮亮麗了,進去以後才知道無論什麼崗位都得拉存款,跑業績,這些都和工資掛鉤。好吧,為了收入就努力吧,但是慢慢發現總是競爭不過一塊進來但是家裡有關係有背景的那個人。

真的很沮喪,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社會有時候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又加上後來有太多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報告,幹不完的工作,幾乎天天加班沒有自己的個人生活時間,上了一年半的我,在升職無望後,終於下決心想辭職了。

03

我本意是想裸辭在家複習考研的,當時考研複試差了2分,一直耿耿於懷,所以內心一直有一個讀研的夢。但是和家裡人溝通後,家人都不建議我裸辭,讓我試著一邊工作,一邊備考。

其實家人說的也對,如果裸辭的話,萬一考研沒考上,又沒有應屆生的身份,工作相對也不是那麼好找。雖然銀行現在比較累,但是收入在我們這個十八縣的小城市還可以,至少有個保障。真的衝動辭職的話,怕我後期沒了收入在家壓力會更大。

綜合了各方面利弊以後,同意了家人的建議,於是選擇一邊上班,一邊在家學習備考。

現在想起來那半年,幾乎是自己最努力的日子,甚至比高考還努力。因為內心一直有個聲音:不想就這樣一輩子呆在這裡,真的想出去看看,我還年輕,不想認命!

04

好在後來的結果是比較好的,很幸運地通過了初試和複試,收到了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現在還記得自己遞交辭職報告時的心情,真的爽呆了,因為當時沒有和銀行的同事說過,在大家得知我要離職的時候,大家都很驚訝。雖然最後交了5000塊錢的違約金,但是自己還是很開心,因為終於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和工作了。

讀研的時候也和原單位的人有聯繫,得知也有幾個同事陸續辭職了,最值得敬佩的是李姐,當時李姐已經34歲了,兩個孩子的媽媽,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我們當地一家政府機購的公務員。

後來和李姐閒聊才知道,李姐一直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在複習公考,每天回家照顧完小孩以後,都要看書到深夜1點,默默學習了3年才終於考上。

李姐說:因為沒有個人的時間,沒法照顧小孩,所以一直想辭職。但是辭職的話,沒了收入家裡還有兩個小孩,還有車貸房貸之類的,只能對自己狠一點,咬咬牙選擇一邊上班一邊備考,現在看來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我以及身邊人的真實經歷,說了這麼多還是建議你不要衝動,想辭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還是要謹慎,最好“騎驢找馬”,可以一邊上班,一邊備考或者投簡歷。

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能堅持,最後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個人建議還是留下來,我老婆年初時候向銀行人力遞交了辭職報告,結果人力百邦勸說,主要意思就是老婆35了,在銀行做了10幾年(風控)出去再去找工作確實不太好找(當然如果是去其他銀行還是可以的,但是工作強度肯定比現在的要大),且家裡還有2個孩子,如果貿然離職,我的壓力就很大了,所以我也不是很贊同離職,後來,老婆也和領導說了難處,最後處理結果就是調崗到其他部門事情後,也告此一段落。其實銀行工作是累點,但各項福利都不落下,就像上次老婆生病住院花了6萬,除去醫保自己花了1萬左右,因為銀行有替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又報銷了一半左右,所以說,能熬就先熬著,如果家裡有礦,另當別論。所以,可以和領導說說難處,看看能不能申請調崗或者調其他分行之類的


影視地域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絕不可以裸辭。除非你到了那種不用帶著簡歷滿街找工作的等級,否則還是請三思而後行。為什麼我不提倡裸辭呢?我們可以從銀行工作的狀態和裸辭帶來的“綜合徵”思考幾個問題。

先來說說在銀行工作的狀態都是怎樣的。

一、銀行職員待遇

隨著各種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崛起,加之實體經濟遭遇“冰點”,銀行的現金業務和非現金業務都遭到或多或少的衝擊,這和前幾年鼎盛時期無法相提並論。對於銀行業從業人員,根據銀行的性質,還有崗位劃分等都有很大差距。

我一個同學是某行的省會城市分行營業部的,畢業後考進銀行做櫃員,剛開始進去基本工資五千的樣子,各種補貼幾百塊,績效按季度發,上半年一般不發獎金,從下半年開始頻繁發錢,年底還有豐厚的獎金。

不同銀行之間可能不盡相同,有的銀行可能是上半年多下半年少,在這個二線省會城市第一年櫃員工資將近十萬,不同支行效益不一樣,在此基礎上浮動,而且差距很大,但是如果自己能力強,各種指標任務都能完成,獎金會更多。可以這樣說,獎金是一個銀行職工為之奮鬥的根本動力。

二、銀行職員工作壓力

不管是什麼性質的銀行,壓力都大。對公客戶難挖掘,小微客戶風險高,對私貨款沒額度,所以說在銀行內部不要妄想找到一個輕鬆的職位。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壓力,經理壓力更大,一年有新開卡、基金、理財、存款的指標,還有各種的利益創收考核。我們都說企業的根本目標是盈利,銀行也不例外,如果不能賺錢的人銀行也是不會要的。

三、銀行的前途

三類人適合待在銀行:

1、有強大資源、有背景的人,這類人其實不止在銀行,在任何行業都能又不錯的業績。

2、沒資源、沒背景但是為人處世比較圓滑、八面玲瓏的人,這類人可以慢慢的往上爬,畢竟銀行的利益來源點靠存貸差,無論是吸收存款還是放貸都是考驗人際交流而不是其他,用最普通的觀點去定位銀行就是銷售。所以為人處世顯得尤為重要。

3、沒有較大的名利心而且不愁吃穿,混著社保等退休的人。這類人只要能受氣毛,熬到一定的階段說不定還能又一官半職。

面對銀行的這種從業狀態,我們就能明白題主所說的壓力和沒有前途指的是什麼?

所以說面對這種狀態,題主首先要明白不管是什麼行業,壓力都一直存在,而且有的並不比銀行的壓力小,比如前段時間行業大佬提產的996工作制等。其次是關於前途的問題,銀行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因為它是處在利益中心的,所以題主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對自己做一個畫像,看自己屬於那一類人,這樣才能規劃接下來職業路。

接著,再來說說在裸辭的“綜合徵”都有那些?

一、職業“危機”

現在的35歲職業瓶頸期對於每一箇中年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跨越的門檻,如果題主35歲現在處在管理層,那麼辭職後依然可以靠著銀行的背景加持進入金融相關的企業繼續做管理層。如果35歲依然時一個專員的話,那麼面對技能單一的窘境,裸辭後銀行肯定還是第一選擇,這就相當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沒有實質性的轉變。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轉行,但是面對其他行業的要求,以後的職業肯定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加上隨之而來的學習成本和競爭壓力也是題主需要考慮的。

二、 家庭壓力

35歲對於來說應該處於上有老人下有小的狀態,那麼這就相當考驗這麼多年的職業沉澱了,如果靠人脈短時間就能找到一份不錯工作,那麼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是不能短時間找到工作,你將面臨家庭生活的壓力,這方面的壓力首先來自小孩的教育問題和老人的贍養問題。其實有的人還將面臨車貸房貸的問題。所以家庭是我們辭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 、裸辭的成本

跳槽一般情況下會產生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可預見的工資和社保的斷繳,間接成本就是在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還在繼續支出的經濟等。

大數據調查顯示,只有15%的人3個月內找到了工作,29%的甚至一年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說一個人裸辭不能立刻上崗最少將會損失六個月的現金成本。

那麼面對以上的問題,在三十幾歲面對職業生涯出現危機在面對壓力和前途迷茫是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 、正視問題、調整心態

首先做到自我認知,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的缺點和短板是什麼?

  • 通過那些方式可以解決?

  •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成本和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二、從業思考

三十幾歲在沒有體力和活躍思維的加持下,經驗是一箇中年職場人的制勝的砝碼。如果辭職的話。下一分工作可以找同行業性質的工作,用自己的積累的人脈和資源去盤活自己職業生涯

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出發,我們都不建議裸辭。找準自己的定位,利用所有能用的資源。就像《圍城》裡說的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我們都是某座城裡或者城外的人!


筆記簿杏豆


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或者沒有想好退路,一定不要裸辭。所謂裸辭一時爽,最終等待你的是不知所措與迷茫。

當然,如果你能達到以下境界,你可以選擇裸辭。

幾年前,我就做過裸辭這事,我在某家用人單位幹得不爽,對那份工作也失去了激情,最終便選擇了裸辭。裸辭之後的當天,便接到了同行業給高薪請我過去上班的電話,被我拒絕了,第二天,第三天依舊會接到同行業高薪請我過去上班的電話,但依舊被我拒絕了。我拒絕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想轉行。

可能有朋友會疑問,為何我裸辭之後的當天會有用人單位高薪請我過去上班?重點講的也是這點。之所以會有很多用人單位高薪請我過去上班,是因為我處於行業內中高端的地位,也就是說做出過一定的成績與有那麼小點名氣。也就是說,你裸辭可以,想要換一個工作環境同樣可以,但前提是你要麼有本事,要麼找到了下家,如果你兩樣都不具備就貿然選擇裸辭,最終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你裸辭之後一定會經歷迷茫,因為這種情況曾經在發生在我的下屬與同事身上。

先來說說我的下屬,這位下屬在離職的時候對我說,他已經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畢竟年少無知,又別無所長,也無突出本事,但見他如此執著,我便答應的他的離職。

他離職之時,我問了他這樣幾個問題“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了麼?”他回答“沒有,走一步看一步”

我繼續問“準備做什麼?”

他回答:“工作那麼多,隨便做啥都行”

聽完之後,我對他說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無論是迷茫也好,不知所措也罷。

果不其然,他離職之後三個多月沒有找到工作,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也沒有本事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另外一位同事也是一樣,因為幹得不爽,選擇了裸辭。當時我也勸他不要裸辭,他自信滿滿地說“工作哪裡都有,不缺,最重要的是想要換一份工作。”

他裸辭之後,在半年之內換了幾份工作,也沒能找到一份合適的,要麼是不適應工作環境,要麼是用人單位沒讓他通過實習期。

回到問題上來,35歲,銀行上班,感覺壓力大,沒前途,現在想裸辭,可以麼?

一定不要裸辭,首先要正視你自己的工作,就目前的就業情況來說,有多少人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許你所反感的工作,正是別人所羨慕的工作。

即便真想辭職,一定要衡量以下幾點:

一、離職之後,你能做什麼

一旦選擇裸辭,裸辭之後你能做什麼行業?你有思考過麼?

即便你真的想要離職,也一定要想好未來的去向,不要貿然選擇離職,不然最終會因為擇業而不知所措與迷茫。與其這樣,還不如便工作便尋找人生方向。

二、有無拿得出手的本事

在銀行上班太久,可能對外界很多行業都比較陌生,此時的你是否有其它拿得出手的本事?如果沒有,建議不要離職。

一旦你離職之後,即便新選了行業,依舊是一個行業新人,薪資待遇這塊跟不上也純屬正常。

三、調整心態,積極向上

壓力大,沒前途實際上不僅僅是你的感覺,也是很多職場人士的感覺。

沒有一份工作是沒有壓力的,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此時,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將這種情況看做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積極向上,邊工作,邊學習,以此來提升自我價值。


肖軍說職場


以前總認為公職沒有前途,死工資,一眼望到頭的職業生涯,裸辭那一刻,覺得世界都美好了。可第二天,就覺得世界更黑暗了。別問我為什麼,現在成了負豪了(痛哭)

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銀行賬戶裡沒有入賬時的那份焦慮。還有看起來數不清的職位招聘,卻並沒有你一席之地的惶然。

現在的年輕一代,不再像上一代人那樣要面對“不幹,就沒飯吃”的窘迫。

所以,我們考察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待下去,不再侷限於能否薪資水平,還有了更多要求:

第一份工作一個月,老闆讓我下班後去應酬,果斷辭職;

第二份工作半年,同事看我不順眼,老打小報告,趕緊走人;

第三份工作一年,空降的領導很摳門,還給我穿小鞋,實在不想待了,,

不喜歡,幹嘛還要勉強自己。我們不斷選擇裸辭,想去解決職場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最終卻沒能解決根本問題。

畢業工作三年後,才發覺自己和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相比,毫無競爭力。

無需承擔太多後果的情緒性裸辭行為,會讓人“辭職上癮”。然後從一個剛畢業的壯志有為青年,陷入了“無金錢、無準備、無才華”的三無死循環。

於是在離開錯的公司,卻不知道對的在何方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你所謂的選擇,不過就是逃避。

裸辭帶來的被動局面,不用多說你就能想象出來:

中斷收入源帶來的經濟壓力;

隱約的心理負擔,導致自我懷疑;

喪失了原公司的人脈和平臺資源;

削弱了與下一家公司談判的資本和底氣;

……

裸辭≠詩和遠方≠翻新生活。詩和遠方都是需要資本的。正如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的那句話:如果你什麼都沒準備,那你就是在準備失敗。





影視經典回放


不要辭職,不然你絕對會後悔的!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家裡表弟表妹都在銀行,一開始進去都不適應,做不完的任務、每天開會、報單排名,差不多熬到30歲就不再抱怨了。為啥呢?

因為公積金高啊,就比如我妹妹在四大行,買房子貸款月供8000,有5000都是銀行幫她還啊,也就是30年150萬白花花的現金都是銀行替她還。這時候她再也不說銀行不好,沒前途。

工作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而房子便是壓在每個人身上的一座大山,題主今年35歲,房子問題肯定也早已解決,並且也正在享受銀行給你帶來的福利。所以多想想好的方面,不好的地方想多了便是鑽牛角尖。

別聽外面誰誰誰混得有多好,事實上做生意做老闆賺大錢的就那麼些人,其他都是金字塔底下的人。身邊大多數不都是簡簡單單工作嗎,哪有那麼多好的發展和選擇,無論你在哪個單位發展都會遇到瓶頸期的。是不是每次遇到,都要這樣想辭職的問題呢!

題主典型的職業倦怠問題,婚姻生活也是一樣的,兩個人在一起過一輩子,哪有不膩的,難道膩了就要換人嗎?換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一帆風順,每天都跟談戀愛一樣的心情去面對工作,一切都在於自己如何調整,快樂是自己找的!


閃亮金星


我也是35歲,壓力也好大,尤其是像我這種做開發的,就是想上班都沒什麼公司要了。很多公司現在招IT開發,都希望年齡不超過30歲。我能一直做開發做到35歲,也不容易,儘管之前也做過技術經理,但是小公司管理崗也只是虛設而已,多數時候還是做開發工作。

好在這個問題,我早幾年就意識到了,所以從2015年開始,工作之餘,自己就花時間經營自己的副業。我的副業主要就是理財,今年理財收益也差不多頂上一年的工資收益了。通過理財增加額外收入,一個方面讓自己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就是哪天失業了,通過理財也能賺錢養家。

所以對於我們沒有背景的人,任何時候都要有危機感,都要早做準備。平時多付出點時間經營自己的副業。當你的副業也開始能賺錢的時候,你的生活壓力不會那麼大。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招年輕人,如果到了35歲還是做基層工作,那麼後面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不是你想辭職,而很有可能是公司辭退你。


月牙亮投


不建議裸辭,如果你真的不想要這份工作的話,還是找好下家後再辭職。

有個朋友入職後三個月還找不到工作,現在非常的迷茫和煩躁。一開始他覺得應該能很快找到工作,但事實上確實能很快找到工作。但是那些工作那麼他看得上的也看不上他,看得上他的他又看不上人家。結果前前後後找了三個多月,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

那時候經濟壓力也挺大的,所以人就非常的煩躁,最重要的是對未來的迷茫。他也想要回去原單位,但是人家原單位不缺人,搞得他現在非常的尷尬。

像你這種的話,想要出來馬上找到好的工作,難度還是挺大的。這個時候如果裸辭的話,也會碰到類似的問題。要是自己的經濟壓力大多撐一段時間,要是經濟壓力大的話,到時候就很難辦了。

何況銀行的工作,相對來說比外面的待遇和穩定性都不會差。你在外面還想要找到類似的工作難度挺大的,外面的私企壓力並不會比銀行的來得小。經常加班加點是常事。特別是像你這種沒在私企工作過的,是沒辦法體會到。

所以如果非要分工作,建議你找好下家後再換。


老茶關係學


衝動是魔鬼,千萬別裸辭。以我身邊職場人士的經歷來看,裸辭給自己帶來的壓力一點不亞於你現在工作中的焦慮,套用名人的話來講:你以為你逃離了牢籠,其實那裡才是天堂。

毫不誇張地說,中年裸辭真的會讓人懷疑人生。不知道題主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有沒有車房貸壓力,如果有,我誠懇地建議你不要裸辭。等你走出銀行大門,到外面求職時就會發覺35歲已是個職場上的尷尬年紀,高不成低不就,能選擇的機會實在太少,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更是要可遇而不可求。

對於題主現在這種情況,我完全能感同身受。久在職場上的老司機,誰沒有在壓力下上班如上墳的經歷?為了生活,很多時候只能選擇堅持和努力,熬過難關也許就是一片睛天。如果衝動之下選擇裸辭,事後悔之晚矣。

能夠堅持最好不要選擇辭職。

以我的經驗來說,題主身在銀行工作,已是超過很多人的層次,這一點題主也許還未意識到。就如我們這些身處私企的草根來講,承擔的壓力、付出的血汗決不會比題主少,但長期來看,我們的發展前景比題主差的多了。N年後,我們這些私企工作者不知何去何從,求職都比較困難,而題主在銀行多年肯定可以媳婦熬成婆,以後的待遇將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如今的經濟形勢下,想求一份滿意的工作並非易事。題主如果覺得不信,可以先搞幾份簡歷投出去試試就會明白。職業倦怠感人人都有,但不是都要用裸辭來面對的。

工作壓力要學會化解。

不是說銀行單位你有壓力,就是生產線的工人同樣有壓力。面對壓力,成熟的職場人士必須要學會化解,而不是用辭職來逃離。老實說,我並不認為銀行的工作壓力比我們這些私企就大,估計題主屬於完美主義型或者敏感型人群,所以對壓力的反應比較揪心。這一點,我認為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承壓能力,這樣在職場上才能走的更高。

  • 提高自己的鈍感力。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所不能的奇才,我們只是一個職場上的奮鬥者。沒有人可以把工作做到十全十美,別人做的未必比你更好。太在意對自己的看法,只會增加心理負擔,對工作對人生並無益處。記住一句話:太陽終究會從東方升起。

  • 積極維持職場人際關係。我們的很多職場困擾其實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與上級領導和同事、下屬關係融洽,有助於自己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會緩解工作壓力。其中尤其要加強與領導的交流,他的指導和幫助會讓你重新拾起信心。

主動拓展自己的技能。

不論是否在單位發展如意,都要有憂患意識。職場上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還是要看能力。或許升職加薪會受一些桌面下的原因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實力終究是自己職場長青的最好憑恃。題主覺得在銀行沒有前途,也許有一些環境因素在內,但也應該改變一下思維,主動改變自己,不論是從人際關係上還是業務技能上,儘量讓自己有更高的競爭力。

提高自己技能不只是為了讓領導刮目相看,也是我們跳槽擇業的籌碼。在單位發展不順利想跳槽時,過人的競爭力將會是自己求職的底氣。否則,我們既不能在單位得到重用,辭個職也是畏手畏腳。

<strong>總的來說,對於身在銀行單位的題主來說,如果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完全沒有必要裸辭。任何行業都有壓力,我們要學會適應並化解這種壓力,同時積極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及職業技能,讓自己有更強的競爭力。作好了職業規劃準備後,一旦真的覺得銀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時,也就有了跳槽高就的底氣。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留言。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的管理人士,關注我分享更多職場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