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同事,由於溺愛孩子,兩個孩子考上高中,都說學習苦,不去學了,你們有辦法嗎?

西湖煙雨6566


我看過一個故事,說在工地呆一個月,哈哈,好不容易才賺了一千大圓,結果老闆拖欠工資,哈哈,屁顛屁顛回學校了,成了最勤奮的人,娃,有想法不怕,就怕是窩囊廢,認清事實肯努力的,那都孺子可教


隨風而逝66661234


你怎麼知道人家是溺愛?而不是人家看清了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學習那塊料,而選擇其它的出路哪?還有你知道人家,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不得不選擇放棄學業哪?我朋友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高二在家就和家長吵,還打砸家裡的東西,後來帶孩子去看了精神科,醫生說的暴躁型抑鬱症,北京,上海都看了,醫生給的建議就是讓孩子休學一段時間。很多事情只看表面,是看不透的


心態要好1314


我見過溺愛孩子的家長。夫妻倆在8線小城市,退休月收入1萬4。在小地方都有點權力的那種,兒子不要學,到最後就隨了兒子。結果現在找不到老婆,因為低的看不上,高的別人看不上他,已經35歲了。

我我想他父母已經後悔莫及了,但為時已晚。


大路朝天43032462


考上了高中卻因為恐懼學習的苦就不去學了,真是任性的孩子。如今大學高度普及的大環境下,不讀大學真的很遺憾。人生中缺失了四年的大學生涯,不僅僅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更會因為沒有相應的大學文憑而錯失更多更大的選擇機會。

對付這種熊孩子怎麼辦呢?別給他喘息的時間。他不是怕學習苦嗎,那就讓他受受勞動的苦。他這頭從學校下來,你這頭就給他找點苦力活,什麼泥瓦工小工啊什麼飯店刷盤子啊什麼飯店跑堂的啊,總之呢你需要給他找一些大量消耗體力的活讓他幹,幹過一段時間問問他到底是學習苦還是幹活苦。同時還要告訴他,不學習只能幹這些出苦大力的活。有的孩子會因此而愛上學習,再也不提不去唸書的話。

我一個小朋友,天生麗質,有能力有思想。讀到高三下半年,應該是學習上有些吃力了,突然就自作主張不去唸書了,說那些考上大學的也都一個個的找不上工作,三年大學念下來,花費十多萬不說,最終還是用沒有,還不如早點下來早做打算呢。我那個朋友從學校回來第二天就跑到街裡自己找了一份賣服裝的活幹。我曾經力勸她回去唸書,當初她是鐵了心不再念了。我勸了幾次,都斬釘截鐵的回覆我說念不念大學沒用。我之後也不敢再勸了。過了兩個多月,她又去學校找老師了,又想考大學了。原來每天都要對不同的顧客笑臉相迎,店裡的雜活累活全都是她的事。到底她還是想通了,不好好讀書就只能一輩子做這些個低端的體力活。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她想要的。想通了這些,朋友再一次走進校園,參加了當年的高考。如今,大學畢業好幾年的朋友在赤峰上班,每個月拿著四五千塊錢的工資,心情大好。

不想讀書的孩子,往往都是倔強認死理的。只有讓他們自己碰壁了才有可能改變他不想讀書的想法。


羞畫麟臺


能考上高中就說明學習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高中這三年可以說有各種各樣的情況發生,一定要樹立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每學期每個階段都有階段性的水平測試,根據水平測試的成績來定下一階段的目標,總之先有大目標,再有個小目標,同時要看孩子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語文,數學、英語等等及各科,哪一科比較好一點,重點鞏固作為提分的科,跟著學校老師的統一步調,有計劃的學習,有計劃的複習,考個一般大學還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基礎還要好,再考一個好一點的大學也是有可能的,辛苦歸辛苦,但這三年確實是要付出才會有很大的收穫,高中三年稍縱即逝後悔已晚。


朗月星空9


到目前還沒碰上這樣的孩子和這樣的家長。

不過既然是溺愛,那外人誰也沒有辦法了,家長你自己種的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吧。

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只要孩子一不開心,一發脾氣,家長肯定是小心翼翼的哄著的那種,孩子真要說不去上學,估計家長也會順了孩子的心了。

其實這樣的家長,不是不知道這樣的溺愛有多大的壞處,關鍵是狠不下那個心來管孩子。

這樣的溺愛實際造成的結果就是:

1、孩子真的不上學,到處吃喝玩。

2、不上進,啃老。

3、以後父母老了,孝順不孝順還是兩回事。

4、就算家裡有礦,估計也會揮霍五度,坐吃山空。

5、父母辛苦點,養孩子到老,我覺得大有可能。

6、孩子的後代怎麼辦,有樣學樣?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

說了那麼多其實白操心,別人家庭自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再說了,清官本就難斷家務事,還是各掃自家門前雪吧,到底怎麼做,溺愛孩子的父母,心裡其實也跟明鏡似的,關鍵就在於行動了。


逆流家長


給他們找一份工作乾乾,就愛學習了。社會上哪一份不要學歷的工作都辛苦,比如搬磚。如果這也捨不得孩子乾的話,那就建議當祖宗供著吧。




滄州新瑞


不止高中的孩子覺得上學苦,就連小學生都覺得上學是一件沒有用的事情。如今是互聯網時代,孩子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見到的世面也越來越多。這對他們的成長有一定的好處,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弊端。見慣了舒適生活,見慣了不勞而獲,那麼學習對他們來說便是一件苦差事。更不要說他們看慣了很多人不上學也能夠賺個滿盆缽,所以,他們選擇的渠道多了,那麼對學習這件事反倒沒有什麼心了。

在這個年紀的孩子看來,不上學是一件極其輕鬆的事情。沒有繁重的作業,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督促,輟學闖蕩社會是他們的理想生活。在幻想中,他們能夠很快賺到第一桶金,很快到達人生巔峰。

以上這些想法,其實是每一個曾經年輕過的人的想法。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可是真正付諸實踐的人在做什麼呢?

高中時的同桌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讀書無用”,當時“讀書無用論”的確風靡一時。所以,隨著潮流,他輟學了。幾年後再見到身材已經走行的他正到處託關係要將自己的一雙兒女送到最好的學校讀幼兒園。那時的他臉上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灰白的臉上帶著一絲對生活的茫然。他告訴我,自己即將被炒魷魚,因為學歷限制。即便已經在公司幹了很多年,卻應付不來日新月異的社會了。

後來再沒了他的消息,聚會時更是沒有他的身影。

所以,覺得學習苦是沒有吃過生活的苦。等真的踏入社會,嚐到苦頭後想學習就真的晚了。即便還有能力學習,那也要付出比現在多很多倍的精力。

趁年輕,趁能拼搏,還是要好好學習。只有擁有了才有資格說放棄,任何沒有擁有過的放棄全都來自懦夫的逃避。


了了多學習


習慣一旦養成,是比較難以改變的。

你同事太溺愛自己的孩子,實際上就是在害孩子。讓他們好好給孩子說說,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好好學習。如果孩子實在改變不了,那也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希望你同事的孩子不要像李雙江夢鴿的兒子李天一那樣就好。


做個正直善良的人


別人的孩子願意怎麼寵就怎麼寵關你何事?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自己開始改唄。這張問題提的有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