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聚焦本地特色,推動“智造”升級

  1月14日起,江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相繼在南昌召開。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江西“智造”已初具規模,未來應推動“智造”升級,聚焦VR等具有本地優勢和特色的智能製造細分產業發展。

  頂層設計推動江西“智造”

  1月15日上午,江西省長易煉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9年江西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提前完成。2020年江西要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突出數字經濟引領,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成5G基站2萬個,推進南昌、鷹潭及重點應用場景5G網絡全覆蓋,力爭覆蓋所有設區市,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加快創建虛擬現實創新中心等平臺,支持華為VR/AR軟件中心建設。實施智能製造升級工程,對3000戶以上企業實施重大工藝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據介紹,目前江西智能裝備產業已初具規模,現有規上企業200餘家,主要產品有專用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工程設備、智能檢測裝備、工業與服務機器人等。2019年1~11月,江西全省智能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67億元,增速16.5%,超過裝備行業的整體增速。

  “下一階段,將引導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短板智能裝備研製,鼓勵支持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裝備製造企業、用戶單位聯合研製智能化成套裝備(生產線)。重點發展和培育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為我省智能製造發展提供裝備支撐。”江西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副處長吳斯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避免“牆內開花牆外香”

  1月16日上午,江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出席第1組的聯組會議時指出,“江西製造”尤其是首臺套,江西要優先使用。“自己的產品自己都不使用,產品做得再好,人家會怎麼看呢?”劉奇說,江西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創新人才接力保障機制,讓科技人才有更多獲得感。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分攤創新風險。

  江西省政協委員劉文峰(江西飛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發言時認為,儘管江西省物聯網發展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局部優勢,但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上下游產業鏈還不夠完善,樣板項目支持力度不夠;科技人才資源存在短板,技術資源薄弱;本土具備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諸多制約因素。

  為此,他建議要給予本土優秀企業試點示範工程機會,推動本土優勢企業實現“首臺首套”智慧產品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從而增強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和黏性。同時,對本土優秀企業要多宣傳多推介,使其充分展示其創新成果、經營案例,避免“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發生。

  聚焦VR產業發展

  推進虛擬現實(VR)產業發展和加快VR人才建設成為與會人士熱議的話題。

  VR產業是我國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新興產業之一。當前,江西也正加緊佈局VR產業,已將VR產業列入了該省“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成立了VR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據悉,江西已連續兩年舉辦世界VR產業大會。兩屆會上與江西省達成合作意向或簽約的VR項目有261個,投資額逾1280億元。同時,為推動VR產業發展和整體躍升,江西出臺了涵蓋壯大企業、技術創新、招商引資等七大領域的33條政策措施,鼓勵江西高校開設VR本專科專業,最高可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江西VR產業發展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依然面臨嚴峻挑戰。”在今年江西“兩會”上,中國民主同盟江西省委員會在遞交的提案中提出,江西省VR企業有近百家,但主要處於產業鏈的中游,江西VR產業鏈條尚不完整;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緊缺,缺乏VR創新領軍人才,VR產業創新能力不足,與我國一線城市和國外競爭城市相比,顯得“力不從心”。

  江西省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南昌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李美君也表示,江西還未建立雙向飛地合作模式及與國際接軌的高水準產業體系;VR人才供給不足,VR教育培訓滯後於產業發展,本土企業很難吸引高端人才。他呼籲,江西要持續加大對VR企業的扶持力度,組織實施一批重大VR產業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加強高校培養VR人才的能力,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利用企業資源開展VR實踐教學。

  中國民主建國會江西省委員會遞交提案建議,針對江西欠發達內陸省難引高端人才的困境,應探索建立“雙向離岸”的海外人才工作新模式,考慮在海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佈局建立海外VR技術合作平臺,提供海外人才項目預孵化服務,引導海外VR科技成果在贛落地轉化。

  推動智造產業邁向高質量

  江西省人大代表徐方琴提出了加快推動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的議案。她認為,加快推動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抓好以下4個關鍵點:

  一是破解技術制約難題。核心技術的數量是衡量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掌握核心技術是實現江西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要瞄準行業前沿技術,以自主創新為主,並與合作創新相結合,積極開展行業層面、企業層面的關鍵技術攻關等。在“兩化”深度融合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的科技成果作用,加快轉化和應用,提升智能製造產業的競爭力。

  二是有效解決融資難題。借鑑發達地區對企業的融資機制,制定適合於自身的融資政策。

  三是鼓勵企業主動轉型升級智能製造。由龍頭企業牽頭,推動裝備、自動化、軟件、信息技術等產業合作發展,對相關設備的更新換代制定普惠政策給予財政支持(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區已經實行)。

  四是突破人才瓶頸。推進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多層次的、穩定的優秀人才隊伍。要引進和培養一批能夠突破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帶動製造業智能轉型的高層次技術領軍人才,促進智能製造企業創新發展。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培養一批專注於智能製造技術開發、技術改進、業務指導的專業技術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