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您 心連心第二節《集體生活成就我》教案設計

第六課 “我”和“我們”

第二節《集體生活成就我》教案

版本:2016新人教版政治

指教老師:孔繁軍

單位:鄭州市惠濟區第五初級中學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看2020年支援武漢逆行者的集體生活中,擔任角色不同,承擔責任也不同,在承擔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角色意識。

2.理解醫院,軍隊集體生活對於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3.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學會承認幷包容他人的不同個性。

過程方法

1.通過“以火神山醫院為主線”設置情景導入,集體生活對個人的品格與個性方面的影響,以集體朗讀為載體。

2.通過對體驗反思歸納提高學生的思維與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集體生活的正確認識,通過集體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重點難點

   集體生活與個人發展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時政點播:觀看視頻《風雨同舟 全力支持湖北》

 

我和您 心連心第二節《集體生活成就我》教案設計

2.聯繫生活:

情景:校園生活 軍訓場景 外出旅遊

想一想:集體生活對自己都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教師總結: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集體,集體生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集體生活能涵養我們的品格,能提升我們的人際交往、綜合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能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集體生活與我們個人的關係的話題。

  二、新課講授:(設計目的:以CCTV熱播的為主線朗讀者為主線,貫穿始終。)

惠濟五中朗讀者: ---在集體中涵養品

  第一幕:(1.)經典誦讀海選前:---在集體中涵養品(設計目的:貼近生活,現身說法,有感而生,達到共鳴)

(PPT展現:七三班經典誦讀,分享朗讀前後的感言和收穫。)

集體生活是如何涵養品格的?

①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在集體生活中所擔任的角色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不同。同時,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身價值,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做一個能擔當的人。

②集體生活可以培養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

第二幕:(2)經典誦讀比賽中:---在集體中發展個性(設計目的:每個學生都個性,但初中生不愛回答問題,參與活動是大困難。能否激發潛能,給學生機會,嶄露頭角做突破口。)

1.如果再來一次,您會參與朗讀活動展示個性嗎?

2.只要你有才,集體為您提供平臺!有請挑戰者.

歡迎你來上臺的嶄露頭角,同時有請我們的參賽選手,做一對比?

怎樣在集體中發展個性?

  ①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起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

  ②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發展和完善個性的“明鏡”也是集體生活重要的學習資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於我們完善個性。

  ③集體給我們發展個性提供了平臺。集體生活為我們個人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在實現集體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積極參與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使自己的個性不斷豐富。

 第三幕:(3)五中朗讀者---神秘嘉賓

(設計目的:邀請學生身邊的名人,現場發揮,講述在集體中的成長,加大說服力)

第四幕:(4)化精神為動力 ---我也想成為“朗讀者”

(設計目的:請學生一半坐著讀,一半站著讀,對比反思,學會站著大聲朗讀。)

大家一起朗讀: 21世紀,不是單打獨鬥,孤軍奮戰的年代,唯有在集體中成就自己,展示自己!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

三、板書設計(ppt展示)(設計目的: 簡單形象,顏色分明,便於記憶,把握考點)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就如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後,比花崗岩還堅韌,最後撐起了高樓大廈。

四、溫馨提示:

托爾斯泰:個人離開社會就得不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被仍到沙漠中,就很難生存一樣。

我們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時刻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並能夠包容他人,融入集體,從而能夠藉助集體成就自己,成就人生。

五:中招連接:

1.榮獲2016年最高科技獎的藥學家屠呦呦說:“獲得諾貝爾獎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沒有我的團隊,我什麼也做不出來。這個榮譽屬於我、我的團隊和整個國家。”這表明(  ) (設計目的:提醒學生多關注時政熱點)

①優秀的集體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 

②集體為我們展示了貢獻智慧、發揮特長的平臺  

③集體對個人的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 

④只有在團結的集體中,個人的潛能才能發揮到最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盤點初中生活,小靜認為讓她受益最大的是班集體這個大家庭的良好風氣,在大家的互幫、互助、互學中,原本性格孤僻、格格不入的自己漸漸變得活潑開朗,自信樂觀。班級變成了家庭,對人的影響是(  ) (設計目的:提醒學生關注生活,要在自己的中學時代留下美好的回憶)

A.有助於涵養品格,完善個性。

B.有助於克服依賴思想,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C.會使自己的人際關係得到扭轉,人見人愛。

D.有助於正確處理學習與生活的關係,得心應手。

六:佈置作業

1. 觀看cctv朗讀者—楊利偉,寫讀後感。 (設計目的:通過精選節目,感化學生,鍛鍊聽說讀寫能力,提升學生品味。)

2. 下節課,前五分鐘由您來朗讀展示。 (設計目的:明確下節課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