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嚴重,即使有很多線上免費課程,孩子不願意學怎麼辦?

潮汕三分鐘記憶


我想現在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找尋一種辦法,能讓孩子從線上課程中去有效的學習知識。但線上授課的這種模式對許多孩子來說,又缺少了有效的約束,還缺少了學習的氛圍。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需要適度的去“培養”才行。

我這裡有一些經驗跟題主分享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營造學習氛圍!父母拿出更多的時間去陪孩子一起感受線上學習這種新模式,並分享自己的心得。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影響孩子(如少玩手機,自己多看書學習),大多數孩子是會受這種正面影響的。

2、多跟孩子溝通!進行實時有效的心理疏導。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把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或者近期心理上的障礙都告訴父母。這樣,我們才能幫他去想辦法,陪他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

3、培養孩子的成就意識!當孩子在線上課程中取得成績,我們應給予認可和鼓勵!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並引導孩子通過線上的豐富資源去探究學習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開闊眼界,發散思維!繼而,對於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了!

所以,讓孩子更好的去接受線上課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們的耐心、細心培育。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五棵香樟樹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擴大化,“停課、停班”成為了當下現實的生活,眼瞅著元宵佳節即將來臨,那些過夠了十來天宅生活的人們,反而對過節沒有了多少熱情。那些在2020年賺錢、發財、買房和買車之類的願望,也很多人在“隔離”的宅生活裡開始了重新定義。在2020年被疫情汙染的鼠年裡,我認為最有實際性的願望就是:疫情早日結束、大家都健康地活著。

隨著聽課、停班的宅生活密集化,大家的心思也都開始了煩躁和擔憂,很多家長在擔心沒錢賺的時候,還在操心孩子不上學的學業知識耽誤。於是,在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的在線教育,便由此成為了各路家長們的必選項。一時之間,網絡上各大培訓機構課程是被安排得爆滿。

當大家感慨線上培訓班賺錢的時候,在線學習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非常大。各大線上培訓班若想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心甘情願地把錢往外掏,線上培訓機構就需要做到在線課程的創新,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諸多培訓的教育機構也面臨著一些生存壓力,因為線上課程的價格比較低,很多為了增長人氣值線上課程都是免費的,而線下的房租和成本費,卻是實打實地需要按時支出。

在家長群裡,有很多家長表示:在年前給孩子報的補習班也因為疫情取消了,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也只能轉為線上課程補習了。瞭解過線上補習班的家長,相信對於線上補習班的火爆程度都有一些瞭解了,最近合肥一位五年級的樂樂同學,就通過班級推薦的線上APP進行課程學習。

線上學習過的樂樂表示:線上學習很方便,點擊鼠標就可以“舉手”回答問題,這種上課模式也是面對面的,和教室裡的學習幾乎差不多。線上課程學習在遇到不懂的內容時還可以倒放,這一點坐在課堂裡學習可是完全不能實現的。

對於學生和家長們來說,線上學習課程無疑是雪中送炭的知識救星,但是對於線上學習的教育機構來說,卻是行業間巨大的挑戰需要戰勝。即便是線上學習不需要教室、也不需要學員到場,但在課程的創新度上一定需要新穎。

線上學習的課程內容不僅僅要滿足學生需求,還要做到讓學生學而不膩,避免有交頭接耳的三心二意,對於這一點擔憂,則是線上老師最需要攻破的挑戰性難度。不論是大型還是小型教育培訓機構,想要迅速地提供在線教育服務,就需要第三方平臺的穩定和安全性的技術產品來協助。

所以說,線上教育機構最大的挑戰也少不了成本費用的投入。那麼,對於線上課程培訓的教育發展之路,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趣味秒懂百科全書


你好,我試著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目前,疫情這麼嚴重,孩子又在家裡,缺少像學校那樣的氛圍和約束,即使有很多線上課程,但是卻不願學習。

怎麼辦?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如果你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認真學習,一絲不苟的定力,早成學霸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辦?

我提以下建議:

【一】平復孩子的焦慮情緒。

許多時候,孩子面對現在來勢洶洶的疫情內心也是比較焦慮,恐慌的。

家長要做好孩子情緒的安撫工作。一方面指導好孩子做好防控的情況下,另一方面多向孩子傳遞一些疫情防控的正能量,使其內心不再恐慌。

【二】監督孩子規律作息。

最近一段時間,許多學校都給學生提供了假期的學習和生活的作息時間。可以拿來直接用。

家長的關鍵在於做好督促工作,一定要不厭其煩。保證孩子規律作息。這樣,離認真學習的狀態就近了。

【三】與孩子共同學習。

如果督促作用不大,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

共同觀看網課,共同進行練習,共同探討,共同學習。

多陪陪孩子。

上網課,也是目前沒有辦法的辦法。

要保證學習效果,家長就要辛苦一下了。

你說呢?


九哥朱建文


孩子不願意學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我的孩子也是一樣。所以,不是免費課程我們就要逼著孩子去上的。

疫情期間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做好時間規劃,一天之內除了學校佈置的必做文化課時間,其他可以劃分的有體能時間,興趣拓展時間,限定內的電腦遊戲時間,親子游戲時間等。如果孩子不是全部沉迷於電腦手機或者無所事事的話,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進行線上免費課程呢。

分享一下我們全家的親子規劃執行表,疫情期間兩個女兒並沒有覺得壓抑,也沒有覺得玩兒的時間被剝奪,且自己的學業學習在自主學習時間內也執行的相對高效。

吐槽一句,從週一開始“停課不停學”後,這個規劃就被徹底打亂了,我和爸爸包括大寶幾乎吵了一整天,課程資料包下載不了,群信息量太大爬樓暈樓,到最後我果斷做出了讓孩子放棄按時打卡和不做副科的決定。[可愛]

繼續逐步調整計劃中。



晴日斂春泥


這就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了,有足夠的學習習慣和自主自律,才能讓小孩子使用線上課。。。家長沒教育好,不能全怪孩子吧?對比一下狀元狗子和名校狗子的家庭教育,就會發現,真正讓他們成功的東西,不僅僅是本身,還有家庭教育。。。

更何況家庭教育足夠的話,補課經費可以全部省下來你以為只有特殊階段存在免費課程嗎?那就說明你們壓根沒玩會百度。

百度裡面大把的免費課程,雅思託福零基礎到精通。其他外語零基礎到精通。校內語數外的系統課程。有這些東西在經費可以省下大把了。。。培養好一個自覺自律的孩子,然後再讓他用百度好好上課,勞逸結合,儘可能護眼。。這樣可以保證省下至少五位數的經費。。。


煮頁連繫方式


我來回答我是農村劉二胖。

我覺得孩子不願意學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放假時間長了提不起興趣,還處在懶散的狀態。不管對於誰來說,長時間的休息都會變得懶散,這是人的天性。也就是惰性。就算是以往過完年開學的時候,學生想要進入狀態也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家裡沒有老師和學校紀律的約束。家長想要提起孩子奮鬥的興趣,在目前全國都因疫情被困在家中的情況下。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勵志的電影。比如關於高考,關於勵志等方面的內容。樹立積極向上的志向。


二是因為,孩子習慣了傳統教育的老師坐堂講課,變成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線上課程。並且在孩子的舊有觀念裡,手機和電視是用放鬆和娛樂的。現在把上課的內容放在手機和電視上,孩子一時難以轉變觀念。並且沒有以前同學們在一起的學習場景。很難找到學習的氛圍。這一點和我們家長一樣,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抱著拒絕的態度。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

疫情期間大人在家裡坐著也沒什麼事情。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學習,學習期間一定要制定完整詳實的學習課程表。陪孩子一起學習。嚴格遵守一條:在上課時間內。家長不要玩手機,也儘量不要走神。儘量為孩子的學習增加一點氛圍。

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也要理解。不能過度責備。孩子也不想辜負大人的殷殷期望。但有些問題他就是搞不明白。沒有人喜歡失敗,沒有人不喜歡成功。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心裡面的壓力反而更大。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可以尋找實力好的老師的線上課程。如果能相對輕鬆的學會以前搞不明白的學問,考試的時候體會到以前從未體會過的下筆如有神的快感。那從此以後孩子都會對學習充滿興趣。



家長要時常與孩子們溝通。對於孩子們有不懂的學習點。一定要幫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課程和方法。千萬不要因一時的懶惰和煩躁。而置孩子的無助於不顧。要知道在此時孩子的心裡,他認為學習就是為家長學的。如果家長對於學習這件事情都不在意的話。那孩子肯定會覺得:既然你不你都不在乎,那我還學什麼


沒有老師在身邊,家長就是老師。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更嚴格的要求來規範自己。時常自省,自己離的一個合格的老師還差多少


農村劉二胖


想要孩子好好的學習,不能單純地在網上學習,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自己帶領著孩子共同學習,慢慢讓孩子喜歡上讀書。首先正確認識了孩子的興趣,才根據孩子的興趣去學習,其次是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讓孩子不再討厭學習,有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況,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願意去學習的,是不是自己的教導方式出了問題;再次是家長學會讚美,一句讚美的話可以改變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一句破口大罵只能讓孩子失去信心。所以你選哪一個呢?最後,放下手機,避開電視,多做親子運動,其實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影響,當孩子寫作業時,我們可以在旁邊看書,一起帶動孩子來學習,完成作業後可以帶孩子出去打打球、跑跑步,運動運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有意義。


鎮雄小馬哥


由於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所以家長要善於分析,找到相應的對策,幫助孩子克服不愛學習的毛病。 首先,家長要端正教育思想,用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要明白人和人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會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這樣,就不至於對孩子的學習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不切合實際的要求,不要過於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其次,對孩子的教育遵循漸進性原則。俗話說,一口吃不出個胖子,孩子的壞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改正得過來的。如果孩子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就更不能急於求成。應多點鼓勵,少點批評;多點肯定,少點否定;多點寬容,少點苛求;多看亮點,少找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起來的確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適當降低學習的要求,讓他稍稍努力就能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說,以前孩子很少按時完成過作業,那麼家長就可以和老師取得溝通,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減少一些作業量,然後再慢慢地提高要求。如果孩子好動坐不住,那麼一開始不要讓他一次性久坐寫作業,可以給他一個能靜心的時間,然後一點點把學習的時間延長。堅持一段時間,孩子不知不覺就會習慣了。對待孩子的成績也是這樣,每一點進步,家長都要給予肯定,併為他確定下一次進步的目標。 第三,要“堅持”。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最怕”冷熱病“,時緊時鬆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教育好孩子,還讓孩子摸透了家長的脾氣,鑽家長的空子。要做到每天關心、過問、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要以工作忙、有應酬等理由來推脫,也不要忽冷忽熱,不要情緒化。有些家長平時也關心孩子的學習,但往往停留在“問”上:做完作業了嗎?有不會做的嗎?考試了嗎?……僅僅這樣問一問是不夠的,尤其是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的工作要落到實處,讓孩子把作業拿給你看一看,還要適當地抽查一下孩子掌握知識的情況。當然,這裡還要強調的是,不要輕易批評、呵斥孩子,如果家長在檢查孩子功課時態度不好,孩子就會懼怕被檢查,就會想方設法逃避檢查。另外,給孩子制定的學習計劃,一定要堅持執行,不能三天打魚四天曬網。有的孩子會哭鬧、 發脾氣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先跟孩子講清道理,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只有完成了才能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可能會表現出煩躁,也可能會心軟,還有的只是罵幾句,就不了了之,這些都不利於孩子克服毛病。一個懂得堅持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能夠堅持的孩子。有時候,為了孩子的進步,家長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比如說好了週末一家人一起去哪玩的,如果孩子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這個計劃就應該取消,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取消的原因,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四,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 依賴心理 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果家長感覺到自己輔導功課有些吃力,那麼可以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對孩子也是一種積極的影響。 最後,還要說一說幫助孩子深厚感情良好生活習慣的問題。有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卻不太在意孩子的生活習慣的養成。其實孩子是不是愛學習,有沒有良好的 學習習慣 ,和他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有的孩子從小吃飯就不老實,要東跑西跑的跟在身後追著喂,有的一餐飯要吃好一個多小時,一口飯含在嘴裡半天不嚥下去,躺在床上一兩個小時不能入睡,玩過的玩具不會收拾,到處亂丟……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對待其它事情也就會漫不經心,丟三落四,三心二意。所以說,生活習慣是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學習態度的。因此,家長要從糾正孩子不良生活習慣開始,幫助孩子克服不愛學習的毛病。 以上是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關於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個話題,歡迎大家用評論的形式,談談自己好經驗和做法。





小娟農村事


我認為,學習的資源、條件和環境不是核心問題,關鍵是孩子的學習意願和自我約束如何!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和培養自我約束能力,搞好假期的學習呢?

一、要平靜心態,接納和舒緩孩子的煩躁情緒

疫情當前,別說孩子,就是大人也不免心情煩躁,甚至產生恐慌的情緒,這都是很正常的。試想,家長和孩子都在煩躁的情緒狀態裡,想處理好雙方關係,都有些難,怎麼能夠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呢?要想讓孩子很好地投入到學習中,首先就要讓自己的心態平靜下來,接納了孩子的煩躁情緒和不良狀態,家長的心情才會平靜下來,只有你的心情平靜下來了,你才會心平氣和與孩子交流,孩子才會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只有得到了心靈的支持,才有了戰勝疫情的力量,也才會靜下心來學習。

二、要用心溝通,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孩子

家長要尊重孩子,平時和孩子平等交流,學會示弱,遇事可以和孩子商量,增加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和處事的主動性。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處境和需要,多關心孩子,多陪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形成各司其位,各司其職的家庭氛圍,父親做好父親,母親做好母親,孩子自然就要做好自己的。

至於學習,可以先對孩子闡述你的尊重和理解,可以對孩子說,他現在的心情家長是理解的,這個時候每個人或許都很煩躁。再對孩子闡述家長的感受,可以和孩子說,他不學習,家長很著急,別的孩子都在學習,如果開學跟不上,再補就難了;再者現在養成懶散習慣,以後再規範自己,也需要很努力才行。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想要學習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最好是鼓勵孩子自己制定學習的計劃,什麼時候做什麼,越具體越好。當然,也不要把學習時間安排太滿,要有孩子玩和休息的時間,同時要讓孩子保證充足的睡眠,一是有精力學習,再是提高免疫力。對了,還要讓孩子每天有隻少半個小時的鍛鍊時間。

至於是做作業,還是聽學校老師的網絡授課,還是自己找的網課,還是讓孩子自主安排的好。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以“引導”為主,而不是側重於知識的“輔導”。在這個特殊時期,可以鼓勵孩子讀一讀名人傳記,講一講疫情到來後,全國發生的感人事蹟,說一說病毒是怎樣回事,怎麼發生的,需要如何研製疫苗和特效藥,如何防控等知識,讓孩子感受知識的重要,培養孩子愛好環境,和自然界和諧相處。

三、要培養自律,鼓勵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避免單純使用強制手段和專制作風,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但可以和孩子制定學習的規則,讓孩子有章可循,有律可守。為了更好地落實好每天的學習任務,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列成一張計劃表,計劃表一定要有簡單的反饋,完成一項就打上勾。家長不要嫌孩子做題太慢,“慢”就是“快”,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計劃表是可以靈活調整的,要注重效果,如果在執行中途發現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家長和孩子商議之後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家長要注重孩子學習的“情緒”而不只是“約束”。父母不僅制定規則,還會向孩子說明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則,同時他們在設立規則的時候也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意見;學會積極關注孩子好的行為,對孩子經常使用鼓勵,支持,認可、欣賞、信任,而對孩子不好的行為會採取讓孩子承擔由行為本身所帶來的自然結果,但不採取打罵、貶低、嘲諷和懲罰的方式,他們願意傾聽孩子解釋,並調整其相應的管理策略,讓孩子有所是從。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重視“習慣”養成,而非不停“督促”。要引導孩子在家作息時間正常化。很難想象,一個每天“睡”生夢死的孩子能把學習搞好。很多孩子在正常上學期間,基本上都能做到作息時間正常,怕早讀遲到被老師批評,早上極少賴床不起的現象,但到了假期就畫風大變,不少孩子晚上熬夜玩遊戲,早上太陽曬屁股還不肯起床,這些都是學習的大忌。

當前疫情只是限制了孩子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存在不能學習的理由。家長如果引導得當,孩子自身也很努力,每天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相信每個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都能在這場特殊時期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圓滿完成好自己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請留意,我們一起探討。


何老師心理課堂


是這樣的,雖然我並不贊同網絡授課(主要是影響視力)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我認為還是可以嘗試的。

您的孩子還小,在他今後的學習生涯中還會接觸到許多種不同的文化學習方式,因此從小開始鍛鍊他嘗試通過不同手段獲取知識的能力是有必要性的。 那麼網課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凡事過猶不及,每日一兩小時即可。

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只有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課才叫學習的習慣,萬事萬物皆可師,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