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以黨旗為戰旗,以黨員為引領,以青年為先鋒,成立了“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吹響了“堅決打贏阻擊戰”的衝鋒號角,在疫情防控一線叩問初心、勇擔使命,用實際行動阻擊肆虐的病毒,一句句鏗鏘的誓言、一次次忘我的行動,彰顯責任擔當,方顯英雄本色。

  “青年突擊隊”以85年後的青年民警、輔警為主力,廣泛開展宣傳引導、法律服務、信息採集、檢查排查等工作。集結號吹響,青年民警、輔警逆行而上,臨危受命,毅然奔赴防控一線。

  青陽道口的“守門人”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我自逆行戰疫情,青陽道口保安寧。”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二大隊民警沈亞偉稱自己是青陽道口的“守門人”, 守住百姓的生命與健康是職責所在。今年春節,他放棄了回河南老家過年,主動請纓,參與到青陽檢查點的戰“疫”一線,這是他從警十年以來,第八次沒有回家過年了。

  1月30日夜間,沈亞偉在京臺高速公路轄區巡邏管控時,接到指揮中心緊急求助電話,家住太平湖鎮的年輕夫妻接到家中電話,稱他們十歲大的孩子在家嘔吐不止,夫妻倆慌忙從黃山區返回,由於夜間駕駛視線不好錯過了下道口,報警請求救助,夫妻二人情緒激動、淚流不止,沈亞偉緊急溝通協調最近的陵陽收費站臨時打開通道放行,夫妻二人感激不已。2月1日下午,沈亞偉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一位小朋友在其父母陪伴下,用積攢的壓歲錢買了十個口罩送到正在堅守防疫一線的沈亞偉手中。沈亞偉說,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是來自人民群眾的肯定與關愛。隨後,他把口罩分給了檢查點的志願者們,把愛心傳遞下去。

  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熒光綠”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吳飛是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民警,從年初一開始,他始終堅守在滬渝高速池州道口抗擊疫情一線,夜以繼日,已經連續工作了18天。他說,作為青年突擊隊的一員,必須衝鋒在前。

  滬渝高速池州道口是池州的南大門,車流量大,來池駕乘人員構成複雜,勸返任務繁重,吳飛和戰友們通力協作,共檢查登記車輛25000餘量,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60000餘人次,勸返疫情重點地區車輛5000餘輛。鐵血也有柔情時。吳飛的寶寶今年才一歲,平時習慣了爸爸的擁抱,現在每天只能偶爾在爸爸吃工作餐的間隙通過微信視頻,哭喊著要爸爸抱抱。吳飛妻子在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作為黨員,也被安排到社區值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勸導,亦無法照顧家庭。吳飛的母親體諒子女的不易,雖然胃病嚴重,卻還是硬撐著在家照看孩子。儘管因連續熬夜、勸返說話多而面容憔悴、聲音嘶啞,儘管面部因長時間佩戴護目鏡而出現道道血痕,但吳飛和戰友們卻無怨無悔,他們舍小家保大家,讓“熒光綠”成為疫情防控一線最閃亮的色彩。

  90後輔警,爭上一線不退卻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抗擊疫情號令響,青年突擊衝在前

  李峰、蘇仁杰、馮炎林、李昊都是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90後輔警。疫情發生以來,他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第一時間提交請戰書,堅守戰“疫”一線。

  李峰是機動大隊的一名輔警,在滬渝高速殷匯道口執勤。身為退伍軍人的他總說自己年輕,身強力壯,必須衝鋒在前。除了在道口執勤,李峰還自願參加獻血,儘自己最大能力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蘇仁杰是高速一大隊的一名輔警,從年初一開始就一直堅守崗位。他愛好寫作,在工作之餘,把抗疫一線的見聞寫成了一篇篇日記。《和我一起並肩戰“疫”的兄弟》就是其中一篇,真實的記錄打動著每一個人,被今日頭條等各類媒體刊發採用。

  ?馮炎林和李昊是高速三大隊的輔警,分別堅守在濟廣高速東至道口和安東高速大渡口道口。從初一到現在,他們倆每天都在防疫檢查點嚴格檢查來往車輛和人員,耐心為勸解、悉心引導。他們年齡雖小,卻有滿腔熱血,他們說:“90後要有青年人應有的氣概,勇於奉獻青春和汗水。”

  “我不走”“讓我上”“我能行”“相信我”……一句句誓言凝聚起磅礴力量,築成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硝煙仍濃,戰“疫”仍在繼續。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全體民警、輔警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用行動書寫忠誠,用責任詮釋擔當,守一道門,護一座城。(吳曉燕、高姍、許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