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 《寄生蟲》贏得最佳影片,背後是韓國電影產業文化的長期積澱。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導演奉俊昊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落幕後,洛杉磯迎來了沉睡的黑夜,而對於《寄生蟲》劇組和韓國電影界而言,今夜註定無眠。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寄生蟲》(기생충 2019)劇照

美國時間2月9日,韓國電影《寄生蟲》一舉奪魁,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獎項。

實現了韓國電影的歷史性突破,也是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寄生蟲》劇組奪獎後互相擁抱鼓掌歡呼

在《寄生蟲》奪獎後,許多人說這只不過是“運氣”,“巧合”。

與其他影片相比,比如,一直處於去年電影話題榜的《小丑》,以及在攝影和演技方面一流的《1917》等,《寄生蟲》真的是憑藉運氣贏得最佳影片的嗎?

不可否認,《寄生蟲》的導演在得到金棕櫚獎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做過競賽單元評委的奉俊昊坦言,“很大程度上,得獎需要依靠運氣”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寄生蟲》導演與金棕櫚獎合影

除了“運氣”這種令人詫異的要素之外,也有許多專業影評人認為:

《寄生蟲》之所以成為第92屆奧斯卡的黑馬,還要歸因於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在選片議題和全球化方面進行的改革,以及《寄生蟲》劇組持之以恆的公關運營。

當然,影片的成功不能只歸因於單一因素,《寄生蟲》的成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01、電影審查,韓國電影的困局

“不討論審查制度帶來的影響,韓國電影的歷史便無從說起”,韓國電影著名學者樸聖鉉說。

二十世紀正是世界政治格局風雲變幻的時代,當時的中國飽受外敵侵略和領土瓜分之苦。

作為清朝附屬國之一的朝鮮被日本侵略佔領,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毫無主權,這種情況也蔓延到了韓國的文化發展上。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日據韓國時期,軍隊持旭日旗在街上游行

在1910年到1945年期間,日本在朝鮮半島進行文化專制,統治者接連頒佈《興行和興行場取締規則》(1922)、《活動寫真和電影檢閱規則》(1926)、《活動寫真和映畫取締規則》(1926)、《朝鮮映畫令》(1940)。

在內容和形式上,日本統治的施壓不斷在電影及其他映畫所呈現。

在極為嚴苛的審查制度的影響下,朝鮮半島的電影人也不得不忍氣吞聲,放棄了過往猛烈的反侵略的方式,通過潛移默化引導,試圖喚醒人民奮起抵抗。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韓國導演金基德拍攝的《阿里郎》

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並沒有得到文化上的轉機。

1945年至1960年期間,在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下,韓國甚至通過刑法和民法等相關法律對於電影的拍攝、發行和傳播予以規制。

拍攝的電影內容只要稍稍不符合規矩,那麼將面臨十分嚴肅的處罰。

1961年至1987年,由朴正熙和全斗煥先後組建的軍政府一直進行著恐怖統治,在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

1962年,韓國製定了《電影法》,對電影做了十分明確的規定。

規定中明確寫道:

“電影公司由註冊制改為許可制,只允許20家電影公司的電影製作和外國電影的進口。通過檢閱和優秀電影選定等,不允許製作與現存體制相反的電影。每年年初發表電影供求計劃、外國電影進口補償和優秀電影製作獎勵。”

這種審查的壓力,斷斷續續一直持續到1987年。

02、廢除審查,文化立國和《電影振興法》

1987年,韓國逐漸完成市場體系的過渡,轉向了自由市場的體系。

1997年,民主化運動發家的總統金大中成功勝選韓國總統。其帶來了更為寬鬆的政治環境,在文化方面修改了《電影振興法》。

此外,金大中政府也十分重視電影產業,將電影業作為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施行文化立國的政策。韓國的文化萌芽由此逐漸長成。

在我們都熟知的《請回答,1988》中,這部電視劇除了人物情感之外,正是反映了韓國處於新和舊的交替階段中社會和經濟的變遷才得以享受盛譽。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請回答1988》劇照

1999年,金大中政府成立了電影振興委員會,首次將文化權下放到民間。

2001年,軍政府時期規定的《放映等級分類保留制》被宣佈違憲;2002年,韓國首次以等級制度規定電影。這一系列的操作意味著韓國電影的審查制度的徹底廢止。

至此,韓國電影的製作發行不再需要承受過多不必要的規定和政治壓力,電影界也能夠放開拳腳,自由地進行文藝創作。

作為《寄生蟲》最大功臣的導演奉俊昊也正好得益於韓國電影制度的開放,在審查制度廢止之後不久,他便開始著手製作電影。

《寄生蟲》的獲獎不僅要歸功於劇組和導演的努力,回到二十年前,也要感謝那個自由開放的時代,是時代造就了奉俊昊。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奉俊昊處女作《綁架門口狗》

至此,韓國電影便開始了其令人驚歎的發展。

韓國電影由審查時期的高壓、國家主導下的開放再到如今奧斯卡摘桂,回溯歷史,這是韓國電影界整整二十餘年的艱苦奮鬥史。

03、韓影現代化,娛樂工業體系的高度發展

在19年年初《流浪地球》走紅後不久,貓眼影評上有人提出了“工業體系”一詞,用以說明影片的製作出品,其成熟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完整且高度發展的娛樂產業。

所謂的“工業體系”,簡單來說便包括了藝人的發掘訓練、商業化運作、市場需求和宣傳公關等多項內容在內的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娛樂工業體系的形成和完備能夠縮短和減少影片在諸多環節中的效率冗餘和成本支出。

在國金證券研究所關於韓國娛樂產業的發展報告中指出,韓國整個娛樂產業已經接近於完全成熟體,有其整套的運營及盈利的模式。

可以說,韓影這類的文化產業在某些程度上已經具備了流水線化的特徵。

從韓流偶像的視角出發,中國的年輕一代如果想要追趕潮流,便逃不了“韓流”這兩個字。從過去粉絲們的追捧再到如今的追星、應援行為,其背後是韓國娛樂工業體系發展的縮影。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TFboys的粉絲在應援時舉起了“長大娶我”的燈牌

與中國當下傳統演藝明星具有強烈的稀缺性不同,韓國的偶像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練習生的選拔和招募過程甚至可以用“殘忍”一詞來形容。

Idol(偶像)們需要不斷與身邊的人進行對拼淘汰,在這場血的較量當中,“只有成王敗寇,沒有友誼第一。”這也奠定了韓國偶像在演藝方面的高質量。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2018年《創造101》,其淘汰模式與韓國相似

回到韓國電影產業上,除了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娛樂行業的高度商業化、市場化和透明化也與其成功密不可分。

在本屆奧斯卡《寄生蟲》奪冠後,有人注意到了韓國影界逐漸開始採用影片遊說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宣傳。

在奧斯卡評選中,之所以會有“黑馬”、“運氣”等的說法,是因為每部影片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而入選影片具有十分優秀的質量。

這個時候,許多人便往往希冀於評審團的青睞和他們難以揣摩的“口味”。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奧斯卡評審團合影

而韓影界卻採取了更為主動的方式——多維公關。

方正認為,奧斯卡本質上是一個以會員制為核心的公關遊戲,哪部電影有更多會員看到,更多會員覺得好,哪部電影就能夠得獎。

《寄生蟲》在美國發行時,其影片發行商Neon公關頻頻賣力,而作為影片導演的奉俊昊也經常接受《大西洋雜誌》、《時代雜誌》等各大媒體的採訪,甚至登上了美國著名的脫口秀節目《吉米今夜秀》。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奉俊昊在與《吉米今夜秀》主持人Jimmy聊天打趣

在《吉米今夜秀》中,奉俊昊大膽承認在坎城影展上,當觀眾為其鼓掌長達八分鐘時,他其實餓得不行,他說:

“我只想讓這一切儘快結束。”這一點讓許多觀眾倍感親切,好像奉俊昊是坐在自己身邊的朋友。

身居幕後的導演能夠出鏡為觀眾講述影片的內涵和故事,這是十分可貴的現象。

奉俊昊及其團隊的做法為我們展示了另外一種可能,影片的呈現不止臺前,也應囊括幕後。觀眾需要看到一個有血有肉,乃至有趣搞怪的形象,需要更多的“真實感”。

現代多維公關提倡“祛魅”和貼近宣傳人群,過往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既對不上觀眾的胃口,也註定不能適應當代電影行業的發展。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寄生蟲》”,這個故事的劇本起源於2013年,導演奉俊昊在寫劇本之後發現:

窮的家庭更有內容,更值得關注。在奧斯卡獲獎的背後,還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你想知道麼?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 參考資料:張璐.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3(03):44-49.
《寄生蟲》奪魁背後:韓國電影辛苦20年終於熬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