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成都錦江區特殊人群共同戰“疫”

人民網成都2月12日電(記者陳曦) “所長你好,請問我們可以申請去前線嗎?我想去”1月31日,成都市錦江區司法局沙河司法所收到一條特殊的信息,短短几句,字裡行間既有請戰決心,又隱含疑慮。因為這是一個來自社區矯正對象蘇某發出的請戰書。在隨後的電話中,蘇某透露出自己曾在武漢大學就讀,對那裡懷有很深的感情。在得知武漢疫情嚴重以後,很想奔赴疫區從事志願服務,但礙於自己是因故意傷害而在社區執行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這一身份,猶豫再三之後,才忐忑地提出申請。沙河司法所對他的行為表示肯定以後,指導他就近參與社區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在聽說社區緊缺口罩以後,1月30日上午,沙河街道正在執行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曾某,來到沙河街道沙河社區,將儲備自用的40個口罩全部交到社區工作人員手裡。雖然捐贈數量有限,卻是當前防疫的必備品和緊俏品,緩解了社區的燃眉之急。同時,她還主動要求參與社區院落的疫情排查工作,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逐戶走訪登記轄區200餘戶家庭。“掃樓”行動雖然辛苦,她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在他們的感召下,轄區更多的社區矯正對象參與到防疫宣傳、入戶排查、門崗登記等工作之中,用實際行動積極重築自己的迴歸之路。

成龍路街道社區矯正對象鄭某、樊某、餘某,主動為街道、司法所和社區捐贈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並多方打聽、聯繫物資購買渠道,不計報酬、不論功勞、默默出力,用自己的方式為社區居民獻愛心,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牛市口街道社區矯正對象王某是四川某醫藥公司負責人,主動向金堂縣土橋衛生院、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金堂縣中西醫結合醫院捐贈酒精各50公斤;向涼山州越西縣人民醫院、會理縣人民醫院、寧南縣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累計捐贈酒精18箱,價值2萬餘元;鄧某發動好友捐款19594元購買醫療物資,向重慶市人民醫院、重慶大學腫瘤醫院以及新都區公安分局大豐派出所捐贈8000餘雙手套和50副護目鏡;王某某以四川江蘇商會成員名義捐款1000元。

錦官驛街道社區矯正對象王某不僅以個人名義向四川省紅十字會捐款2000元,還發動公司其他員工捐款10000餘元。

沙河街道社區矯正對象王某向四川孔子基金會捐款2000元。

像這樣的社區矯正對象還有不願在捐贈處留名的呂某、還有託朋友代為捐款捐物的……他們曾因輕型犯罪而被判處緩刑、管制,現在居住地執行緩刑,接受教育矯正。疫情來襲,他們堅定地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曾經的我們誤入歧途,但黨和政府沒有拋棄我們,給予了我們接受教育矯正的機會。現在醫療物資緊缺,我們不能親自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去出力,但應該為抗擊疫情盡綿薄之力,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江海。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打贏這場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