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完

穷人在富人家做工,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薪水,也为了那种欺骗和羞辱上层的僭越快感。勾引富家女如是,鸠占鹊巢如是,设计陷害司机女佣如是。

如何评价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完


因为富人出门而暂时让渡了“主人”的权利,穷人们获得了“好梦一日游”式的自我满足。可这种靠小聪明获取的自得和存在感,这种取笑富人“愚笨无知”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所有一切,都在沙发下蜷缩着幻灭了。

富人真的被你们耍得团团转吗?还是你们在得知他们回来时四处抱头鼠窜呢?富人真的在乎是谁为他们服务吗?他们真的在乎是不是被欺骗吗?工具只要好用就行了,他们不在乎你们这些穷人在地下室玩的那些把戏。

《大话西游》里,落魄者被嘲讽:“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寄生虫》里,你也可以看着那场雨夜闹剧,哭着笑出声来:

“你看那家人!好像一群蟑螂啊!”

暴雨之夜,穷人沿着楼梯拾级而下,水渐渐淹没了脚踝、小腿、胸口、脖子。这世上,还真是连地心引力都势利得很呢。

坐在不断喷涌污水的马桶上抽烟的女儿突然察觉到,原来淹没自己家的洪水,也是滋润着富人区的清新雨露。

如何评价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完


在体育馆里质询爸爸“计划”的儿子也突然意识到,原来阻碍自己家庭的,不是没有“计划”,而是过一天算一天,得计划且计划。就像他自己说的,伪造学历只是提前“取出学历”。

可这种市井的小聪明终归是走不出市井的。

靠着小聪明,穷人一家几乎犯遍了七宗罪:懒惰,贪婪(用假身份骗高收入),色欲(勾引富豪女儿),贪食(趁主人不在家偷吃偷喝),嫉妒,愤怒(最后对富豪的杀害),傲慢(认为富人“单纯愚蠢”,并反复戏弄之)。

然这些种种罪过,最后的指向却几乎一致。

套用药神里的一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罪,那就是穷罪”。

反观富人似乎很好,待人温和豁达。就算说坏话,也是夫妻夜话,体面得很。

但富人的恶是无意识的。他们的恶不是由具体的某个人发出的,而是由阶级本身发出的。朴社长只是一个被推上前台的倒霉的替罪羊,也就是说,在一种语境下,你身为富人,你就有罪。你罪在锦衣玉食,你罪在强调界限。

你罪在不辩气味,却又嗅觉灵敏。

穷人进入富人家工作,他们倒是打通了管道。可富人们却还是始终无法确定,那种气味到底是什么,他们看下面,还是浓雾一片。

草坪惨案,是整个社会酿造的恶。可悲剧却真实地发生在两个家庭。

那一刀,和穷人自以为玩弄富人于股掌一样,它只能带给穷人暂时性

快感——它自欺欺人地宣布,其实富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生物性面前,大家都挨不了一刀子。

是啊,可之后呢?

如何评价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完


穷人还是会乖乖地钻进属于自己的地下室,上面的主人还是会换了又换,即便你捅杀一万个主人,上面又何曾轮得到你?

就好像穷爸爸曾开蛋糕店,而在地下室里的那个男人也曾开蛋糕店,最后他们蜗居地下室的命运也殊途同归一样。

这个对照就是在说,你们不是不同的人,你们就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一代代轮回着的、无法解脱宿命的、重叠且循环往复的寄生虫。

电影结尾给了一个期待,儿子想象自己奋发努力,终于买下了房子,给父亲以阳光。可观众心里却是绝望的,因为他们太清楚这件事实现的概率了。

这种绝望感最妙的点在于,它不是电影自己说出来的,因为儿子在信里说得很清楚,要买房子呢!

可为什么观众就是不信呢?

用你自己的观念诛你自己的心,这是最毒辣的手段。

电影看似在留白,给了个开放性结局,可现实社会,似乎不允许它开放。

儿子最后买到房了吗?这是奉俊昊导演抛给每个人的问题,可在问的那一瞬间,就好像有了答案。

如何评价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