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橫立山:瘸子二哥抗“疫”記


瑞昌橫立山:瘸子二哥抗“疫”記

成立黨員突擊隊

市場信息報訊(通訊員 費倫鋒 徐 萌 攝影報道)“二哥,你腳‘瘸’得這麼厲害,走路都成問題,要不你先回家休息兩天吧?”“不要緊,這是老毛病,扛扛就過去了。這個緊要關頭,我那能回家呀。”說話的是瑞昌市橫立山鄉蘆塘村村委主任袁宇銀。從1月24日以來,他已經連續在山上呆了20天。

因為在家裡排行老二,加上為人隨和,鄉里村裡不管年紀大小,都喜歡叫袁宇銀為“二哥”。二哥可不是真“瘸”,只是因為這些天痛風犯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遠遠望去,像是個瘸子。


瑞昌橫立山:瘸子二哥抗“疫”記

建立守卡

“二哥,稱砣嶺的老田夜裡從外面偷偷跑回來了,他行蹤不定,村裡人都怕他,你快來看看呀。”接到電話時,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多,忙碌了一天的袁宇銀顧不上腳痛,又一瘸一拐地趕到了組上。好說歹說,最後他和偷溜回來的老田約法三章,這14天內一不出門、二戴口罩、三是有事先報告。隨後,他又一一安撫了村裡群眾,發動群眾相互監督。

話說,禍不單行,二哥的“瘸子腳”還沒好,腎結石又找上來了。這天上午,提著小喇叭在村子周圍的轉了一圈,只見他臉色剎白,額頭上泌出密密麻麻的汗珠。隨行的同事趕忙把他扶到診所。

“二哥,你這病我可看不了,要不你去市裡醫院吧?”村醫袁相明勸說道。“看不了你也要給我看,這病我自己知道,死不了人,打兩瓶消炎藥就沒事了。”也許是痛得厲害,平時和和氣氣的二哥有些惱火。拗不過他,村醫只好給他掛上了點滴。趁著打點滴的功夫,他又閒不住,找來村裡住戶花名冊,一戶一戶地核實湖北返鄉人員管控情況。

年三十下午,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袁宇銀匆匆回家吃了個團圓飯。初一一早,不等鄉里通知,他又心急火燎地跑上山來。拿他的話來說,自己是個黨員,又是村委會主任,疫情防控形勢這麼嚴峻,就算是讓他呆在家裡,他也不得安心。


瑞昌橫立山:瘸子二哥抗“疫”記

上門登記

蘆塘村橫立堡自然村與湖北省楓林鎮樟橋村毗鄰,兩地直線距離不足2公里,受地緣影響,兩地不少群眾結為親戚,逢年過節,兩邊人員來往密集。

2月5日,為了最大程度減少人員來往,切斷疫情傳播途徑。袁宇銀從鄉里拉來了鐵絲圍欄,冒雨把通往湖北的村道給攔了起來。

“嘿,老鄉,你們不要過來了,這邊路都封了,走不通的,等疫情過了,我請你們喝酒。”封路後一天下午,正在卡口值守的袁宇銀看到7名陽新群眾向這邊走來。“你看我們又沒得病,過來拜個年就回,你放我們過去吧。”來訪的人心有不甘,遲遲不肯離去。

“心意到了就行,這個時候呆在家裡是最安全的,再說病毒又看不出來,要是真有個意外,你不是害親戚嗎?”二哥說起理來一套一套的。來人看說不過他,只好悻悻離去。


瑞昌橫立山:瘸子二哥抗“疫”記

袁宇銀在排查

“二哥,你就讓我過去吧,我給我大舅送點兒菜,送完後馬上就下山。”卡口處一位周姓年輕人說了好一會兒,試圖通過卡口。

“小夥子,現在村裡實行網格化管理,不是本村的人一律不能進,要不這樣,你給你大舅打個電話,我回頭幫你送過去。”作為片區網格長,袁宇銀死死地守著卡口,不讓一個外鄉人進村裡。

疫情尚未結束,防控刻不容緩。在瑞昌市橫立山鄉,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二哥袁宇銀一樣的村組幹部,既是排查員、宣傳員、網格員,又是父親、丈夫、兒子,他們用忠誠實幹,日夜堅守前沿陣地,憑著一隻口罩、一身馬甲、一個袖章,築起了一道道堅實的疫情防護牆,用責任、用擔當守護著山裡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