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在河南,最為搶手的縣是襄城縣。近半個世紀以來,遊走在許昌市和平頂山市兩市之間,為本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美麗的襄城縣歷史久遠,新石器時代就有祖先在這裡居住,周朝春秋時名“氾”,公元前540年,襄城屬楚,楚靈王在氾之西北隅築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現隸屬於許昌。東臨伏牛山之首,北汝河貫穿東西全城。

說起襄縣,隸屬河南省許昌行政區。因在本地區發現大量的煤,經濟結構與平頂山同符,在加上地理位置距離平頂山較近,所以1986年2月劃為平頂山市轄縣。但是在1997年8月,又劃歸許昌市管轄, 原因是襄縣的水資源、煤太豐富了,山崗平原和自流區常年徑流量合計為1.42億立方米 ,過境水量年均達11億立方米以上.以北汝河流量最大,而許昌地區嚴重缺水,襄城的假如可以大大緩解許昌地區缺水問題。煤炭儲量大,質量好,分佈集中。天然資源如此豐富,誰看著都饞。

一、工業發展發展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在改革開放之後,為什麼襄縣的經濟發展,始終追不上旁邊縣市,像許昌這邊的禹州、長葛和平頂山的郟縣,太多歷史原因的積累,包括上世紀尾聲的左右選擇,都相對有一定影響。

但是歷史的問題,交給歷史去解決。當今的襄縣人拿出一股敢拼敢打的精神,雖然我們經常拿出大量的資源,去支持周邊地市,然而我們積極總結自己的區位優勢,發展理念。打造特色並適合本地區發展的新型產業、綠色產業。才在這次煤炭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大哥平頂山都快扛不住了)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翻開襄城縣歷史畫卷,工業興起較晚,2003年之前,幾乎沒有像樣的工業實體。十四年的發展歷程,讓襄城縣工業經濟可圈可點:該縣有兩個“一星級”省級產業集聚區,猶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分列城南、城北,集聚起打造襄城縣域經濟“升級版”的核心力量。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昔日,靠“菸葉王國”而出名;今天,憑轉型跨越增收。近年來,襄城縣在工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中演繹了精彩“變臉”,高純度硅烷、光伏電池片、智能食品機械……一批批高大上的工業產品從這裡走向國際,與國際行業巨頭“叫板”,縣域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2017年2月15日,《河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襄城縣:中原“硅都”正崛起》,刷新了許多人對傳統農業大縣的經濟認知。汝河以南的“襄城縣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園”,與平頂山市經濟結構高度契合,園內企業享受著煤焦化循環經濟鏈條帶來的種種便利,發展的硅烷氣產業創造了諸多“國內第一”。

1、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成立於2012年的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公司業務以高純硅烷和電子級多晶硅的生產和銷售為主,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規模化高純硅烷生產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擁有技術專利9項,企業技術標準3項,國內市場佔有率為10%以上,部分產品銷往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臺灣地區,是全球五大知名硅烷生產廠商之一。

因為有這些企業的助力,2018年襄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GDP)392億元。

二、交通運輸業發展

襄城縣區位、交通優勢明顯。自古扼南北道路要衝,通東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南距煤城平項山20公里,北距古都許昌40公里,東距內陸特區城市漯河45公里,境內鐵路縱橫交錯,四通發達。漯寶、平禹鐵路貫穿境內,東接京廣,北通隴海,西連焦枝。

G311線、S329線、豫20線、S103線等國道、省道呈米字形交匯縣城,許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縣鄉、村公路全部開通,交通便利,信息通達,投資8.2億元的首山一礦、投資5.6億元的襄城火電廠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全縣出現了熱氣騰騰發展經濟的大好局面,形成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

三、旅遊業的發展

襄城縣古城文化遊覽區是以襄城縣古城文化為主的文化遊覽區,以襄城古縣城大十字街為中心,分佈在東西長4公里,南北長3公里,面積約1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以古城牆、甕城、文廟、奎壁、明清古街道和毛澤東視察襄城菸葉紀念館為主線,輔之以河濱森林公園、文化廣場等景觀景點。

1、襄城的地標建築古城門的夜景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2、襄城南寺山腳下乾明寺。

一個上帝都眷顧的城市-許昌襄縣

而今,襄城縣改革開放和招商引資的步伐在不斷加大,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區位交通的明顯優勢,獨特優惠的投資環境,使襄城這塊熱土正煥發出空前的活力。

在這片充滿希望,蘊育商機的土地上,熱情好客的襄城人正敞開胸懷,廣納中外有識之士,共圖大計,共謀大業,同創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