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自由軍團的歷史就是一段黑歷史。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聖靈橋危機",這次危機可以說是震撼了當時的教俗兩界的,也讓整個歐洲都認識到了"自由軍團"這種毒瘤不僅僅是禍害百姓的存在,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已經屬於一種"準軍事團體"了,而且這個團體的實力還異常強大。甚至連法王直屬的重裝騎士和步兵部隊都栽在他們手裡,當時的瓦盧瓦王朝還是有很強的軍事實力的,在精銳部隊上即便金雀花王朝的安茹帝國也是不敢輕易招惹的,更別說主動進攻並且將之擊敗了。結果他們卻被這幫"自由軍團"打的落花流水,足見後者戰鬥力之強悍。

也正因如此,"自由軍團"這個毒瘤也是必須被徹底剷除的。他們完全是不受任何控制的暴力團伙,而且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他們的種種行為都是惡劣且殘忍的。在中世紀時期,漢薩同盟也曾建立自己的海軍,甚至將丹麥的海軍全殲,武裝控制了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長達數百年,但他們與"自由軍團"有著天壤之別。漢薩同盟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覆蓋整個東歐北歐的貿易網,這種貿易網的形成是對上至國王下至百姓都有利的,而"自由軍團"則不然,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帶有嚴重的搶劫和破壞性質。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公敵",是必須要被剷除的存在。

教俗協力:軟硬兼施

自由軍團佔領聖靈橋後,最先發覺到危險的就是當時居於阿維農的教廷。當然,當時的教皇雖然擁有為數不少的僱傭衛隊且裝備訓練精良,但教廷可是絕對不能直接干預世俗事物的,更別說直接參戰了。教廷最先採取的辦法就是呼籲,因為在當時的歐洲沒有誰的權威性能趕得上教皇,教皇頒佈敕令呼籲自由軍團撤離,結果自由軍團方面拒絕。緊接著,教廷又將他們開除教籍,並且允諾他們只要撤離,就立即恢復教籍。不過這也不好使,自由軍團仍舊拒絕撤離。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最後,教會使出了他們的殺手鐧——十字軍。1361年1月17日,教皇分別向法國國王、英國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阿拉貢國王、熱那亞總督以及全歐洲的公爵、伯爵及其他貴族和市鎮致函,宣佈組織十字軍來徹底消滅自由軍團。教皇的敕令一下,立即就有了效果。羅納河流域及鄰近地區的世俗領主和教會領主表示支持,並且直接攔截從法國各地奔赴聖靈橋的自由軍團。由奧斯提亞(Ostia) 紅衣主教擔任最高統帥的十字軍迅速的組建完成,十字軍在羅納河東岸集結,由法國軍隊總司令(Constable of France) 與一名法軍元帥(兩者具體是誰已不可知)負責戰鬥指揮。十字軍的主力是法國王室軍隊和一部分英國貴族以及阿拉貢國王派來的 600 名重裝騎兵和 1000 名步兵,其他的中小領主也都出錢出力,這在當時已經可以說是比較豪華的軍事陣容了。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這些部隊分別從羅納河東西兩岸對聖靈橋發起進攻,但是,自由軍團作戰能力強悍,又佔領著堅固的城堡要塞,十字軍雖然包圍了他們但是對聖靈橋的圍攻戰打的卻異常艱苦。最要命的是,教皇和法國國王都缺乏支付軍餉的資金。教皇期望十字軍提供免費的軍事服務,討伐自由軍團的十字軍戰士得到的將是靈魂的救贖,而不會有其他形式的報酬。這在當時基本不切實際,隨著戰局陷入僵持,十字軍當中的許多人都離開了,有的去了意大利北部充當僱傭兵,有的乾脆回了老家。更有一大批人甚至乾脆加入到自由軍團當中,這直接導致自由軍團的人數不減反增。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在武力討伐難以奏效的情形下,教皇只得尋求促使自由軍團撤離聖靈橋的其他途徑。教皇派人將意大利北部的蒙特弗爾拉(Montferrat) 侯爵請到阿維農,承諾付給他一大筆資金,讓他招募那些佔領著聖靈橋的自由軍團,將他們帶到倫巴第以效力於蒙特弗爾拉與米蘭公爵之間的戰爭。教皇英諾森六世為此一共花費了10萬弗羅林(florin,13—16世紀佛羅倫薩鑄造的金幣,每個弗羅林包含3.54克純金),其中3萬直接付給自由軍團作為撤離費,其餘7萬付給蒙特弗爾拉侯爵。蒙特弗爾拉侯爵也看到了自由軍團強大的作戰能力,為了讓這幫人老老實實的到意大利為他打仗,他大手一揮直接支付了6萬弗羅林給自由軍團。這樣這幫子自由軍團總算是離開了聖靈橋,全跑到意大利去當僱傭兵了。

在羅納河西側也有大量的自由軍團盤踞,這批自由軍團的戰鬥力比那些守橋的還強,他們不僅可以攻佔防禦良好的要塞和城鎮,而且能夠在大規模野戰中直接擊潰王室軍隊。當時出錢的法國國王,具體手法和教會沒有區別,就是出錢讓這些人重操舊業去當僱傭兵。不同之處在於,這批自由軍團撤離後的僱主是當時在伊比利亞半島打的你死我活的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大家族,說白了這幫人是捲到了西班牙的內戰裡了,這可比去意大利要慘。

波旁公爵:慘敗布里涅

布里涅是里昂西南大約 8 英里的一個小鎮,四面環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4世紀時期,這座小鎮有周邊修建有良好的防禦工事:小鎮旁邊就是一座城堡,而且整個小鎮都被兩圈重城牆所包圍,並有護城河保護。在1360年布里涅就曾被自由軍團佔領,他們藉此直接威脅里昂。但是里昂的駐軍也是法軍精銳,而且打防禦戰還是可以的,自由軍團久攻不下就撤離了布里涅。1362年3月,布里涅再次被自由軍團攻佔。這直接觸怒了法國國王,他直接讓手底下最能打的波旁公爵雅克·德·波旁(Jacques de Bourbon)去收拾自由軍團。要知道波旁公爵世系一直是百年戰爭中法國王室的中堅力量,雅克·德·波旁曾經率部與英軍在弗蘭德交戰並且將後者趕出弗蘭德,1355年他還被派到圖盧茲以防英軍攻城(但是因為圖盧茲城防極為堅固英國人繞了一圈就走了,沒打)。他同時又參加了普瓦提埃戰役。當時的波旁公爵是他的哥哥皮埃爾一世,波旁公爵家族在普瓦提埃戰役傾全族之力出戰,皮埃爾一世戰死,他的弟弟也就是這位雅克.德.波旁被俘。繳納了贖金之後他被放出,繼承了波旁公爵領。可以說雅克.德.波旁也算是個身經百戰,勝仗打過敗仗也吃過的戰場老油條了。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雅克.德.波旁的軍隊的主力是6000名王室騎兵和少量波旁公爵自家的騎士,他被下令奪回被自由軍團佔領的城鎮,並阻止自由軍團繼續北上。1362年4月6日,由波旁公爵率領的王家軍隊和小梅斯琴( Petit Meschin) 等人率領的自由軍團在布里涅城外的平原上展開決戰,結果法國軍隊被徹底擊潰,死傷無數。波旁公爵雅克·德·波旁身負重傷並在幾天後死亡,軍中大批高級貴族成為俘虜。這場戰役的戰俘贖金和戰利品數額是巨大的,參加此戰的自由軍團直接一夜暴富。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布里涅的失敗是比較難堪的,在百年戰爭中,法軍以騎士眾多而著稱。即便是英國人也都是盡最大可能的找地形掩護和法軍進行作戰,阿金庫爾戰役和普瓦捷戰役都是這樣。因為一旦到了大平原,在沒有地勢的掩護下英軍很難攔住法國重裝騎士的猛烈衝鋒,龐特瓦蘭戰役(Bataille de Pontvallain)中英軍和法軍在大平原硬碰結果就是英國人被揍得支離破碎。所以百年戰爭裡的法軍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戰場是平坦的大平原,那麼法軍的勝算肯定是要比英軍大的。但是,在布里涅法國的精銳部隊可是在大平原硬碰硬上被自由軍團打了個滿地找牙,這個就算換做當時的英軍也是做不到的,足可見自由軍團戰鬥力之強悍。教皇曾試圖勸說自由軍團對土耳其人進行十字軍征伐,不過土耳其那邊有點遠了。自由軍團當時試圖向未開化的普魯士進發,不過他們發現那地方實在是在太窮了,搶都沒得強,所以他們又轉回法國了。

正式收編:自由軍團的消失

為了使自己的王國擺脫自由軍團的危害,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1年在位)甚至連佔星家都用上了。查理的御用占星家托馬斯·德·皮贊(Thomas de Pizan) 先查了占星表,然後製作了5個金屬小人像,並在每個小人像的下巴和胸口放上標誌,再把泥土填入小人像,最後把這幾個小人像分別埋到取泥土的地區。占星家向國王保證說他的方法可以讓自由軍團消失,但自由軍團並沒有消失。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直至15世紀中期,自由軍團的破壞一直是困擾法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存在於 1435—1444 年間的"敲竹槓者(Ecorcheurs) "更是自由軍團發展史的一個頂點。"敲竹槓者"自由軍團的規模達到了1.5萬人,超過當時西歐任何君主所能召集的軍隊人數。他們的活動成為刺激法王查理七世進行軍事改革的一個主要動力。

1439年,法國三級會議通過了一項法令,法令規定: 只有國王才有權招募軍隊,未經國王授權的武裝力量都是非法的。當然,一道法令對於自由軍團是沒用的。但查理七世的軍事改革就是有用的了,他通過建立具有常備軍性質的敕令騎士連隊(compagnies d'ordonnance) 快速的恢復了瓦盧瓦王朝領土上的秩序和安全,而且迅速征服了英國在歐洲大陸除加萊以外所有的領土,勝利的結束了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的毒瘤自由軍團(下):幹掉了波旁公爵,最後乖乖被收編

但為什麼敕令騎士這麼勇猛呢?原因很簡單,他們在成為敕令騎士之前幾乎統統都是自由軍團的成員。比如"敲竹槓者"自由軍團就全部被法王收編成了敕令騎士,對於那些死撐著不放手的自由軍團,法王的態度是極端堅決的——幹掉。當然,一般的自由軍團是不會拒絕法王的僱傭的。原因很簡單,自由軍團的首領很多都是中小貴族而且他們的老本行就是僱傭軍,另一方面查理七世的豐厚薪水也是很有誘惑力的。

結語

自由軍團在法國各地鄉村和城鎮進行劫掠和勒索,所造成的危害比起大瘟疫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年戰爭是時斷時續的,這也是自由軍團產生的根本原因。當戰端重啟時,他們就會成為領取報酬的僱傭兵,休戰時期他們就再次成為自由軍團。查理七世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徹底的拔除了這個百年戰爭的毒瘤。


參考文獻:

百年戰爭期間法國領土上的自由軍團[J] 許二斌,楊慧英

Military Service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M] Nicholas A. Gribit

Chivalry[M]Maurice Ke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